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體檢中外科檢查總少不了頸部觸診這一項,如果體檢套餐的檔次再高一點,還會增加頸部超聲檢查。然而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一摸”、“一超”,一些人卻遭遇了困擾――體檢報告上多了“甲狀腺結節”五個刺眼的大字。很多人一聽到“結節”兩個字就非常緊張,生怕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盯著醫生問自己的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還有的人承受不了心理壓力,認為“長痛不如短痛”,乾脆“吃一刀”將結節切除,然而沒過多久新的結節又如雨後春筍等等,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如此之高,患者就診往往會被分診到內分泌科、普外科、核醫學科等多個科室,而疾病的診斷又要輾轉於超聲科、病理科等科室,殊為不便。
甲狀腺結節背後的N種可能
結節是多種甲狀腺疾病的體徵,從最常見的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到兇險的甲狀腺癌都有可能。由此可見,一味緊張和聽之任之都是不可取的。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第一時間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判斷其性質才是科學的做法。
醫生應收集患者的完整病史,並對甲狀腺及附近的頸部淋巴結做詳細檢查。一旦發現局部存在腫大的淋巴結,就要高度懷疑結節的性質。此外,如果近親屬中有甲狀腺癌患者或腫塊快速生長造成氣管等鄰近器官的壓迫,出現呼吸不暢、吞嚥困難、聲音嘶啞等病史,均提示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超聲科――無創、快捷、價廉初探結節性質
一提到判斷腫塊的性質,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做CT、磁共振。其實,對於甲狀腺這樣比較表淺的器官,使用B超就能清晰地窺見其全貌。如今B超的製造工藝已經很高超,可以檢查出直徑僅為2毫米的微小結節。B超不僅能忠實顯示結節的大小、形態、境界和位置,還可提示結節是否有鈣化、血流狀況如何。如果發現結節中有微小的鈣化,局部低迴聲,結節之間血液供應較為豐富,則提示有惡性的可能,應做進一步的檢查。
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是利用物理學中的“楊氏彈性模量”定律,將人體組織在應力下的形變用數據來定量描述,這樣就能精確地獲知病灶的彈性。醫生在給患者做甲狀腺超聲檢查時,除了瞭解器官、病灶的外形、大小、長度、厚度等形態學特徵,超聲探頭還會釋放出人體無法察覺的剪切波,在這一特殊機械波的作用下,人體組織將發生微小的形變,而形變則會被超聲探頭精準地捕捉到,最終通過複雜的計算得出病灶組織的彈性數據。一般說來,良性的甲狀腺結節,結節內部多為膠質,所以質地較軟;而惡性結節內部組織分支角度,且含有較多的纖維、血管以及鈣化小體等,故而質地較硬。採用這一技術判斷結節的性質,準確率可近九成。
核醫學科――“溫度”暴露結節的性質
甲狀腺有一個特點,對碘有特別的“嗜好”,人體攝入的碘基本都富集在甲狀腺中,這一特點為核醫學檢查甲狀腺提供了便利。在人體中引入少量具有放射性的碘同位素,通過血液循環富集在甲狀腺中。通過特殊的γ射線照相機,就能讓甲狀腺顯像。根據甲狀腺組織中碘的濃度,標記上不同的顏色。攝取碘較少的結節顏色較深,稱為“冷結節”;與周圍組織吸碘程度相同的結節稱為“溫結節”;如果吸碘量比周圍組織更多,顏色就更為鮮亮,稱為“熱結節”。“溫度”恰恰暴露了結節的性質。一般情況下,惡性結節較少吸收碘,所以一旦核醫學檢查發現“冷結節”,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病理科――細針微創穿刺定乾坤
有些術前懷疑甲狀腺癌的患者沒有經過嚴密的檢查,便貿然進行手術,結果為良性病變,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要判斷結節是惡性還是良性,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現最為可靠的檢查方式是對結節進行細針或粗針穿刺,取少量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診斷。
病人一聽說要進行穿刺,往往比較抗拒。“細針抽吸穿刺常用25號針頭,操作安全簡便,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局麻或者不用麻醉。”細針穿刺風險不大,只有極少數患者出現局部腫痛或者出血、感染。有些病人的結節是混合型的,或者位於甲狀腺腺葉後部,則需要在超聲引導下做穿刺,以避免誤診。當患者有甲狀腺惡性腫瘤的高危病史,或者超聲提示有可疑惡性的徵象時,結節直徑只要大於五毫米,也應該接受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活檢。甲狀腺癌高危病史包括一級親屬患有甲狀腺癌、兒童時期有外照射治療史、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有輻射照射史、過去做甲狀腺部分切除時查出甲狀腺癌等。
不過,有四種情況是不用做穿刺活檢的。一是經甲狀腺核素顯像證實為“熱結節”,二是超聲提示為純囊性的結節。三是根據超聲影像已高度懷疑為惡性的結節。四是結節直徑小於一釐米,超聲無惡性徵象。
甲乳科――綜合評價避免盲目手術
惡性結節要儘快到外科進行手術切除,且手術後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進行抑制治療。如果是良性結節,未必都要一切了之。有些病人因為“恐癌”,盲目切除良性結節,結果反而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
良性結節且甲狀腺功能正常,只需要定期觀察即可,不用手術治療。但是,如果良性結節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為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甲狀腺素指標升高,而促甲狀腺素降低,則需要進行藥物或同位素131I治療。如結節手術後出現甲減,則需長期服用左旋甲狀腺素進行替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