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筋膜炎到底是甚麼病呢?它與跟骨骨刺有甚麼關係?怎樣進行預防、診斷和治療呢?
1、跟骨骨刺的誤區
跟骨骨刺在醫學上稱為“骨質增生”。其實,跟骨骨質增生是一種現象,是骨對應力刺激反應的結果。絕大多數患者的跟骨骨質增生並無臨床表現,患者只是在體檢或就診時偶然發現存在骨質增生。只有當骨質增生髮展到一定程度,可累及了神經和血管,或骨質增生造成了局部組織無菌性炎症時,才產生臨床症狀。所以,跟骨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不是平行的關係。
2、何謂蹠筋膜炎?
蹠腱膜炎多指發生於足底腱膜在跟骨結節起始部的無菌性炎症,屬於足跟痛的一種。往往發生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長期、慢性、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實質為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筋膜和屈趾短肌附麗處可有骨質增生,形成骨嵴。在側位 X射線照片上顯示為骨刺。後者常被認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臨床研究證明它與足跟痛的因果關係很難肯定,蹠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
3、蹠筋膜炎解剖基礎與發病機理
足底腱膜是一組寬大而厚實的軟組織束,起自跟骨結節,沿足底面向前伸展而附著於5個足趾的脂肪墊上,止於趾骨骨膜,其作用是維持足縱弓的關係和參與蹠屈肌腱的活動。有時在位於其靠近跟骨起點處或屈趾短肌附麗處的撕裂會造成炎症和疼痛。大多由於長期站立工作或長期從事奔跑、跳躍等運動,或屬扁平足、高弓足,以致足底腱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在附麗處產生炎性滲出、水腫從而引起疼痛。
4、祖國醫學對此疾病的認識
中醫學認為足跟是人體主要的受力負重部位。肝主筋、腎主骨。隨著患者年齡逐漸增長,肝腎功能減弱,肝陰腎精虧耗不足以濡養筋骨,則骨弱筋弛,脾腎陽虛不足以溫煦筋骨,易受外邪入侵。加之由於生活習慣欠佳、運動等勞損而致筋骨損傷,發為痺證,血脈滯澀,痺阻經絡,不通則痛,故見足跟疼痛。氣傷痛,形傷腫故見局部腫脹。
5、診斷要點
在蹠筋膜炎診治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①病史:由於蹠筋膜炎好發於體形偏胖的中老年人和喜愛運動者。尤其是近期突然進行運動量或改變運動方式的人。所以應詳細詢問患者近期活動,發現疾病的誘因或原因;②臨床症狀:蹠筋膜炎疼痛特點是在早晨下床或休息後行走頭幾步時感疼痛較重,進一步活動後疼痛可部分緩解,但長時間活動後又可加重症狀。嚴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時也會有疼痛感。主要是因為當休息時,雙腳自然放鬆,足底筋膜鬆弛;而醒來後即刻行走,會使足底筋膜受到明顯牽拉引起疼痛;③體徵 蹠筋膜炎壓痛最明顯部位位於跟骨內側結節及蹠腱膜起點2-3釐米處,壓痛侷限,與跟下脂肪墊炎和滑囊炎壓痛不同。檢查時可見足跟部前內側腫脹。此外,還要觀察有無足部力線異常,有無脛骨內翻,足內翻及平足、高弓足,跟腱有無攣縮等。踝關節和足趾被動背伸時疼痛和壓痛更明顯;④輔助檢查:約50%病人可見跟骨結節蹠側有骨刺。對於診斷困難的病人,也可以行B超及MRI檢查,可見蹠腱膜增厚,水腫。
6、治療
雖然對經過非手術治療後症狀無緩解的患者可以考慮施行蹠筋膜鬆解或切斷等手術治療,但是術後可能產生其他問題,所以手術治療應謹慎採用。尋找安全有效的非手術療法十分必要。本病常用的非手術療法除常規休息、理療等,還包括:
1)手法治療
手法治療一般選用頂捻法,用拇指在壓痛部位頂壓,同時做捻法。但急性期一般避免大劑量刺激。
2)藥物治療
西藥治療可採用非甾體抗炎藥物。中藥治療內治法包括內服湯藥、丸藥、散劑、酒劑等,可採用補腎壯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類中藥。外治法包括膏貼、酒類外搽劑、燻洗、外敷等法,中藥外洗方以補腎溫陽、活血通絡為主,伍以利水消腫藥物取效,每日燻洗局部。
3)小針刀鬆解術
患者俯臥位,足跟朝上置於舒適體位。在最痛處先行局部麻醉,再用針刀垂直進針,刀口線與足縱軸垂直,用提插、點刺鬆解法,縱向鬆解法和鏟剝鬆解法治療。將針孔覆蓋好後,可被動牽張足底筋膜數次。需多次治療者,治療間隔1周。術後囑患者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動,同時進行功能鍛鍊1~2月。
4)穴位注射療法
用曲安奈德15mg或得寶松1ml、2%利多卡因2ml的混合液局部注射在跟骨結節前,呈扇形浸潤注射,一般1-2次。根據激素種類不同,時間間隔為2-4周。由於封閉會帶來肌腱筋膜脆性增加,注意不應該過度使用。
5)足墊
使用足墊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如採用足跟墊墊高足跟可減少蹠腱膜張力,減輕足跟部的衝擊力量,從而減輕疼痛。對於合併平足患者,可以同時添加縱弓支撐部分,糾正足部力線不良,高弓足使用半硬適應性足墊。
6)功能訓練
蹠筋膜牽拉鍛鍊方法:患者坐位或臥位,踝關節背伸,用手將前足或足趾向背側推壓,維持30秒鐘,反覆數次。或將患側足前部抵於牆面,並用力背屈踝關節,維持30秒鐘,反覆數次。每天起床後或行走前就應該進行鍛鍊。此外,還可以進行其他牽拉鍛鍊方法:比目魚肌牽拉鍛鍊:患者面向牆面站立,患側在後,緩慢彎曲膝關節至屈曲位置,維持30秒鐘,反覆5次。腓腸肌牽拉訓練:患者面向牆面站立,患側在後,保持患側下肢伸直,且患足不動,足跟不能抬起,上半身向前移動,使跟腱受到牽拉。維持30秒鐘,反覆5次。跟腱牽拉鍛鍊, 面向支持物,身體直立,身體前傾,使跟腱受到牽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