發布於 2023-03-19 01:21

  微創、快速、高效――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

  傅先生今年37歲,正值事業的黃金期,卻因視力下降被查出患有腦垂體腺瘤。由於視力下降是因垂體瘤壓迫所致,所以要改善視力,必須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在去年的十一月份,他在江蘇當地的醫院接受了第一次垂體瘤切除術。但因種種原因,第一次手術腫瘤只切除了一部分,視力在短暫改善後又恢復到術前的狀態。於是,今年的三月,傅先生滿懷希望地來到上海的某家大醫院接受了第二次手術治療。術後醫生卻告訴他說,腫瘤的質地很堅韌,儘管努力了,但腫瘤還是殘留了很大一部分。聽了醫生的話,戴先生想想自己這麼年輕,以後腫瘤復發該怎麼辦?因此,一向樂觀的戴先生變得情緒低落,尤其在今年的七月份,傅先生的視力又下降了。家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到處打聽有沒有好醫生能看好他的病。後來聽說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有辦法,於是求醫心切的傅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了樓美清教授。樓教授組織了病例討論,決定通過神經內鏡切除腫瘤。手術取得了巨大成功,腫瘤全部切除!傅先生聽說後,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術後第一天他就可以下床活動、正常進食,術後第四天,他就出院了。出院後,周圍的朋友、鄰居都不相信他做過手術,因為,在他的頭上根本找不到傷口。

  翁先生也是一位垂體瘤患者。一年前就發現了腫瘤,但沒有當回事,直到後來性功能進行性減退,視力也下降,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慕名來到滬上某知名大醫院後,醫生告訴他說,腫瘤向側方侵襲性生長,將側方的頸內動脈完全包繞起來,常規的經鼻顯微鏡下手術切除風險大,難度高,翁先生聽說後不敢做手術。後來聽說上海第十人民院神經外科有新方法,於是來到我院神經外科就診。樓教授同樣採用神經內鏡將腫瘤完全切除。對這樣的病例,樓美清教授解釋說,由於腫瘤包繞了頸內動脈,如果採用傳統的顯微鏡下手術,部分腫瘤將無法看到,如果盲目切除將面臨頸動脈破裂大出血的危險。

  垂體瘤是一種生長於垂體內分泌細胞的顱內良性腫瘤,它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分泌過多的激素,引起激素相關的症狀,比如女性出現月經紊亂、閉經、不孕、泌乳,男性患者出現陽痿、性功能減退、不育等。如果成人出現肢端肥大,兒童或青少年出現巨人症也要高度懷疑是不是垂體腺榴所致。二是腫瘤長大後壓迫周圍的神經血管,

  最常見的就是壓迫視神經,引起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甚至失明等。前面提到的傅先生就屬於這種情況。由於絕大多數垂體瘤屬良性,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時、正確治療,是可以治癒或明顯改善症狀的。

  垂體瘤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為主。目前絕大多數醫院採用的是顯微鏡下經鼻手術。該方法術後需要填塞鼻腔2-3天,患者痛苦較大。另外,顯微鏡下視野狹窄而固定,對周邊生長的腫瘤無法直視,只能靠醫生的手感切除,因此不但全切難度大,而且還有相當的風險。神經內鏡下經鼻垂體瘤切除術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技術。該手術方式克服了顯微鏡手術的固有缺陷,能提供手術區域清晰的全景圖像,可全方位清晰顯示腫瘤與周圍的重要結構,因此可最大限度地切除腫瘤、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正常神經組織的損傷。另外,細小的內鏡利用鼻腔的天然間隙作為手術通道,對鼻腔損傷幾乎為零,因此,術後鼻腔不需要填塞,患者感覺舒適,患者的住院時間也明顯縮短,一般術後3天即可出院。樓美清教授領銜的上海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是在上海地區最早開展此類手術的單位之一,目前已完成垂體瘤手術接近500例,採用經最先進的內鏡下切除垂體瘤120餘例,並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每年舉辦一次上海市內鏡下垂體瘤手術繼續教育學習班,普及先進技術。

微創、快速、高效――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相關文章
垂體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根據不同的內分泌類型可以分為泌乳素型、生長激素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型等等;根據不同大小,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微腺瘤、大腺瘤等,而手術治療是垂體瘤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神經內鏡的出現,不但使得傳統經鼻蝶入路的創傷降低到極低程度,實現了真正的“微創”,而且讓一些既往只能在顯微鏡下開顱進行的手術也能在內鏡下經鼻蝶進行,給患者帶來了福音。鼻腔是天然的腔道,由於鼻腔較小而且內部鼻甲
發布於 2023-01-27 16:22
0評論
1、垂體瘤是甚麼腫瘤?發病情況如何?垂體瘤就是發生在垂體上的良性腫瘤,也叫垂體腺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約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根據目前國內流行病學調查垂體瘤人群年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左右;而美國流行病學調查,垂體腺人群年發病率高達7.5~15/10萬人。正常人群隨機MRI檢查時垂體腺瘤發現率為10%~38.5%(平均22.5%)。近年來垂體瘤的發病率或者發現率越來越高,主要的原因
發布於 2023-01-10 04:56
0評論
消化道粘膜下腫瘤包含的範圍很廣,既有良性的腫瘤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經鞘瘤、纖維瘤等,也有惡性的腫瘤如胃腸道間質瘤、類癌、平滑肌肉瘤等。其共同特點是“長得深”(起源於消化道壁上皮層以下),因此通過常規黏膜活檢不能對這類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而主要依靠超聲內鏡下的經驗性診斷,確診需要切除後標本病理檢查。這一類病變以往認為不能在內鏡下切除,治療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但外科手術治療的創傷較大,對消化道正常
發布於 2022-12-01 16:41
0評論
      21歲的小張原本是一名漂亮的東北姑娘,但是這一切在3年前卻悄悄發生了變化.原本身材苗條、面容清秀的她變得手腳粗大、嘴唇變厚、皮膚變黑變粗糙.這可嚇壞了小張的媽媽,趕緊帶著小張四處求醫。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原來小張的腦袋裡長了一個31mm*26mm*33mm大腫瘤,這個腫瘤正好長在了腦垂體上,導致了生長激素過渡分泌,才使小張的的外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小張
發布於 2022-10-21 08:04
0評論
結直腸癌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常規的結直腸癌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有許多微創手段可使結直腸癌得到有效治療。1、激光治療主要利用激光易於聚焦的特點將激光聚集在一個很小的面積上,使被照射的局部組織吸收光能後,產生高溫,蛋白質凝固,水分汽化腫瘤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內鏡介入治療應用激光一般為Nd:YAG激光,但由於這種激光穿透深度約為4mm左右,深淺難以控制,燒灼範圍小,熱損傷大,
發布於 2023-02-28 15:41
0評論
主要建議如下:1、電視胸腔鏡手術目前是縱膈腫瘤的標準方式之一。主要取決於腫瘤的性質、大小、具體部位、以及手術醫生的經驗。2、有些縱膈腫瘤雖沒有症狀,也應該儘早切除。一則隨著腫瘤的長大,會出現壓迫症狀;二則良、惡性腫瘤單純影像學有時難以區分而耽誤治療;最後部分良性腫瘤也有惡性變可能或者出現一些免疫性疾病等合併症。3、希望你能帶資料到門診進一步諮詢或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發布於 2022-10-11 10:38
0評論
一、內鏡下胃息肉切除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胃息肉(ICD-10:K31.7/D13.1)。行內鏡下胃息肉切除術(ICD-9-CM-3:43.4102)。(二)診斷依據根據《實用內科學》《消化內鏡學》等國內、外臨床、內鏡診斷及治療指南。1、胃鏡發現胃息肉。2、鋇餐造影檢查發現充盈缺損,提示胃息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實用內科學》、《消化內鏡學》等國內、外臨床、內鏡診斷
發布於 2023-01-07 08:26
0評論
微創手術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手術一般是先穿刺肚臍下第一孔(在臍下一指處),充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腹,擴張操作空間。連接腹腔鏡後,觀察肝血管瘤所在肝葉位置,再於劍突和左或右鎖骨中線肋下緣穿刺輔助操作孔。操作器械就是通過這些切孔進入腹腔,完成精細操作的。整個過程中,醫生可以通過屏幕實時觀察處理。微創手術又有甚麼優點?相對於開腹手術,腹腔鏡肝血管瘤切除術是一種值得采取的治療方案,具體優勢體現在:1、創傷程度
發布於 2023-03-18 09:46
0評論
100多年來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確定性方法,如今微創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優越性也已得到證實。但現代醫學發現,膽囊除應該有的儲存、濃縮、收縮排洩膽汁的功能外,還具有複雜的化學和免疫功能,而膽囊切除術又會帶來諸如併發症等後患。因此,原來確定的膽囊切除術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膽囊結石患者,對有良好膽囊功能的病人,保膽取石手術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廣大的病員和醫務人員所採納。
發布於 2023-01-14 11:41
0評論
TEM的適應證:瘤體最大徑超過1.5cm的無蒂廣基型良性直腸腺瘤(T0期),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最適合應用TEM治療。一般腫瘤佔據腸腔應在3/4周徑以內。TEM特殊器械的設計使這項技術能夠切除位於距肛緣5-20cm任何距離的直腸腫瘤。對於直腸原位癌(Tis期)或T1期低復發危險的直腸癌(如腫瘤高、中分化,瘤體小,活動度大),TEM提供了一個高的治癒機會。雖然,T1期高復發危險或者更後期(例如T2期或
發布於 2022-10-08 20: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