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1 20:01

  在我國,腦血管病目前已成為城鄉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顱內、外大血管狹窄導致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所佔比重最大。近年來,隨著血管內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這一起源於外周血管的診療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此前已有臨床研究證實,帶栓塞保護的頸動脈支架(CAS)是一項有效的治療手段,對於平均手術併發症風險較高的患者群體而言,可以替代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而一項新的研究(無症狀性頸動脈疾病試驗「ACT 1」)證實在術後30天內死亡、卒中或心肌梗死以及1年內的同側腦卒中方面,頸動脈支架療效並不劣於動脈內膜切除術,並且在術後5年卒中和死亡並無明顯差異。因此這兩種操作對於這一人群而言是等效的。

  因此《中國缺血性腦血管病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2015 》推薦:

  (1)對症狀性頸動脈狹窄70%~99%的患者,可考慮行CEA或CAS治療(I級推薦,A級證據)。

  (2)對症狀性頸動脈狹窄50%~69%的患者,同樣可考慮行CEA或CAS治療(I級推薦,B級證據)。

  (3)對於大範圍腦梗死患者實施血管內干預時,可在2周後實行CEA或CAS治療。對於TIA、小卒中、非致殘性卒中,2周內行手術或血管內處理對預防卒中再發更有利(Ⅱ級推薦,B級證據)。

  (4)對非症狀性頸動脈狹窄≥70%的患者,在充分評估患者手術的風險與獲益比的情況下,且在圍手術期致殘或致死率能夠控制在3%以下時,可以考慮行CAS或CEA治療(II級推薦,C級證據)。

  (5)行CAS治療的患者,術前應給予氯毗格雷和阿司匹林聯合治療,術後兩者聯用至少3個月(1I級推薦,C級證據)。

  (6)其他二級預防方法參見《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

  (7)CAS應由能將圍手術期致殘或致死率控制在6%以下的手術者或機構實施(Ⅱ級推薦,B級證據)。

支架手術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更好方法嗎?相關文章
在2009年4月上旬剛剛結束的英國倫敦皇家學院主辦的第31屆CharingCross國際血管外科大會上,來自德國的WilhelmSandmann教授指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具有良好的持久性,中遠期療效良好,再狹窄率很低---特別是外翻式內膜切除術和補片成型術,同時單側腦梗死率以及腦梗死複發率都很低。而這些結果都是支架成型術所缺乏的。目前頸動脈支架成型術後較高的再狹窄率已經日益顯著,同時還存在支架移
發布於 2023-02-20 15:11
0評論
據《柳葉刀》醫學雜誌(Lancet.2004;363:1486-1487,1491-1502)上發表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無症狀的高危頸動脈狹窄病人可能因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而受益。“我們的試驗表明,對部分頸動脈重度狹窄病人,立即手術是最佳選擇”,第一作者、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的哈利代(AlisonHalliday)在新聞稿中說,“該方法有多重要取決於所獲利益能持續多久,因此我們將對這些病人再
發布於 2022-10-23 02:44
0評論
[摘要]目的探討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預防腦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總結了42例接受這一手術的病人的臨床資料,分析其動脈阻斷時間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情況。結果手術均獲成功,頸動脈平均阻斷時間為16min,明顯低於常規術式,術後併發症較少。結論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具有阻斷時間短,再狹窄率低等優點,但對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及病人局部的情況具備較高要求。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趙志青[關鍵詞]頸動
發布於 2023-03-07 04:01
0評論
治療的方法有四種,包括:1、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適當活動)2、藥物治療3、介入治療4、外科開刀的治療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做到的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多麼嚴重的狹窄,還是介入或者開刀之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必須的,健康生活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合理均衡的營養(避免過多的油脂,限鹽),合適的身體鍛鍊,戒菸,不酗酒,嚴格控制高血壓和高血糖。否則,斑塊狹窄容易不斷加重,即使做了支架或者手術,也更容易
發布於 2023-03-06 02:56
0評論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總是在手術前一天向患者交代併發症的問題。這個行為並不是在免責,而是希望患者瞭解手術可能帶來的問題,並能夠在出現問題後一同和醫生共同面對這些問題。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雖然是微創手術,但創傷小和安全性是兩碼事,它帶來的問題不在於手術切口的大小。這個手術造成併發症的幾率雖然不高,但是有些併發症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致命。在這裡,我將患者關心的問題做一個統一的解答。1、缺血性併發症這個
發布於 2022-10-21 06:34
0評論
德國一項單中心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長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德國雷根斯堡大學血管及腔內血管外科的SteinbauerMG醫生在2008年7月第48卷第1期的美國《血管外科雜誌》(JVascSurg.2008Jul;48(1):93-8.)發表其單中心的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的遠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五十多
發布於 2023-02-20 14:26
0評論
腦卒中是當今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殘的首要原因。頸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卒中事件發生的最常見原因。目前預防的主要措施有:1、藥物,2、血管內支架成形術3、頸動脈血管內膜剝脫術。大量的臨床實驗已經證實,無論是有症狀還是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病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均能有效地預防卒中。在美國每年進行約20萬例的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但在我國僅為數百例,與我國人口數量極不成比例。20世紀80-90年代已有多
發布於 2022-10-01 13:24
0評論
由美國280家醫院、672個術者聯合組織的兩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針對外科手術高危的頸動脈狹窄患者行頸動脈支架成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結果公佈:2145例患者來自EmboshieldandXactPostApprovalCarotidStentTrial(EX),4175例患者來自CarotidACCULINK/ACCUNETPostApprovalTrial。兩組術後30天內總的死亡率和中風率有症
發布於 2023-02-20 15:26
0評論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卒中。CEA是對於有症狀和無症狀的頸動脈明顯狹窄患者的卒中預防,其療效和安全性及其相較於最佳藥物治療的優勢方面結論是肯定的。然而,近年是血管性疾病的血管內治療迅速發展的時代,隨著CAS的引入和發展,CEA的數量已有下降。儘管多年以來有關CEA的話題充斥著大量的技術和臨床方面的爭論,如全身麻醉還是頸叢神經阻滯麻醉,常規分流還是選
發布於 2023-01-25 03:52
0評論
頸動脈狹窄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中尤以動脈硬化狹窄性病變為主要原因。頸動脈狹窄可導致約20%的腦卒中,而後者是當今世界人類死亡第三大因素,僅次於心血管病和腫瘤,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簡單的一個動脈狹窄怎麼會導致偏癱、失語、失明等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呢?下面我們將揭開頸動脈狹窄蠶食動脈管腔、鯨吞神經系統功能的神秘面紗。頸動脈狹窄的病理:1、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分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前者包括:年齡、性
發布於 2022-12-22 03:4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