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不僅關注生存時間,而且關注生存質量,參加日常體育活動的人數也在增加。因此,我們設想踝關節扭傷患者的數量會隨之增加,其中嚴重扭傷的比例也會增加。據統計,踝關節扭傷佔所有運動損傷的20%至40%。來自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每天約有23000人(大約每10,000人中有1人)發生踝關節扭傷,大約70%的人在初次扭傷後會反覆出現扭傷。一般來說,輕度損傷可以通過簡單的保守治療治癒,中度損傷可以通過踝關節足部支架或石膏外固定治癒。然而,大約15-20%的病人有嚴重或中度的韌帶損傷,但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導致踝關節失去穩定性,有時需要通過手術來重新建立踝關節的穩定性。不幸的是,病人甚至一些醫生沒有認識到這種損傷的嚴重性,導致治療的延誤。國外的統計數據顯示,大約55%的病人在扭傷後不尋求醫療護理,而是自行安置,這可能解釋了踝關節扭傷導致關節不穩定的人的高比例。踝關節不穩定的患者經常會出現扭傷,甚至在行走時出現恐懼感,這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每次扭傷都會造成關節的再次損傷,不穩定的踝關節在運動時產生異常的關節內應力分佈,加速了關節軟骨的磨損,所有這些都會導致繼發性骨關節炎。晚期的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往往最終需要進行關節融合或關節置換術。國外研究已經證實,踝關節不穩定是骨關節炎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初次扭傷的病人中只有40%有關節軟骨損傷,而反覆扭傷的病人中高達70%有關節軟骨損傷,而且軟骨損傷的程度和範圍更大。因此,對踝關節不穩定的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治療,必要時進行手術重建踝關節的穩定性,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延緩或阻止晚期骨關節炎的發生。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如何處理?
首先要做的是自己確定扭傷的程度。如果扭傷後踝關節周圍有嚴重的疼痛,甚至不能站立,應該去醫院做詳細檢查。如果扭傷後踝關節周圍疼痛明顯,但能堅持行走,可先進行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抬高患肢,用冰袋冷敷,加壓包紮。3天后,如果疼痛仍較重,局部腫脹、壓痛明顯,踝關節周圍有皮下淤血,需到醫院進一步診治。如果受傷後或經過上述處理後,踝關節周圍沒有明顯的腫脹和疼痛,可以逐漸負重行走,暫時不需要特殊處理。以後要注意是否經常扭傷,踝關節是否感覺無力或不穩定,踝關節周圍是否經常腫脹、疼痛。如果出現上述異常情況,需要到醫院就診,最好是到專業的足踝外科或運動醫學科進行治療。
目前,國際上對輕中度踝關節周圍韌帶損傷是進行早期康復訓練還是嚴格制動1-4周再進行康復訓練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