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23 21:09

  OSAS外科治療進展及UPPP術後療效評價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sleep apnea syndrome、 SAS)的分類: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王軍
  2、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 CSAS)
  3、睡眠低通氣綜合症(Sleep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第一部分OSAS外科治療手段
  前言:1、外科治療對於OSAS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2、外科手術治療之前,對術後症狀改善的評估是困難的。
  3、手術方案的制訂及防止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非常重要。
  病因: OSAS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在OSAS病人的上氣道存在解剖上的異常是肯定的,並由此直接導致了睡眠時氣道阻塞的發生,這種結構上的阻塞部位主要位於鼻腔、咽部及舌體,其中之一或全部水平面的異常即可導致阻塞的發生。
  一、鼻部手術
  1、鼻中隔矯正術
  2、雙下甲或中甲縮小術
  3、鼻息肉摘除術
  4、增殖體刮除術:多見小兒因增殖體肥大及扁桃體肥大引起的小兒OSAS。
  二、咽部手術
  1、懸雍垂顎咽成形術(Uvulopalatolharyngoplasly UPPP)由Fujita 1981年首先創立此術式治療OSAS,雖然已有許多改進的術式,但治療的效果是肯定的。UPPP手術的目的是通過手術切除部分軟顎及懸雍垂,增加口咽部的腔隙,使睡眠時保持上氣道的通暢。
  適應症:
  (1)、臨床及X射線檢查證實上氣道狹窄位於顎咽水平。
  (2)、軟顎鬆弛,懸雍垂寬大長,口咽腔小。
  (3)、呼吸暫停指數AHI50%。
  (4)、無明顯心肺併發症,心電圖無明顯異常者。
  併發症:
  (1)鼻咽狹窄:其發生與手術粗暴以至局部損傷過重、 咽後壁粘膜受損及術中過度切除咽部粘膜有直接關係。少部分為術後繼發局部感染所致。故而強調術中熟練的操作技術及注意保護咽後壁粘膜,尤其注意雙後弓粘膜不可過度切除。 此外加強應用抗菌素,避免發生感染。
  (2)術後出血:主要與術中止血不夠充分有關。除給予必要的止血藥外,局部的處理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術後超過24小時發生出血則常常為進食不當或感染所致。
  (3)急性呼吸道梗阻:對一些中重度OSAS患者以及過度肥胖患者,手術後可以考慮延遲拔管至患者完全清醒。經鼻插管可保留24小時,在有條件的醫院術後給予 CPAP治療2周。以上措施可以避免術後由於急性呼吸道梗阻而實施的氣管切開術。
  其它併發症有:
  ①局部傷口疼痛:(略)
  ②咽乾及咽部異物感:(略)
  ③發音改變及開放性鼻音:(略)
  手術禁忌症: 絕對禁忌症極少,其中包括未能控制的高血壓症、牙關緊閉、顎裂、術前已存在顎咽功能不全、口咽腔非顎咽軟組織原因的解剖異常所致的打鼾或OSA。
  2、激光懸雍垂顎咽成形術(Laser UPPP)
  Kakami(1990)首次報道,應用CO2激光沿懸雍垂邊緣及其根部上方的兩側做弧形切口進行切除,通過手術使軟顎和懸雍垂縮短,改善通氣並減輕或消除鼾聲。可在局麻下手術,CO2激光功率1-2W,優點是術中出血少,術後反應輕。
  三、舌部手術
  1、CO2激光舌根部分切除術:Koopmann1990年報告應用CO2切除舌根中線部分,即在舌盲孔和正中溝之間做楔形切除,寬2cm,深1-2cm。適於舌根後移或舌體肥大,舌後氣道狹窄的OSAS患者。
  2、CO2舌根淋巴組織切除術:對於舌根淋巴組織明顯增生的OSAS患者,可應用CO2切除舌根淋巴組織,但術中易出血。
  四、頜外科手術
  1、頜骨切開術及頦舌肌前移術
  2、舌骨肌懸吊術
  3、下頜骨前移術
  五、氣管切開術:此方法是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最早,也是最可靠的手術方法,第一位實施此手術的醫生是Kuhlo。
  適應症:
  1、重度OSAS伴嚴重低氧血癥,睡眠期AHI>50次/小時,最低SaO25為判定標準。共記錄AI,HI,AHI,平均低血氧飽和度,平均血氧飽和度等供分析。
  (2)OSAS診斷分度:
  ①輕度:AHI 5~20,SaO2>0、9,不伴有與之相關的全身系統疾病;
  ②中度:AHI 21~40,SaO2>0、85,伴有或不伴有與之相關的全身系統疾病;
  ③中重度:AHI 41~60,SaO2 0、75~0、85,可出現與之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
  ④重度:AHI>60,SaO2<0、75,伴有與之相關的全身系統疾病。

OSAHS外科治療進展是甚麼?相關文章
OSAS外科治療進展及UPPP術後療效評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sleepapneasyndrome.SAS)的分類:1、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2、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centralsleepapneasyndrome.CSAS)3、睡眠低通氣綜合症(Sleephypoventilationsyndrome)第一部分O
發布於 2022-12-16 04:14
0評論
作為醫生,可能對OSAHS並不陌生。OSAHS(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係指每晚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反覆發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亂指數(AHI,即平均每小時睡眠的呼吸暫停+低通氣次數)超過5次以上。該病可導致多器官損害: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老年痴呆等。正因為其臨床表現多樣性,這些病人可能首診於心內科,神經內科,
發布於 2023-03-10 21:36
0評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因睡眠時上氣道反覆塌陷阻塞而發生呼吸暫停和低通氣,造成夜間缺氧,微覺醒及睡眠結構紊亂,導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可能合併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功能損害[1]。近幾十年來,該疾病一直是臨床醫學的研究熱點之一,受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發布於 2023-01-30 09:52
0評論
關鍵詞:泌尿外科;進展;微創;泌尿外科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專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同時又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新興學科。近年來由於各相關學科如醫學遺傳學、醫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技術、影像科學、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及高分子生物材料科學等迅速發展,現代泌尿外科學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都進入一個飛躍發展的時期,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1、微創泌尿外科進展中國微創泌尿外科與國外相比起步晚,但是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地同
發布於 2022-10-10 17:38
0評論
在傳統腮腺腫瘤及腮腺切除手術的基礎上,腮腺外科技術在最近幾年有了很大的改進。在保證腫瘤切除徹底前提下,運用個性化的手段,最大限度保留及恢復術區正常腮腺組織及鄰近正常組織功能,選擇美容切口或者使用窺鏡手術,超聲刀的使用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一、基礎研究進展李揚等通過動物實驗證明,,保留腮腺主導管的腮腺部分切除術後,殘餘腺體具有強大再生能力及代償作用,腺體功能得以保存或部分保存[1
發布於 2023-02-04 20:12
0評論
20世紀自然科學理論的三大成就為相對論、量子論和基因論,人類實施的三大計劃為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與醫學相關的人類基因組工程最有影響的一項研究始於20世紀90代初,其對人類30億個鹼基對進行測序以鑑定人類全部基因。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人類基因信息,加上研究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使醫學領域的研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研究成果日新月異,尤其是腫瘤的起源和發生機制得闡明,分子生物學的成果
發布於 2023-03-23 03:01
0評論
【摘要】目的總結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SAHS)術後留置鼻咽通氣管的護理。方法選擇煤炭總醫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手術治療的OSAHS患者80例,分析患者通氣道留置依從情況、通氣道位置變化情況及併發症情況;總結護理要點。結果患者全部接受了通氣道治療並按預定時間拔出。其中9例術後24h內有通氣道移位;2例24h內出現通氣道完全阻塞;5例在48h拔出時發現通氣道內部分堵塞;3例
發布於 2022-11-30 10:06
0評論
第23屆亞洲心胸血管外科年會(theAsianSocietyforCardiovascularandThoracicSurgery,ASCVTS)於2015年5月11日至14日在香港隆重召開。本屆年會以“ShapingtheFuturethroughInnovationandCollaboration”為主題,就心胸血管外科領域最新進展、發展趨勢、臨床經驗和基礎研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發布於 2022-10-11 15:38
0評論
病因: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是指由於睡眠期間咽部肌肉塌陷堵塞氣道,反覆出現呼吸暫停或口鼻氣流量明顯降低。臨床分為阻塞性、中樞性和混合性三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SAHS)為常最見,約佔SAHS的8O%-9O%,是頑固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至少3O%的高血壓患者合併OSAHS,而OSAHS患者中高血壓發生率高達5O%-8O%。診斷:臨床表現:1、夜間打鼾,鼾聲-氣流停止-喘氣交
發布於 2022-10-08 04:08
0評論
1、病因學在顱內動脈瘤中,以囊性動脈瘤最為多見,其發生、擴大和破裂的機制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囊性動脈瘤的先天性或中膜缺損理論認為顱內動脈分叉處的中膜缺損是先天性的,是動脈瘤形成的基礎。但是,研究發現無論是動脈瘤病人還是正常人的顱內動脈分叉部中膜缺損均佔80%;無論是自然存在的還是用探針損傷造成中膜缺損,其動脈壁的內彈力膜均能承受高達600mmHg的腔內壓;動脈瘤動物模型的研究證實,動脈瘤的早
發布於 2022-12-27 02:2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