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越貴,質量越好,大眾都有這樣的認識,一般來說,對於同一種產品可以這樣來判斷,比如靈芝,人工種植的和野生的價錢就差別巨大,質量也會有相應的差別;但對於不同的產品就無法相較了,比如在饑荒的年代,對於一個飢餓的人來說,是一個饅頭更有價值,還是一塊黃金更有價值呢?
治病用藥的道理也是如此。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醫生在望(視)、聞(觸)、問(扣)、切(聽)之後,結合相關實驗室檢查,會有一個初步診斷,在此基礎上進行處方用藥,此時都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斟酌用藥的,我們稱之為“個體化”治療,比如肝膽溼熱時應用龍膽瀉肝湯,肝氣鬱結時應用柴胡疏肝散,風寒感冒會用麻黃湯,風熱感冒會用銀翹散等,醫生在辨證處方的時候還會根據病人的體質、發病節氣、病情的輕重加減用藥,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有些病人會感覺自己平時疲勞明顯,會要求醫生加用黃芪、黨參,也有些病人會自行加入黃芪和黨參,認為這樣會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利於病情的恢復。事實上,在醫生的嚴謹處方中加入其它藥物可能會干擾療效,甚至是有害的。比如說,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增加,很多白領都存在肝氣鬱滯的情況,表現為脾氣差,易發火,胸悶,肝區不適等症狀,此時應以疏解為主,很多人也會自行服用一些補藥,此時無異於火上澆油,肝氣鬱滯更甚,氣鬱化火,症狀加重。
在大眾心目中一直有一個情節,見到人參,黃芪,枸杞就高興,見到大黃、黃連等就苦悶,這是一種“喜補厭瀉”心理在作祟,人們希望能免疫力增強,健康長壽,而鋪天蓋地的宣傳都是“補藥”可達到如此的效果。中醫是一門嚴謹的醫學,有其理論依據,中醫診病的精髓就是機體“陰”與“陽”的失衡,治療的根本就是平衡陰陽,虛則補,實則瀉,補虛瀉實,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所以說,藥不在貴,對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