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5 02:20

(1)氣滯血瘀: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煩躁不安,月經量少或月經不調,經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平時煩躁不安,胸乳脹痛,舌質紫黯或舌邊有瘀斑,脈弦或弦。治療方法。調氣活血,化淤止痛。藥材。枳殼、元胡、烏藥、香附、當歸、川芎、紅花、丹皮、炒五靈脂各O克,白芍15克,桃仁12克,焙甘草6克。中藥材:調經姊妹丸。

(2)寒凝血癥:月經前期小腹冷痛或絞痛,遇熱痛減,拒按,月經量少,色紫黯淡,有血塊,血塊下痛減,畏寒肢冷,舌紫黯淡或有瘀斑,苔白滑,脈沉弦或沉緊。治療方法。溫經散寒,活血止痛。處方:小茴香。炒小茴香、乾薑、肉桂、川芎、生蒲公英(包)、五靈脂、元胡、沒藥各10克,當歸、赤芍各15克。中成藥;痛經丸。

(3)溼熱蘊結:月經前小腹灼熱脹痛,拒按,或伴有腰骶部脹痛,或平時小腹脹痛,經期加劇,色黯紅,質稠有塊,平時低熱起伏大,量多黃稠,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或滑。治療方法。清熱除溼,祛淤止痛。處方。丹皮、黃柏、川芎、桃仁、紅花、香附、元胡各10克;生地、白芍、莪術、敗醬草、薏苡仁各15克。中成藥:治帶丸。

(4)子宮虛寒:經期小腹冷痛,甚則至腰骶部,溫熱壓痛,月經量少,質稀,色淡無光,腰膝酸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潤,脈沉細無力。治療方法。溫陽暖宮,調經止痛。藥材:吳茱萸、桂枝吳茱萸、桂枝、附子、炒小茴香、川芎、阿膠(烊化)、烤甘草各10克,當歸、紅藥、丹皮、麥冬各15克,艾葉6克。中成藥:人參鹿茸丸。

原發性痛經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在年輕女性,初潮後數月(6~12個月)開始,30歲以後發生率開始下降,疼痛常在月經即將來潮前或來潮後開始出現,並持續在月經期的前48~72h,疼痛常呈痙攣性,有時很重,以至於需臥床數小時或數天。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有時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內側。盆腔檢查無陽性所見。 關於痛經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據疼痛程度及對日常活動的影響、全身症狀、止痛藥應用情況而綜合判定。輕度:有疼痛,但不影響日常
發布於 2022-11-25 01:59
0評論
甚麼是痛經凡在月經期或月經期前後出現較嚴重的下腹部疼痛、腹部墜脹,伴腰痠或其他不適以致影響學習、生活、工作者稱為痛經。待經血排出後,疼痛即減輕,一般二三天後疼痛消失。痛經是一個症狀,並非是一種疾病。痛經的分型痛經一般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原發性痛經(即功能性痛經)無生殖器質性病變而有痛經症狀,常見於青春期少女和未婚女青年,尤以前者為多見。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和治療西醫認為原發性痛經的主要原
發布於 2023-03-10 23:06
0評論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週期而發,嚴重者可伴噁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於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後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本病屬婦科臨床的常見病,據有關調查表
發布於 2022-11-25 02:12
0評論
 一方面,保暖。這裡的保暖不僅僅是指經期的保暖,還包括非經期的保暖。很多痛經的女孩子平常都是感覺手腳冰涼,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更是好像呆在冰窖裡的感覺。這樣的女孩更容易痛經。我們經常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這個月受到了風寒,也更容易發生痛經。一些很少痛經的人,著涼了也會感覺到痛經。所以女孩子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平時不要為了愛美就穿一些露肚子的衣服,夏天也要少吃冷飲,經期千萬不要碰涼水。   另一方面
發布於 2022-11-28 09:01
0評論
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後,都應保持大便通暢。儘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認為,痛經病人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鬆弛,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
發布於 2022-11-25 02:27
0評論
(一)發病原因 年齡是痛經發生中的重要因素。在月經初潮的最初幾個月,發生痛經極少,隨後發生率迅速升高,16~18歲時達到頂峰(82%),30~35歲以後逐漸下降,在生育年齡中期穩定在40%左右,以後更低,50歲時維持在20%。性生活的開始,可以降低痛經的發生率。對瑞典19歲女青年的追蹤調查5年結果表明,到24歲時痛經發生率從72%下降至67%。嚴重程度也下降。 分娩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有過足月妊娠
發布於 2022-11-25 01:51
0評論
併發焦慮等精神疾患。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通常情況下與精神打擊以及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的威脅或危險相聯繫,主觀表現出感到緊張、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於難以自制,嚴重時會伴有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或失調。
發布於 2022-11-25 02:05
0評論
1.一般症狀 大多數原發性高血壓見於中老年,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病程長達十多年至數十年,初期很少有症狀,約半數患者因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測量血壓後,才偶然發現血壓增高,不少病人一旦知道患有高血壓後,反而會產生各種各樣神經症樣症狀,諸如頭暈、頭脹、失眠、健忘、耳鳴、乏力、多夢、易激動等等,1/3~1/2高血壓患者因頭痛,頭脹或心悸而就醫,也有不少病人直到出現高血壓的嚴重併發症和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質
發布於 2022-11-25 02:40
0評論
對無症狀的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否採用降低血小板計數的治療仍有爭論。一般而言,很少有證據表明長期降血小板治療能改善無症狀患者的預後。與預防性降血小板治療無症狀患者以防止止血併發症發生存在爭論的情況相反,對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的患者降低血小板可以改善症狀已有共識。患者有指、趾微血管缺血或腦血管缺血癥狀時,應積極進行降血小板治療。目標為降低巨核細胞增殖和血小板的生成。 1.急性有危險的出血或血栓患者可用血
發布於 2023-09-23 13:05
0評論
骨質疏鬆症是“靜悄悄的流行病”,早期沒有症狀,往往在嚴重到一定程度時,突然出現疼痛、骨折等,因此,骨質疏鬆症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症的分型與預防一、概述骨質疏鬆(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的細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該病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鬆分為原發
發布於 2023-01-07 01: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