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0 14:26

  德國一項單中心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長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成形術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血管及腔內血管外科的Steinbauer MG醫生在2008年7月第48卷第1期的美國《血管外科雜誌》(J Vasc Surg. 2008 Jul;48(1):93-8.)發表其單中心的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的遠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
  五十多年的歷史已經證實: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治療有症狀性和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預防中風療效確實可靠。雖然一些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顯示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是另一種選擇,但至今為止並沒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出CAS比CEA優越。目前尤其缺乏CEA和CAS比較的遠期隨訪結果。本研究對1999年8月至2002年4月在本中心治療的87例頸內動脈高度狹窄(>70%)的有症狀患者進行CEA和CAS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CAS組平均隨訪66 +/- 14.2個月,CEA組平均隨訪64 +/- 12.1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評估並記錄神經系統相關事件的發生情況。61例患者(29 CEA,32 CAS)接受了超聲多普勒檢查,檢查發現再狹窄>70%的患者進行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隨訪期間23例(25.2%)病人死亡(CEA 13例, CAS 10例),3例失訪。隨訪期間中風的發生率CAS患者明顯高於CEA患者:42例CAS患者中4例(9.5%)發生中風,而42例CEA患者中無一例發生中風。兩組患者中各有一例發生短暫性腦缺血。70%以上的再狹窄率CAS組(18.8%,6/32)顯著高於CEA組(0%,0/29)。32例CAS患者中有5例(15.6%)是70%以上的高度再狹窄需要再次干預或手術取出支架,其中3例有神經症狀。接受CEA治療的患者中無一例需要再次干預(P < .05 vs CAS)。70%以下的中度再狹窄32例CAS中有8例(25%),29例CEA中有1例(3.4%)。隨訪期間32例CAS中5例(15.6%)患者、29例 CEA中3例(10.3%)患者對側頸動脈高度狹窄並接受了治療。本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的長期隨訪結果顯示CAS術後再狹窄和神經併發症的發生率CAS組顯著高於CEA組。CEA在再狹窄和中風的預防方面優於CAS。然而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多中心的長期隨訪結果更將給出最終的結論。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長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相關文章
在2009年4月上旬剛剛結束的英國倫敦皇家學院主辦的第31屆CharingCross國際血管外科大會上,來自德國的WilhelmSandmann教授指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具有良好的持久性,中遠期療效良好,再狹窄率很低---特別是外翻式內膜切除術和補片成型術,同時單側腦梗死率以及腦梗死複發率都很低。而這些結果都是支架成型術所缺乏的。目前頸動脈支架成型術後較高的再狹窄率已經日益顯著,同時還存在支架移
發布於 2023-02-20 15:11
0評論
在我國,腦血管病目前已成為城鄉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顱內、外大血管狹窄導致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所佔比重最大。近年來,隨著血管內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這一起源於外周血管的診療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此前已有臨床研究證實,帶栓塞保護的頸動脈支架(CAS)是一項有效的治療手段,對於平均手術併發症風險較高的患者群體而言,可以替代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而一項新的研究(無症狀性頸動脈疾病
發布於 2022-12-01 20:01
0評論
目的:評估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在雙側頸動脈中、重度狹窄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協和醫院收治的82例雙側頸動脈中、重狹窄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64例行單側CEA,18例行雙側CEA。結果:82例患者共施行100例次CEA,92例次採用頸動脈補片,94例次採用血管內轉流管,均順利完成。76例患者術後恢復順利;2例出現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1例因大面
發布於 2022-10-10 22:18
0評論
1、甚麼是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通過外科手術去除或置換頸動脈病變部位的一種治療手段2、您為甚麼需要手術?全球每天都有許多人患腦中風或者出現中風的危險信號(小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此類人很有可能在將來再次發生中風,還有可能是大面積腦梗塞或致死性卒中。對於這些中風高危患者,需要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來降低卒中風險,包括戒菸,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及治療心臟病等,此外應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然而,對於頸動脈狹
發布於 2022-10-10 21:13
0評論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預防由於斑塊脫落引起腦卒中的一種方法,已被證明是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國外已開展50年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一種將關注腦血管病的重點前移,預防腦梗塞的疏通式手術。一般這一手術是在患者已出現短暫性腦缺血、腦血栓等臨床症狀之後。在我國,此項手術尚未廣泛開展,僅有幾家較大醫院有病例報告,但數量還不多,其中原因與我國醫療水平的普及程
發布於 2023-02-20 15:36
0評論
迄今為止,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仍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首選方案,對其術後併發症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臨床發現部分患者可能因為術後頸動脈開放、血流量增加而出現同側腦組織過度灌注狀態。雖然大多數患者症狀和體徵輕微,但如果沒有足夠重視和及時治療,病情可能迅速進展甚至威脅患者生命。1、病理生理基礎(1)腦血管自主調節機制受損頸動脈重度狹窄的患者,由於一側大腦半球長期處於低灌注狀態,腦內小動脈可極度擴張,腦血管自主調
發布於 2022-10-10 22:23
0評論
2009年3月1日發表在美國&lt;&lt;血管外科雜誌&gt;&gt;的研究結果顯示頸動脈狹窄患者行支架成形術後其顱內出血的風險較行內膜剝脫術高出6倍(CarlosH.Timaran,JournalofVascularSurgery,2009;29:623-629)。研究者對此併發症立項研究主要是因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後顱內出血的發生率雖然很低,但是一旦發生則可能是災難性的併發
發布於 2023-02-20 15:06
0評論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是治療頸動脈硬化狹窄的新方法,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其長期療效和併發症的發生情況還有待進一步隨訪觀察。澳大利亞珀斯皇家醫院的Ling醫生在2008年6月份發表的美國血管外科雜誌(LingAJ,MwipatayiP,GandhiT,SieunarineK.Stentingforcarotidarterystenosis:fractures,proposedetiologyandthen
發布於 2023-02-20 14:51
0評論
據《柳葉刀》醫學雜誌(Lancet.2004;363:1486-1487,1491-1502)上發表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無症狀的高危頸動脈狹窄病人可能因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而受益。“我們的試驗表明,對部分頸動脈重度狹窄病人,立即手術是最佳選擇”,第一作者、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的哈利代(AlisonHalliday)在新聞稿中說,“該方法有多重要取決於所獲利益能持續多久,因此我們將對這些病人再
發布於 2022-10-23 02:44
0評論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總是在手術前一天向患者交代併發症的問題。這個行為並不是在免責,而是希望患者瞭解手術可能帶來的問題,並能夠在出現問題後一同和醫生共同面對這些問題。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雖然是微創手術,但創傷小和安全性是兩碼事,它帶來的問題不在於手術切口的大小。這個手術造成併發症的幾率雖然不高,但是有些併發症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致命。在這裡,我將患者關心的問題做一個統一的解答。1、缺血性併發症這個
發布於 2022-10-21 06:3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