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30 05:02

       患者,男,安徽人氏,发现鼻腔肿瘤2年余,曾在外院行经鼻腔肿瘤切除术。术后1年发现鼻腔复发,有向颅内生长趋势。但是未积极治疗。再近1年后在外院就诊,后为求根治,来我院。我将其收入院后,我科同神经外科联合手术,获得满意疗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经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顶部肿瘤,截断在该处的肿瘤营养血管。该血管在手术当中观察得很清楚,由右侧眼眶,进入鼻腔。我们将该血管控制后,为神经外科医师进一步无血化切除肿瘤创造条件。进一步切除鼻腔顶近颅底处的骨板,其中有肿瘤侵犯。之后重建颅底。第二步,神经外科开颅,切除颅内肿瘤。手术后2周,患者出院。术后MRI示肿瘤全部切除。如图1,术前肿瘤位于前颅底,鼻颅之间沟通肿瘤,肿瘤血流很丰富。

如图2,术后MRI显示,肿瘤切除干净。

经鼻经颅切除鼻颅贯通性血管外皮瘤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在此探讨了应用神经内镜对部分颅底脊索瘤病人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相关问题。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我们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30例颅底脊索瘤的病人,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30.5岁。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亚卓2、临床表现:头痛26例,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异常7例,颅神经麻痹(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5例,鼻衄2例,
发布于 2022-10-20 03:44
0评论
内镜神经外科目前已经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内镜经鼻颅底外科运用天然腔道鼻腔、在不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暴露病变,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以其微创、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的优势造福于广大的患者,并获得越来越多的颅底外科医生的重视,将成为未来颅底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        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的历史沿革运用内镜技术处理颅底病变,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Guiot等[1
发布于 2023-01-27 15:22
0评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来源于鼻腔顶部,前颅底筛凹区域的嗅觉上皮。由于位置特殊,因此多发生颅底侵犯,破坏颅底骨质,颅底侵犯等。其早期症状有嗅觉减退、鼻塞、呼吸不畅以及鼻子出血等。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我们接诊一例患者,来自江苏,女,56岁,发生间断鼻出血、嗅觉减退3个月。来诊后,我们检查,发现,鼻腔前颅底区域大肿瘤,强化明显(意味着血供丰富);颅底区域骨质破坏。但比较幸运,在影像上显示,颅内硬膜内无肿瘤侵犯现
发布于 2023-01-30 05:27
0评论
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肿瘤生长迅速且解剖毗邻极其复杂,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治疗。传统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需要行颅面部切口和骨瓣,并长时间牵拉脑组织来暴露肿瘤,极易造成外观及神经功能的损害。目前,经鼻内镜入路在处理前、中颅底良性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认可。但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有争论,主要问题在于:1、内镜手术切除肿瘤的技术标准是否能够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并缓解临床症状
发布于 2022-10-20 01:29
0评论
眶尖区包含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下裂,空间狭小但却通行重要的血管神经,如视神经、眼动脉、睫状神经节、眼外肌的总腱环及支配神经,与视功能和眼球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眶尖区病变的手术历来极具挑战性,传统手术入路主要是经眼眶以及经颅入路等[1-2],近年来,随着内镜颅底技术的发展[3],已有报道采用经鼻内镜入路处理眶区病变[4-7]。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例内镜下经鼻处理眶尖病变的手术经验,从而探讨该入路的手
发布于 2022-10-22 16:54
0评论
颅脑肿瘤可以通过不开颅就能摘除颅内肿瘤吗?对于以往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但现在随时现代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应用,这样的神话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上海市第一人民神经外科在楼美清主任的带领下,与美国匹兹堡微创神经外科中心(JOE神经外科研究所)合作,5年来在微创领域的不断合作和探索,通过神经导航、内镜、超声吸引及多普勒技术等应用,人们梦寐以求的通过不开颅的手术摘除脑瘤在部分脑部肿瘤中得以
发布于 2023-03-19 00:41
0评论
   脑干位于脑的底部,是人类的生命中枢所在。该处被认为是生命的中枢。因为它功能极其重要,位置深在,以往无论采用何种手术入路,都难以到达,并且,手术风险极高,因此常常被认为是手术禁区。近年来,国际上逐渐有采用经鼻内镜,以极微创的方式,即不开颅,切除该部位的肿瘤。近日,我们在跟踪国外最新进展,在神经外科的配合下,采用经鼻、斜坡,切除脑干处的巨大囊肿(约5X4X3cm)。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现
发布于 2023-01-30 05:47
0评论
患者,女,30岁,发现鼻塞、鼻出血2月来诊。当地CT及MRI报告提示在筛窦、蝶窦前部以及近颅底嗅裂区域可见肿块,影像强化明显。当地医院活检,显示为中低分化鳞癌。入院后,采用经鼻内镜下切除鼻窦颅底区域病变。术中多次病理检查发现,肿瘤侵犯广泛,在颅底区域的粘膜、软骨以及骨头内都发现有肿瘤侵犯。在内镜下完全切除肿瘤以及部分硬脑膜。之后进行颅底重建。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继续进行辅助的化疗
发布于 2023-01-30 04:57
0评论
       患者,女,60岁。近2年前在当地地方医院行鼻部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报软骨肉瘤。于是到省会大学医院再次行手术治疗。一年后再次复发。再次到主诊医生处就诊。发现肿瘤位于蝶窦,侵犯斜坡、翼突(右侧)、翼鄂窝、颞下窝,靠近右侧中颅窝底。如下图当地医生建议转诊。患者求诊到我处。我们在完善检察后,采用经鼻内镜下完全切除蝶窦内、斜坡、双侧翼突以及中颅窝底的肿瘤。       术后患者很快恢复,一周
发布于 2023-01-30 04:52
0评论
Zenker于1857年首先发现位于垂体远侧部和结节部类似鳞状上皮细胞的占位病变,后来这一病变被忽视许多年。1909年,芝加哥的Halsteadt医生采用经碟窦入路对一例病人进行手术,成为开展颅咽管瘤手术的第一人。Frazier和Alpers在1931年首先使用颅咽管瘤这一名称。Cushing在1932年出版的《颅脑肿瘤》书中,对颅咽管瘤进行描述,认为这一囊性病变部分切除和抽吸囊液将很快复发。2
发布于 2022-10-19 19:4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