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憑藉一軟骨管腔即咽鼓管與鼻咽腔相通,咽鼓管功能異常、咽鼓管阻塞就會是中耳產生負壓,中耳粘膜腫脹,滲出增多,形成積液,發生分泌性中耳炎。表現為聽力下降,聽聲音遙遠,耳悶脹感,隱約的耳痛,耳鳴,急性期的耳部間歇性的跳痛,不會訴說的孩子會表現為反應遲鈍、誤聽、注意力不集中,看電視開大聲等。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據報道5%~60%不等,多見於10歲一下的孩子。
咽鼓管的阻塞、細菌、病毒的感染、急性中耳炎的治療不徹底都可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竇炎的孩子,長期鼻塞,肥大的下鼻甲會阻塞咽鼓管;反覆睡眠打鼾的孩子,肥大的腺樣體也會阻塞咽鼓管;過敏性體質患兒因為變態反應,咽鼓管粘膜水腫,阻塞咽鼓管;反覆的“感冒”,上呼吸道的細菌、病毒經咽鼓管侵入中耳發生感染;常常有感冒快好的孩子夜裡突然耳疼得不能入睡,到醫院就診診斷為急性中耳炎,用幾天藥後耳痛緩解了,家長也就不管了,等發現孩子聽力下降才引起重視,所以急性中耳炎的治療療程不夠而導致炎症遷延性存在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見病因;小兒咽鼓管呈水平位,鼻咽部炎症易經其傾入中耳,小兒咽鼓管軟骨彈性差,軟骨段的管壁易發生塌陷而狹窄,影響通氣引流,都是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的解剖基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