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我科收治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一般資料32例老年患者中,男27例,女5例,年齡70~80歲,平均73.23+2.81歲。三支病變30例、左主幹病變3例、急性心梗12例、不穩定心絞痛17例、陳舊性心梗9例、室壁瘤形成6例、急性心梗合併室間隔穿孔心源性休克1例,主動脈瓣重度狹窄1例、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1例。左心室射血分數36%~76%,平均53.9+10.%,心功能NYHA 111級7例。術前持續性房顫2例,支架再狹窄3例,合併食管癌1例、肺癌1例、腹主動脈瘤1例、頸動脈狹窄(>50%)6例、CT提示嚴重主動脈鈣化5例。高血壓14例,慢性腎功能不全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糖尿病21例,陳舊性腦梗塞6例。
病人特點:本組病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嚴重,冠狀動脈病變瀰漫。高血壓、腦血管意外、慢性阻塞性肺病、嚴重主動脈鈣化、惡性腫瘤和外周血管病變發生率明顯高於同期非老年患者。本組患者術前常規行頸動脈超聲、胸部增強CT檢查,瞭解頸動脈狹窄和升主動脈鈣化情況。本組病人手術後無腦血管意外發生。
手術特點:與同期非老年患者搭橋手術資料比較,動脈橋材料(左乳內動脈、橈動脈)在非老年患者中更常見,而靜脈橋在老年患者的比例較高。由於左乳內動脈橋的遠期通暢率明顯優於大隱靜脈橋[1],本組有78%的病例採用了左內乳動脈和前降支吻合。考慮到急診手術、難控制糖尿病、嚴重骨質疏鬆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因素,7例採用完全靜脈橋。眾所周知,靜脈橋更容易早期發生粥樣硬化。通常術後5年靜脈橋開始出現病變,但靜脈橋病變更容易內科介入治療而很少需要二次手術閣。老年患者因為期望壽命有限,前降支選擇左內乳動脈橋而其他冠狀動脈選擇大隱靜脈橋可以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3]。
雖然有文獻報道冠狀動脈搭橋同時行瓣膜置換手術增加患者住院死亡率[4],但如果瓣膜病變有明顯的血液動力學意義,應同時完成瓣膜置換或成形手術。冠狀動脈搭橋時如果不糾正瓣膜病變,殘餘瓣膜病變將對住院死亡率有負面影響。
CABG術後早期發生房顫的常見原因是容量不足或電解質紊亂。術後新出現的房顫均可經藥物治療轉復。因為房顫是非致命性術後併發症,房顫不影響住院或長期死亡率。
文獻報道,年齡>75歲被認為是住院死亡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術前房顫、合併有瓣膜病、急診手術和心源性休克。本組住院死亡率為0,與以往文獻報告相似。術後泵衰竭需要IABP輔助,腦血管意外、呼吸衰竭是老年患者術後主要併發症。影響遠期存活率的術後併發症包括低心排、腦血管意外、縱隔炎、肺炎、長時間機械通氣、再插管和術後透析。二次開刀止血、術後心梗和術後植入IABP對長期存活無影響。老年患者搭橋手術的遠期死亡率為9.3%,高於非老年患者(5.1%)。老年患者術後非心臟原因死亡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