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5 01:30

  有些患者听说,核苷类药物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疗效快;干扰素主要是免疫调节,作用持久,因此不禁想,如果联合治疗,岂不是取长补短?事实上,医学家们也有相似的判断,并且在不断的探索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两类抗乙肝病毒药的机制可互补:

  慢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目前有两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核苷类药直接抑制病毒,能较快的降低血清病毒学水平,从而缓和病情;但这类药物无提升免疫的作用,停药后易复发。干扰素是免疫调节剂,可以激发机体免疫对抗病毒,甚至清除肝内cccDNA,不过激发免疫有个体差异,不是每位患者都能有疗效,但在治疗有效的患者身上,疗效持久稳定,防止肝硬化、肝癌的长期结果肯定。

  联合治疗的疗效具有前景: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的确可以提高疗效。基于这些证据,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指南肯定了联合治疗的疗效,明确指出联合治疗“具有前景”。

  两种联合治疗方案目前备受关注较:一种是同时应用,另外一种是在核苷经治的患者中应用。一项国际、多中心的研究证实,和核苷和长效干扰素单独治疗相比,长效干扰素同时联合核苷类治疗能更多的降低表面抗原的水平,使更多患者获得表面抗原清除,这意味着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实现表面抗原清除,临床治愈的机会更大。

  在核苷经治患者中的联合治疗也有令人鼓舞的结果,OSST研究NEW SWITCH研究等多项研究都提示,正在接受核苷类治疗的患者,加用长效干扰素治疗能够提高e抗原转换率和表面抗原清除率,这意味着正在接受核苷类治疗的患者有望缩短疗程,摆脱终生治疗的困扰。

  总之,联合治疗能使两类不同机制的抗病毒药协同作用,发挥更好的疗效。不过哪些患者更适合接受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后如何停药等,还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判断,也需要更多研究的探索。

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吗?相关文章
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类和核苷类药物两类。干扰素有短效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需隔1-2天治疗一次,而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只需每周治疗一次。短效干扰素目前生产厂家较多,而聚乙二醇干扰素目前在我国上市只有两家:商品名为派罗欣、佩乐能;核苷类药物目前我国上市有4种,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阿德福韦(商品名:贺维力、代丁、名正)、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和替比
发布于 2022-12-08 09:22
0评论
随着抗病毒治疗的普及,慢乙肝病情管理控制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有限疗程治疗慢乙肝,而不是终身服药。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中,超过90%渴望停药。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并且经过较长的巩固治疗,可尝试停药。临床上能达到这一停药标准的患者较少。总体而言,各类核苷类药物治疗1年出现e抗原转换的几率不超过四
发布于 2022-12-07 22:17
0评论
慢乙肝抗病毒药有两类: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类药物更具特点,干扰素尤其是长效干扰素的优势在于疗程有限,实现e抗原转换,即大三阳转小三阳,甚至表面抗原清除的机会比较高,因此停药机会大大增加。很多病友了解了干扰素的这一特点后决定接受这种治疗,希望着自己能成为“幸运儿”。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疗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开始灰心丧气,甚至直接放弃干扰素治疗,这未免可惜。干扰素是一
发布于 2023-02-23 18:01
0评论
核苷类药物是目前抗乙肝病毒的重要用药之一,它的优点是应用方便,每天口服一片,不良反应少,几乎没什么禁忌症,而且抑制病毒的活性很强,能较快改善病情,容易被患者接受。不过核苷类也有突出的缺点,就是停药复发率高,需要长期用药,而长期用药又可能发生耐药,从而影响疗效。这些年,随着我国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核苷类药物的治疗,他们正面临这类药物在使用中出现的“好上不好下”的问题。核苷类
发布于 2022-12-08 19:12
0评论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两类药物各具特点,干扰素能在有限疗程治疗后获得持久应答,有比较大的停药机会,核苷类药物能够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临床上可见较快的HBVDNA转阴。虽然干扰素的上市时间较早,但核苷类药物后来居上,由于口服给药更方面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核苷类药物治疗。不过在长期应用后,这类药物的一个主要局限也愈发明显:停药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为了追求更好的疗
发布于 2022-12-11 05:47
0评论
目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HBV的复制的标志是肝细胞核内的cccDNA,核苷类似物仅仅能抑制HBV的复制,但对cccDNA的清除作用甚微,有研究发现在在感染肝细胞不减少的情况下阿德福韦酯每年可使cccDNA下降0.8log,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也在48周才能使cccDNA下降1.0log,因此应用核苷类似物需要许多年才能使cccDNA清除,但是很多病人尚未等到cccDNA
发布于 2022-09-25 01:34
0评论
长效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是目前临床乙肝抗病毒的一线药物。其疗效特点包括:有限疗程,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疗效结果,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慢乙肝患者经有限疗程的长效干扰素治疗后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率、表面抗原清除率较高,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降低。相比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干扰素不仅有直接抗病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发患者的免疫应答实现抗病毒疗效,因此疗效稳定,停药后不易复发。而且干扰素为有限
发布于 2022-09-25 01:29
0评论
干扰素是最早的抗病毒药物,他在丙型肝炎中的主导地位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撼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国际通用的抗HCV方案,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于难治性丙型肝炎,一些蛋白酶抑制剂等将要相继上市,但大多也要和干扰素联合。关于干扰素抗乙型肝炎虽然近年来受到核苷类似物挑战,但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调节免疫作用、直接抗病毒作用、抗纤维化作用,还有的专家认为可以一定
发布于 2022-09-25 01:36
0评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核苷类药物包括5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和拉米夫定。药物的抗病毒强度以及耐药变异率是选择核苷类药物的重要指标。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抑制病毒活性很强的药物,耐药变异的发生率低,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初治患者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另外,选择是还需兼顾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对血清病毒水平较高,或炎症病变较重的患者,选择恩替卡韦与替
发布于 2022-09-25 00:57
0评论
目前公认的已在国内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一类是干扰素。两药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也各有利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以其抑制病毒迅速,抗病毒作用强,只需口服,通常是一天一粒,非常方便,不良反应很小,费用相对低等特点,一经上市,就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但它的缺点也是比较突出的,如需要长期使用,即没有固定的疗程,而且可能出现耐药的问题,也应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发布于 2022-09-25 03:3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