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肩痛的認識誤區:
長期以來,由於對肩關節損傷的認識誤區,人們習慣把很多和肩部有關的疾病,歸類為“肩周炎”,殊不知很多情況下,“肩袖撕裂”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由於缺乏相關知識以及錯誤的診斷,很多患者在治療道路上越行越遠。
肩關節是上肢與軀幹的連接部位,是上肢功能活動的基礎。作為人體中最靈活的運動部位,肩部活動的範圍最廣泛,可使手能觸摸到人體自身的任何部位。正是由於它的靈活性和重要性,受損傷的病症也具有多樣性。
雖然肩部患者大多數為中老年患者,但是其中的肩袖撕裂、盂唇損傷,也有年輕化轉移的趨勢,主要由於職業習慣、運動、保護不當等原因使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許多人對肩關節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把肩部疼痛籠統地歸類為“肩周炎”,從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以為可以不治自愈或採取錯誤的治療方式,從而延誤了病情。
肩關節損傷一定要儘早作出明確診斷。有些肩關節損傷本來屬於“肩袖撕裂”,卻被診斷為肩周炎,並進行理療、局封注射等方法;還有很多人並不把肩痛當一回事,仍然進行不適當的運動,或手拎重物、或猛烈牽拉上肢,以為活動活動就會好了。這些錯誤的認識,都會導致肩袖撕裂越來越大,嚴重影響功能和日常生活。
肩關節疼原因,排第一位的就是肩袖撕裂, 第二位是肩關節不穩定,還有一部分是肩關節的骨關節炎;最後是凍結肩,也就是肩周炎。當然肩關節還有一些肌腱疾病,比如鈣化性肌腱炎等,這些佔非常非常少的比例。
年輕人的肩關節疾病,多數是肩關節不穩定,極端一點就是肩關節脫位。也許有的病人沒有表現出脫位,只是肩關節處在某個位置的時候感到不舒服,或者疼痛。這種肩關節脫位的發生率相對來說不是很高,但是複發率跟年齡有關係。第一次脫位的時候,很多人認為覆上去就好了,但很多時候會產生後續的不穩定症狀,簡稱複發性脫位。如果外傷造成的脫位,比如打籃球的時候被撞了造成脫位,稱為創傷性複發性肩關節脫位。還有一種是沒有明顯的外傷,比如他去拍蚊子,這麼小的動作,結果肩關節脫位了,沒有明顯的外傷,這是非創傷性肩關節脫位,多數這類患者合併韌帶的鬆弛。這種情況更復雜,處理起來更困難。如果不予治療,有的病人到後期會造成骨的缺損,晚上睡覺一翻身,肩膀就掉下來了,這樣的病人手術複雜性增加。
喜愛“手臂需要舉過頭”這類運動的年輕人,有些也會產生肩袖疾病,因為經常反覆做一個動作,過度使用以後也會造成肩袖損傷。
另外,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還要考慮,肩部的疼痛有時候是頸椎病引起的頸肩痛。頸肩痛的部位是在斜方肌,在肩的上方,就是脖子跟肩關節中間的這片區域。而肩關節痛的患者,多數會表現為肩關節往下的手臂外部疼痛,應該予以區分。
肩袖疾病易被誤診為肩周炎
其實肩周炎這個名稱不是非常確切,這個概念過去對醫生和患者是一個誤導。過去,醫生一看是肩關節痛,就診斷為肩周炎,讓患者去做做理療,鍛鍊鍛鍊。所以老百姓一提到肩痛也都覺得是肩周炎。
肩周炎俗稱肩關節周圍炎,現在診斷已經可以細化了,肩周炎應該包括甚麼?二頭肌長頭炎、肩峰下的滑囊炎、喙突炎、肩關節的關節囊炎……不同位置的炎症,治療方法是不同的。
但是肩袖疾病不一樣,它會越來越嚴重,從疼痛到活動受限,到無力,是逐步過度的。如果肩袖疾病被誤診為肩周炎,會產生比較嚴重的結果,因為醫生會告訴肩周炎的病人去小區裡“拉繩子”、做“用手爬牆”的動作,這種手臂過肩的鍛鍊,會讓肩袖破裂得更厲害。就像讓膝關節病人深蹲、跑步,其實加快了疾病的進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病人可能會去做一些理療、針灸或者推拿,但這些手段並不能縮短病程,只能減緩疼痛,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度。
甚麼是肩袖?
肩袖是包繞在肩關節周圍的四塊肌肉,這四塊肌肉像袖套一樣把肩關節穩定在肩胛盂上面,這樣我們的肩關節才能活動,不會脫位,肩袖起到一定的保護肩關節跟協助運動的作用。
這四塊肌肉,分別是上方岡上肌,前方是肩胛下肌,後方是岡下肌、小圓肌。其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岡上肌,也就是肱骨頭上方這塊肌肉,它處在肩峰和肱骨頭之間。我經常診斷出病人有肩峰撞擊症,這種疾病並不是撞到哪兒了才產生的,而是兩塊骨頭在活動中往一起撞――肱骨頭是一塊骨頭,在它的上面有一塊像帽子一樣的骨頭,叫肩峰。這兩塊骨頭之間的肌肉就是岡上肌,當我們做抬肩運動的時候,很容易造成肱骨大結節和肩峰撞擊,造成岡上肌的磨損。如果長期有磨損,最後可能造成肌腱的斷裂。
如何自我區分肩袖疾病和肩周炎
兩個病都會導致肩關節疼痛,也都會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但肩周炎是所有的活動範圍主被動活動都受限,就是肩關節不能往任何一個方向轉動。而且肩周炎的病人常常覺得疼痛劇烈,尤其是晚上痛。
它的病程大概是兩年左右,第一期的病程大概是三到六個月左右,疼痛逐漸加重,活動度還可以,但是在逐漸減少;第二期是六個月到一年左右,疼痛似乎減輕了,但是活動越來越受限制了;第三期是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疼痛跟活動度都好一點了;第四期叫解凍期,大概一年半兩年左右就慢慢康復了。
肩袖的疼痛是甚麼樣的?症狀開始是手臂做超過頭的高度的運動時,才會誘發的疼痛。比如去晾衣服,或者是從高處拿東西。肩袖疾病到後期,肩關節活動也會受限,但不是所有範圍都受限,可能前屈活動受限,可能是外旋活動受限,表現為有的人大臂不能抬高,或者不能用力背手等等。
肩袖疾病如何確診和治療
肩袖疾病的檢查跟凍結肩有些類似,也是要有專業醫生問診,專業醫生的體檢,然後拍X光片,以及核磁共振。不同的是,肩袖疾病治療時最好要做磁共振,用來確定肩袖的破裂程度,肌腱肌肉的退變程度,以及關節鏡下修復的效果會怎麼樣。
肩袖疾病根據不同的程度,有哪些治療方法?
肩袖疾病也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一些病人肩袖並沒有完全破裂,只是部分破裂,此時可以採取一些保守治療。
同樣也是可以用藥,或者局部打封閉針,然後加一些康復的鍛鍊,如果疼痛能夠緩解,保持下去就可以不需要手術。但經過保守治療以後沒有效果,還是會痛,可能就要採取手術了。值得注意大多數的部分破裂會發展成全層破裂。
哪些人應該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
第一是外傷性的肩袖破裂,應該儘快進行肩袖修補。
第二是經過保守治療半年以上沒有效果的,不管部分破裂還是全部破裂,都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第三是老年性的肩袖破裂,保守治療緩解疼痛的效果不是非常好。
手術可怕嗎?
很多人覺得做手術是件很可怕的事,但目前主要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也是目前治療的趨勢,主要是在肩部通過曉得微創切口進行檢查與治療。在關節鏡下,內部結構能夠看得非常清晰,根據損傷不同通過特殊的縫合設備進行撕裂的縫合。手術微創,損傷很小,傷口可以縫合或不縫合。
肩袖疾病延誤治療後果嚴重
肩袖疾病如果不治療會有甚麼後果?
肩袖破裂以後,到晚期可能導致肩關節不穩定。因為肩袖的目的就是起到穩定作用,一個肩袖破掉了,肱骨頭可能要往這個破裂的方向多動,軟骨面就會磨損,時間長了會繼發肩袖缺損性的骨關節炎。這時單純靠肩袖修補就非常困難了,需要換新的肩關節。
肩袖損傷在手術治療後能恢復到甚麼程度?
急性的肩袖損傷,或者說肌腱質地相對比較健康的患者,肩關節的功能可恢復90%以上。如果是慢性肩袖損傷,而且大面積破裂的,同時肌腱質地已經脂肪化了,就要看病程的長短以及手術中修復的情況了。
總體來說,不管病程發展到哪一期了,手術治療對肩關節疼痛的緩解肯定是非常明確的,但肩關節的活動度是否能夠恢復到正常,要看每個病人的實際情況。
肩袖疾病患者保養注意事項
沒有手術的病人可以在專業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活動。肩袖疾病的運動不能亂動,否則會加重磨損。
首先,可以做點輕柔的鐘擺樣活動。然後在別人的幫助下,嘗試著把胳膊抬起來,但是依靠的是別人的外力,不是自己主動用力。
手術以後的患者多久可以康復?怎樣康復?
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手術以後六週之內,不能主動抬肩膀,這期間只能被動的活動,保證肌腱跟骨界面的癒合。同樣是可以彎腰做鐘擺樣的活動,或者用另一隻手輕輕託著手術後的手臂向上抬,或者是在康復醫生的幫助下被動活動。
六週以後,可以做些半主動的活動,就是有一定助力的活動,比如爬牆,手藉助牆的力量,一點一點往上抬。還有竹竿操――兩隻手拿著一根竹竿,進行左右的活動,通過竹竿的支撐,把手術的手臂抬高。
半主動以後過度到主動運動,這大概是後面的六週,加起來就是三個月。
三個月以後才能訓練肌肉的力量,比如拉拉橡皮筋,或者是練練小啞鈴。
肩關節損傷的預防
肩關節損傷是鍛鍊中常見的運動損傷。準備活動不充分,動作不準確,動作幅度過大,鍛練過度,用力過猛等等都容易導致肩部軟組織損傷。對於冬季肩部的保健,如何避免“肩袖撕裂”的情況,除了注意局部保暖外,愛運動的年輕人尤其要注意活動前的熱身運動。
動作幅度不宜過大。肩關節運動幅度過大,用力過猛,會使關節周圍組織受傷。比如,做仰臥飛鳥時,手臂不宜低於軀幹:做臥推,為減緩肩部的壓力、張力,推起時不應“鎖肩”,屈肘時肩胛骨不可前伸,要儘量依靠胸大肌、背闊肌的收縮來完成動作。
不要鍛練過度。鍛練中肩關節用力頻繁、負荷較重,故鍛練安排要力求合理。要制定科學的鍛練計劃,並嚴格執行,以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衡發展。這是防止運動損傷的有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