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6 07:46

傳統上,根據臨床症狀和功能喪失,踝關節扭傷被分為I級至III級:
I級扭傷源於韌帶的輕度拉伸,只有細微的撕裂。病人有輕度腫脹和壓痛。檢查時沒有關節不穩定,病人能夠負重和行走,只有輕微疼痛。由於這種損傷的性質較輕,在臨床上比較少見。
II級扭傷是一種較嚴重的損傷,涉及韌帶的不完全撕裂。病人有中等程度的疼痛、腫脹、壓痛和瘀傷。檢查可發現存在輕度至中度的關節不穩定,關節活動受限,功能喪失。負重和行走時有疼痛。
III級扭傷涉及韌帶的完全撕裂。病人有嚴重的疼痛、腫脹、壓痛和瘀傷。檢查顯示有明顯的機械性關節不穩定,以及明顯的功能和運動喪失。病人不能負重或行走。
儘管更高級的扭傷涉及更嚴重的韌帶損傷,但康復所需的時間不一定與扭傷的分類成正比。

踝關節扭傷的分級相關文章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常見的是足踝關節外側一個或兩個韌帶的損傷。踝關節扭傷非常常見,可造成踝關節的骨折或韌帶的損傷,對於韌帶的損傷醫生往往也不太重視,僅給患者用一些外用對症治療的藥物。踝關節扭傷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就會遺留下踝關節長期的不穩定及踝關節腫脹、疼痛,這在門診是很常見的。大概20%-30%的患者有踝關節長期疼痛和腫脹,其中有一部分病人就是早期的治療不當而造成的。腳踝扭傷後如果沒有骨
發布於 2023-01-06 12:46
0評論
踝外側有3個韌帶固定:前距外側韌帶,腓跟韌帶和後距腓韌帶。踝扭傷時前距腓韌帶首先斷裂,只有這個韌帶斷裂之後,腓跟韌帶才分開。如果前距腓韌帶斷裂,必須檢查有無伴隨的外側腓跟韌帶斷裂:64%病例前距腓韌帶單獨受傷,17%同時損傷外側腓跟韌帶。後距腓韌帶很少斷裂。韌帶鬆弛者其距下關節內翻的範圍較大,常較易發生足內翻。腓側肌腱薄弱引起者偶見,可伴有椎間盤疾病。前足外翻使前足部在步伐週期中處於外翻狀態,而
發布於 2023-01-06 13:26
0評論
踝關節扭傷,我們俗稱為崴腳。除了引起骨折外,常常導致踝關節一條或者多條韌帶的損傷,撕裂甚至斷裂。而習慣性扭傷,是由於一次或者多次損傷,導致踝關節周圍韌帶的鬆弛,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距骨軟骨損傷,骨關節炎形成。臨床上常見於男性,往往主訴踝關節老是扭,一不小心就扭傷。部分患者會在走高低不平路面是出現恐懼感,有控制不住踝關節感覺。嚴重者後期出現無法負重行走,嚴重的疼痛。需及時去足踝外科就診
發布於 2023-03-19 08:51
0評論
踝關節疼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人們如果得了這種疾病,就會對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人們在出現踝關節疼痛後,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那麼,踝關節疼痛的原因是甚麼?人們如果能瞭解這個問題,就可以提前預防這種疾病發生。踝關節疼痛的發生與下面這些原因有關所以人們為了避免自身出現踝關節疼痛,一定要提前進行預防。1、踝關節扭傷:這是導致人們踝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人們在受到這種因素影響後,關節會出現疼痛
發布於 2023-03-26 02:31
0評論
踝關節的活動是一整個系統,移動發生在上下方向的平面,我們稱為背屈蹠屈。距骨在踝關節中的位置很穩定,猶如被安放在一個盒子中,一側是內踝另一側是腓骨。足的內外翻運動實際不發生在踝關節而是下方的距下關節,使足內翻的肌肉比使足外翻的肌肉肌力略強,當足著地姿勢不當時,因跟部的內旋而造成外側方韌帶的緊張,當張力超過一定程度時踝關節發生扭傷。當韌帶拉昇超過其彈性強度的臨界點時就發生了撕裂。踝關節扭傷的程度範圍
發布於 2023-02-09 15:12
0評論
踝關節韌帶損傷分為部分斷裂和完全性斷裂兩類,前者稱為踝關節的扭傷或捩傷,後者可發生踝關節的脫位或半脫位,三角韌帶、下脛腓全部韌帶或部分骨間膜同時損傷時,可出現下脛腓分離和距骨向外脫位。臨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韌帶損傷和下脛腓前韌帶損傷為多見,三角韌帶損傷常合併在踝關節骨折脫位中。大多有明確的外傷史。臨床上可發現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腫脹和疼痛、局部出現壓痛、皮下產生瘀斑,關節活動受限及跛行等。將足被動蹠屈
發布於 2023-03-26 02:36
0評論
急性扭傷的患者多表現為疼痛、皮下淤血;嚴重的可有滑膜或軟骨損傷,表現為踝關節周圍的腫脹和壓痛、踝關節活動受限。韌帶撕裂或骨折發生時,踝關節損傷側或骨折端疼痛、腫脹更為明顯。反覆多次損傷患者的關節囊往往鬆弛,易繼發軟骨損傷、滑膜炎、骨贅和其他關節面的損傷,出現慢性損傷側或關節內廣泛的疼痛、壓痛、腫脹,穿高跟鞋或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時,有不安全感和腿打軟的表現。許多患者為此深受困擾,不得不在踝關節外
發布於 2024-06-12 09:45
0評論
急診值班的骨科醫生們總能遇上一些樂極生悲的倒黴蛋――踝關節扭傷,這幾乎是骨科急診接診最多的病種,約佔骨骼肌肉系統損傷的25%,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外側韌帶損傷。RICE原則作為踝關節扭傷的緊急處理措施,RICE原則幾成經典:1、Rest(休息):停止走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減少進一步損傷;2、Ice(冰敷):讓受傷部位溫度降低,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每次10-20分鐘,每天3次
發布於 2023-02-19 07:41
0評論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
發布於 2024-06-12 10:05
0評論
概述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意外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對於每一位朋友來說健康的身體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健康意識也在逐步加強,所以現在就有很多朋友喜歡散步,年輕人喜歡進行一些激烈一點的運動,你像是跑步和打球等等。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這些活動都離不開腳,而腳要完成這些動作都離不開踝關節的參與。可以這樣說,一個靈活的踝關節對於運動是必不可少的。 步驟/方法: 1、 首先一個就是由於維持踝關節的穩定與靈
發布於 2024-06-16 10: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