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0 22:23

  迄今為止,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仍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首選方案,對其術後併發症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臨床發現部分患者可能因為術後頸動脈開放、血流量增加而出現同側腦組織過度灌注狀態。雖然大多數患者症狀和體徵輕微,但如果沒有足夠重視和及時治療,病情可能迅速進展甚至威脅患者生命。

  1、病理生理基礎

  (1)腦血管自主調節機制受損 頸動脈重度狹窄的患者,由於一側大腦半球長期處於低灌注狀態,腦內小動脈可極度擴張,腦血管自主調節機制受損。此類患者在CEA中,當開放頸內動脈時,術側頸內動脈血流大量增加,但由於腦血管自主調節機制受損,腦內小血管不能相應收縮調節,使得同側顱內動脈血流速度持續升高,一側大腦半球腦組織呈過度灌注狀態,擴張的小血管床滲漏大量血漿成分,形成血管源性腦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患者臨床表現為劇烈頭痛,血壓持續升高。高血壓狀態又反過來加重腦組織的過度灌注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2)壓力感受器反射受損 頸動脈的壓力感受器能夠緩衝血壓的劇烈變化。CEA術可能導致壓力感受器去神經化,使得機體不能對過度升高的血壓產生有效反應,導致腦灌注增加。

  (3)三叉神經節血管反射 Macfarlane等提出一種軸突樣三叉神經血管反射與CHS的病理生活有關,認為自身調節失靈是由於腦缺血區域腦血管外膜上的神經纖維病態性釋放血管活性神經肽,像降鈣素相關肽或P物質,從而導致血管擴張和血流增加。這些神經纖維起源於三叉神經節,切除三叉神經節可以抑制腦血流的增加。

  以上這三方面的作用機制導致腦血流過度增加,引起大腦白質水腫。屍檢結果表明CHS病理結果與惡性高血壓類似,包括內皮細胞腫脹和增生,紅細胞外滲和纖維蛋白樣壞死。

  2、CEA與CAS區別

  很多研究表明CEA術後發生CHS的幾率要小於CAS。Ogasawara等認為CHS的高峰為CEA術後第6天、CAS術後12 h以內,並描述了CAS和CEA術後CHS的一些不同點:

  (1)CAS術後更容易出現栓塞事件導致術後缺血性腦損傷發生。

  (2)CAS在球囊擴張和支架支撐過程中對頸動脈壓力感受器的刺激較大,引起的心率變慢、血壓降低的時間較CEA中夾閉的時間要長。術後反跳的高血壓可能導致大腦過度灌注發生率增加。

  (3)很多CAS高危患者屬於手術高危病人,多合併CHS的高危因素,術後更易出現過度灌注。

  3、治療

  識別高危人群,及早發現症狀對症處理,嚴密監測血流動力學,包括控制收縮壓、利用TCD監測術後CBF的變化是治療的根本。術中使用轉流管應儘量減少大腦缺血時間,術後嚴格控制血壓能顯著降低CHS發生。對於雙側均有嚴重病變,建議使用小口徑轉流管以減少術後過度灌注的發生。一旦確診,降壓、治療腦水腫和抗驚厥治療是治療的基礎。其中,降壓治療是關鍵。由於CHS患者的血流是壓力依賴性的,控制血壓下降能使症狀很快得到緩解,即使是血壓正常的患者,降血壓仍能使症狀消失。多數作者建議術後血壓應該降至正常或略低水平,理想的目標血壓應該是低於能突破腦血管自身調節的閾值而又不會造成腦灌注不足。嚴格降壓治療必須持續到大腦自我調節恢復,根據TCD觀察雙側大腦半球均等化。

  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哪種特殊降壓藥最有效。有人認為腦血管擴張藥物,比如雙肼苯噠嗪、硝酸鹽或鈣離子拮抗劑儘管減低了收縮壓,但會加劇大腦水腫,應該避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作用有限,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半衰期長,無法靜脈用藥。β受體拮抗劑在自動調節範圍內可減少動脈壓且對顱內壓幾乎沒有影響,可用於治療伴有腦損傷的高血壓患者,但需要注意術後出現心動過緩的患者禁用。而兼有α及β受體拮抗功能的拉貝洛爾不直接影響顱內血流,但能降低腦灌注壓和平均動脈壓大約30%,被廣泛用於CHS。因為CEA術後高血壓伴隨有顱內及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增加,所以治療需要包括作用於中樞的交感神經阻滯劑。α2腎上腺素激動劑可樂定廣泛用於CEA術後,能顯著降低動脈血壓、心率和心輸出量,使腦血流量降低。總之,拉貝洛爾和可樂定是治療CHS過度灌注的最佳用藥,其他血管擴張藥物可能加重CHS症狀。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頸動脈手術前需要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物,但若腦電圖發現亞臨床癲癇樣放電,則是抗癲癇治療的指徵。Ogasawara等的研究表明術前使用自由基清除劑依達拉奉可有效減少了CEA術後過度灌注的發生。

  4、預後

  CHS預後依賴於是否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儘管大部分患者能夠完全康復,但嚴重CHS者預後不佳。研究表明重症CHS患者有30%出現功能障礙,一旦發生腦出血,死亡率達到50%。總之,CHS是CEA術後少見而嚴重的併發症,直接影響著患者的預後。隨著CEA的廣泛開展,CHS將成一個影響生存預後的重要因素,應當受到廣大臨床醫生的重視。

如何治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後綜合徵?相關文章
目的:評估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在雙側頸動脈中、重度狹窄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協和醫院收治的82例雙側頸動脈中、重狹窄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64例行單側CEA,18例行雙側CEA。結果:82例患者共施行100例次CEA,92例次採用頸動脈補片,94例次採用血管內轉流管,均順利完成。76例患者術後恢復順利;2例出現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1例因大面
發布於 2022-10-10 22:18
0評論
1、甚麼是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通過外科手術去除或置換頸動脈病變部位的一種治療手段2、您為甚麼需要手術?全球每天都有許多人患腦中風或者出現中風的危險信號(小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此類人很有可能在將來再次發生中風,還有可能是大面積腦梗塞或致死性卒中。對於這些中風高危患者,需要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來降低卒中風險,包括戒菸,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及治療心臟病等,此外應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然而,對於頸動脈狹
發布於 2022-10-10 21:13
0評論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預防由於斑塊脫落引起腦卒中的一種方法,已被證明是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國外已開展50年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一種將關注腦血管病的重點前移,預防腦梗塞的疏通式手術。一般這一手術是在患者已出現短暫性腦缺血、腦血栓等臨床症狀之後。在我國,此項手術尚未廣泛開展,僅有幾家較大醫院有病例報告,但數量還不多,其中原因與我國醫療水平的普及程
發布於 2023-02-20 15:36
0評論
德國一項單中心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長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德國雷根斯堡大學血管及腔內血管外科的SteinbauerMG醫生在2008年7月第48卷第1期的美國《血管外科雜誌》(JVascSurg.2008Jul;48(1):93-8.)發表其單中心的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的遠期隨訪結果顯著優於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五十多
發布於 2023-02-20 14:26
0評論
在我國,腦血管病目前已成為城鄉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顱內、外大血管狹窄導致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所佔比重最大。近年來,隨著血管內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這一起源於外周血管的診療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此前已有臨床研究證實,帶栓塞保護的頸動脈支架(CAS)是一項有效的治療手段,對於平均手術併發症風險較高的患者群體而言,可以替代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而一項新的研究(無症狀性頸動脈疾病
發布於 2022-12-01 20:01
0評論
2009年3月1日發表在美國<<血管外科雜誌>>的研究結果顯示頸動脈狹窄患者行支架成形術後其顱內出血的風險較行內膜剝脫術高出6倍(CarlosH.Timaran,JournalofVascularSurgery,2009;29:623-629)。研究者對此併發症立項研究主要是因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後顱內出血的發生率雖然很低,但是一旦發生則可能是災難性的併發
發布於 2023-02-20 15:06
0評論
據《柳葉刀》醫學雜誌(Lancet.2004;363:1486-1487,1491-1502)上發表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無症狀的高危頸動脈狹窄病人可能因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而受益。“我們的試驗表明,對部分頸動脈重度狹窄病人,立即手術是最佳選擇”,第一作者、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的哈利代(AlisonHalliday)在新聞稿中說,“該方法有多重要取決於所獲利益能持續多久,因此我們將對這些病人再
發布於 2022-10-23 02:44
0評論
在2009年4月上旬剛剛結束的英國倫敦皇家學院主辦的第31屆CharingCross國際血管外科大會上,來自德國的WilhelmSandmann教授指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具有良好的持久性,中遠期療效良好,再狹窄率很低---特別是外翻式內膜切除術和補片成型術,同時單側腦梗死率以及腦梗死複發率都很低。而這些結果都是支架成型術所缺乏的。目前頸動脈支架成型術後較高的再狹窄率已經日益顯著,同時還存在支架移
發布於 2023-02-20 15:11
0評論
[摘要]目的探討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預防腦缺血性“中風”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總結了42例接受這一手術的病人的臨床資料,分析其動脈阻斷時間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情況。結果手術均獲成功,頸動脈平均阻斷時間為16min,明顯低於常規術式,術後併發症較少。結論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具有阻斷時間短,再狹窄率低等優點,但對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及病人局部的情況具備較高要求。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趙志青[關鍵詞]頸動
發布於 2023-03-07 04:01
0評論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卒中。CEA是對於有症狀和無症狀的頸動脈明顯狹窄患者的卒中預防,其療效和安全性及其相較於最佳藥物治療的優勢方面結論是肯定的。然而,近年是血管性疾病的血管內治療迅速發展的時代,隨著CAS的引入和發展,CEA的數量已有下降。儘管多年以來有關CEA的話題充斥著大量的技術和臨床方面的爭論,如全身麻醉還是頸叢神經阻滯麻醉,常規分流還是選
發布於 2023-01-25 03:5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