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病是由於鉤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因其主要症狀為好食易飢,倦怠乏力,膚色萎黃,面足浮腫,故中醫文獻把鉤蟲病稱為黃腫病、疳黃、黃胖、饕餮黃等。四川及浙江民間又稱為懶黃病、粑黃病、桑葉黃等。鉤蟲病的流行相當廣泛,在我國南方各省較為多見。鉤蟲病除藥物治療外,還應給予富於營養、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促進氣血的生長及脾胃功能的恢復。病情嚴重的患者應適當休息。
鉤蟲病飲食方法(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諮詢醫生):
1、薑汁黃鱔飲:黃鱔(去骨切絲)100克,薑汁10毫升,將黃鱔用薑汁、花生油、食鹽少許拌勻,待飯煮至水將干時,放人魚絲於飯面蓋嚴,小火煽15分鐘至熟服食。
2、黨參紅棗茶:黨參20克,大棗10枚,共煎水代茶飲。
3、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鐘撈出,然後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人(若結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為粥。
4、煨大蒜:大蒜連皮10~12g,放火灰中煨熟,剝皮後嚼食。
鉤蟲病中醫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諮詢醫生):
1、糞毒犯膚
症狀:手足接觸泥土之後,很快出現局部奇癢、灼熱、皰疹,搔破後脂水浸淫、紅腫,·苔白薄,脈平或濡。
治法:殺蟲止癢。
方藥:桃葉洩毒湯。
本方以桃葉、辣蓼草、連根蔥、荊芥、蘇葉、苦參各30g,水煎3-4沸,趁溫燻洗局部。如水冷,則加熱後再洗,一日數次。
鉤蚴在侵入皮膚的24小時內,尚有90%以上停留在局部,可用熱敷法和能殺滅鉤蚴的藥物進行局部治療。如用熱敷局部,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或用土荊芥油塗抹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