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多發韌帶傷較常見的類型是前交叉韌帶(ACL)合併內側副韌帶損傷,後交叉韌帶合併後外角損傷(PLC),前後交叉韌帶合併內外側副韌帶損傷等,這些損傷的診斷及治療均有大量文獻報告。近來Jeffrey等[1] 分析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重建後失敗原因,認為後外角損傷未修復是原因之一。但是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少見,Ross等[2]總結十餘年膝關節韌帶損傷病人,只有13例診斷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尚無其他文獻報道。我科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診治2例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病例,介紹如下:
典型病例
病例一:女,22歲,6年前左膝上前內側被汽車撞傷,當時左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X線片未見膝部骨折脫位,在當地醫院給予石膏制動6周後開始功能鍛鍊,能行走後發現路面不平時明顯感到左膝關節不穩,反覆打軟腿,帶護膝後不穩感稍好轉,6年來一直不能參加對抗性運動。入院查體:前抽屜試驗陽性,Lachman試驗陽性,軸移試驗陽性,內側應力試驗陽性,張口感明顯,撥盤試驗陽性,MRI示左膝前交叉韌帶和外側副韌帶不連續。ACL重建採用異體N繩肌腱兩根穿過固定鈕釦(施樂輝公司的Endbutton)成四股異體肌腱,將肌腱經脛骨骨道牽引入股骨骨道內,翻轉股骨側button成功,完成股骨側肌腱固定,之後在屈膝30°位拉緊肌腱,通過導針用可吸收軟組織界面螺釘固定脛骨側骨道內的肌腱,完成ACL重建。PLC重建:膝關節外側切口,顯露腓骨頭及股骨外髁,在腓骨頭前方外側副韌帶附著點稍下方向腓骨頭後上方鑽入2mm克氏針,用6mm空心鑽鑽腓骨頭骨道,將半腱肌腱穿過腓骨頭,之後在股骨外髁鑽入2mm克氏針測試等長點,通過該導針鑽股骨骨道,將肌腱引入股骨骨道,屈膝30°位拉緊肌腱,股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釘固定。前方一根韌帶重建外側副韌帶,後方一根韌帶重建N腓韌帶。康復計劃:該病人為多發韌帶傷,康復相對保守,頭四周膝關節伸直位制動,其間病人加強股四頭肌等長功能鍛鍊,推髕骨;四周後開始在絞鏈支具保護下練習屈膝功能,至6周時屈膝達90°,8周時膝關節屈曲度恢復正常,8周前支具保護扶拐下地行走,8周後去除支具保護,自由行走,3月後可直線慢跑,4月後可變向跑,,半年後參加對抗性運動。經6個月隨訪,該病例膝關節穩定性完全恢復,前抽屜試驗陰性,Lachman試驗陰性,內側應力試驗陰性,撥盤試驗陰性,膝關節能完全伸直,屈曲達135°;行走及直線跑時無關節不穩感。
病例二:男,54歲,右膝上前內側被汽車撞傷4h入院。入院查體:右膝關節腫脹,外側關節間隙上下皮下淤血,壓痛,前內上方皮下淤血、壓痛明顯,浮髕試驗陽性,前抽屜試驗陽性,內側應力試驗陽性,張口感明顯,撥盤試驗陽性。X線片、CT片示股骨內髁有裂紋骨折,MRI示右膝前交叉韌帶和外側副韌帶不連續。關節鏡探查,股骨內髁有壓陷性骨折,外側關節間隙增寬,N肌腱斷裂,外側關節囊破裂,前交叉韌帶斷裂,一期行後外側結構切開修復,術中見外側副韌帶、N腓韌帶、N肌腱、腓腸肌外側頭部分及外側關節囊完全斷裂,將這些結構用愛惜康5號線原位縫合,前交叉韌帶未重建。經8個月隨訪,該病例感關節不穩,即使在膝關節伸直位,路不平時仍有不穩感,內側應力試驗和前抽屜試驗陽性。
一、損傷機制
Hughston等[3]第一次強調涉及膝關節外側間隙不穩定複雜的性質,將外側不穩定分成六類,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後外側旋轉不穩定,即外側脛骨平臺相對於股骨外髁向後旋轉半脫位,損傷機制為外力作用於脛骨前內側,造成後交叉韌帶和後外側結構損傷,這是最常見的損傷方式[4]。前外側旋轉不穩定指外側脛骨平臺相對於股骨外髁向前半脫位,產生這種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這種損傷較少見,損傷機制不清,而前交叉韌帶合併內側副韌帶損傷產生的前內側旋轉不穩定較常見;二是前交叉韌帶慢性損傷後,外側結構鬆弛所致,主要表現為前抽屜試驗陽性,軸移試驗陽性。從我們治療的陳舊和新鮮各一例前外側旋轉不穩定分析,外傷暴力均較大,外力作用於股骨內髁前內上方,致使股骨後移,相對造成脛骨前移,前交叉韌帶應力增加,當暴力超過前交叉韌帶屈服點時,可造成前交叉韌帶斷裂,由於同時有向外的力量,造成膝關節內翻,暴力大時造成後外側結構損傷,其中N腓韌帶斷裂後對脛骨的旋轉限制消失,在股骨受到後外側暴力時,脛骨向前方半脫位會更明顯,進一步加重前交叉韌帶損傷。
二、後外角的解剖
後外角(PLC)的解剖很複雜,後外角韌帶結構關係緊密。Seebacher等[5]將其分為三層,第一層主要有股二頭肌腱、髂脛束,第二層主要有外側副韌帶,N肌腱、N腓韌帶,第三層有關節囊、腓腸肌外側頭。其主要功能是限制膝關節內翻,外旋和限制脛骨相對於股骨後移外旋。這三層結構中,研究最多的是第二層結構,特別是對N肌腱和N腓韌帶的重要性的認識,N肌從脛骨近端後方起始,止於股骨外髁外側副韌帶附著點前下方,其行程中有N腓韌帶將其與腓骨頭連接,腱性部分經關節內與外側半月板形成連接。目前認為N肌是膝關節外側結構中重要的動力性結構,N腓韌帶限制脛骨相對於股骨外旋[6]。LaPrade等[7]從屍體解剖研究認為維持後外側穩定結構主要是外側副韌帶、N肌腱、N腓韌帶和腓腸肌外側頭。
三、診斷和治療
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發生率低,Ross等[2]總結十餘年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只有13例證實前交叉韌帶合併後外角損傷。在臨床往往由於認識不足,且急性期患者膝關節疼痛,體徵較難查出,診斷有一定困難;而陳舊損傷一般較明顯,主要的陽性體證有前抽屜試驗陽性,Lachman試驗陽性,內側應力試驗陽性,張口感明顯,撥盤試驗多在300位陽性。Ross認為MRI檢查是最敏感的輔助檢查,矢狀位上了解前交叉韌帶損傷徵象,冠狀位可看到後外角結構損傷。我們2例患者MRI均能顯示損傷結構,是明確診斷不可少的檢查,建議膝關節外傷後有關節積血的患者做MRI檢查。臨床表現和MRI影像相結合,能早期診斷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
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的治療時機非常重要,Ross等[2]認為外傷後兩週內行後外角解剖修復最為重要,新鮮創傷後外側結構原位加強縫合固定,韌帶能癒合,可完全恢復其穩定性,而2周後直接縫合修復效果差,需要用韌帶移植重建後外角結構;Stannard等[8]比較了後外側複合體修復與重建的效果,認為一期行外側副韌帶重建能有效恢復外側穩定性,而單純原位修復外側結構,失敗率高達37%,因此對於外側副韌帶及N肌腱實質部撕裂的病人,行外側副韌帶重建,外側副韌帶骨性附著點斯脫,早期原位修復固定。Noyes等[9]在重建外側副韌帶的同時,要求同時重建前交叉韌帶,如果不修復前交叉韌帶,外側結構會繼發鬆弛,本文例2就是教訓,因為急診未修復前交叉韌帶導致後外角結構鬆弛。陳舊損傷病例手術時,重建前交叉韌帶、後外角重建有多種方法[10],但效果較好的是分別將外側副韌帶和N腓韌帶重建,才能較好恢復膝關節內翻和外旋不穩定。
膝關節多發韌帶傷較常見的類型是前交叉韌帶(ACL)合併內側副韌帶損傷,後交叉韌帶合併後外角損傷(PLC),前後交叉韌帶合併內外側副韌帶損傷等,這些損傷的診斷及治療均有大量文獻報告。近來Jeffrey等[1] 分析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重建後失敗原因,認為後外角損傷未修復是原因之一。但是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少見,Ross等[2]總結十餘年膝關節韌帶損傷病人,只有13例診斷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尚無其他文獻報道。我科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診治2例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病例,介紹如下:
典型病例
病例一:女,22歲,6年前左膝上前內側被汽車撞傷,當時左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X線片未見膝部骨折脫位,在當地醫院給予石膏制動6周後開始功能鍛鍊,能行走後發現路面不平時明顯感到左膝關節不穩,反覆打軟腿,帶護膝後不穩感稍好轉,6年來一直不能參加對抗性運動。入院查體:前抽屜試驗陽性,Lachman試驗陽性,軸移試驗陽性,內側應力試驗陽性,張口感明顯,撥盤試驗陽性,MRI示左膝前交叉韌帶和外側副韌帶不連續。ACL重建採用異體N繩肌腱兩根穿過固定鈕釦(施樂輝公司的Endbutton)成四股異體肌腱,將肌腱經脛骨骨道牽引入股骨骨道內,翻轉股骨側button成功,完成股骨側肌腱固定,之後在屈膝30°位拉緊肌腱,通過導針用可吸收軟組織界面螺釘固定脛骨側骨道內的肌腱,完成ACL重建。PLC重建:膝關節外側切口,顯露腓骨頭及股骨外髁,在腓骨頭前方外側副韌帶附著點稍下方向腓骨頭後上方鑽入2mm克氏針,用6mm空心鑽鑽腓骨頭骨道,將半腱肌腱穿過腓骨頭,之後在股骨外髁鑽入2mm克氏針測試等長點,通過該導針鑽股骨骨道,將肌腱引入股骨骨道,屈膝30°位拉緊肌腱,股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釘固定。前方一根韌帶重建外側副韌帶,後方一根韌帶重建N腓韌帶。康復計劃:該病人為多發韌帶傷,康復相對保守,頭四周膝關節伸直位制動,其間病人加強股四頭肌等長功能鍛鍊,推髕骨;四周後開始在絞鏈支具保護下練習屈膝功能,至6周時屈膝達90°,8周時膝關節屈曲度恢復正常,8周前支具保護扶拐下地行走,8周後去除支具保護,自由行走,3月後可直線慢跑,4月後可變向跑,半年後參加對抗性運動。經6個月隨訪,該病例膝關節穩定性完全恢復,前抽屜試驗陰性,Lachman試驗陰性,內側應力試驗陰性,撥盤試驗陰性,膝關節能完全伸直,屈曲達135°;行走及直線跑時無關節不穩感。
病例二:男,54歲,右膝上前內側被汽車撞傷4h入院。入院查體:右膝關節腫脹,外側關節間隙上下皮下淤血,壓痛,前內上方皮下淤血、壓痛明顯,浮髕試驗陽性,前抽屜試驗陽性,內側應力試驗陽性,張口感明顯,撥盤試驗陽性。X線片、CT片示股骨內髁有裂紋骨折,MRI示右膝前交叉韌帶和外側副韌帶不連續。關節鏡探查,股骨內髁有壓陷性骨折,外側關節間隙增寬,N肌腱斷裂,外側關節囊破裂,前交叉韌帶斷裂,一期行後外側結構切開修復,術中見外側副韌帶、N腓韌帶、N肌腱、腓腸肌外側頭部分及外側關節囊完全斷裂,將這些結構用愛惜康5號線原位縫合,前交叉韌帶未重建。經8個月隨訪,該病例感關節不穩,即使在膝關節伸直位,路不平時仍有不穩感,內側應力試驗和前抽屜試驗陽性。
一、損傷機制
Hughston等[3]第一次強調涉及膝關節外側間隙不穩定複雜的性質,將外側不穩定分成六類,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後外側旋轉不穩定,即外側脛骨平臺相對於股骨外髁向後旋轉半脫位,損傷機制為外力作用於脛骨前內側,造成後交叉韌帶和後外側結構損傷,這是最常見的損傷方式[4]。前外側旋轉不穩定指外側脛骨平臺相對於股骨外髁向前半脫位,產生這種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這種損傷較少見,損傷機制不清,而前交叉韌帶合併內側副韌帶損傷產生的前內側旋轉不穩定較常見;二是前交叉韌帶慢性損傷後,外側結構鬆弛所致,主要表現為前抽屜試驗陽性,軸移試驗陽性。從我們治療的陳舊和新鮮各一例前外側旋轉不穩定分析,外傷暴力均較大,外力作用於股骨內髁前內上方,致使股骨後移,相對造成脛骨前移,前交叉韌帶應力增加,當暴力超過前交叉韌帶屈服點時,可造成前交叉韌帶斷裂,由於同時有向外的力量,造成膝關節內翻,暴力大時造成後外側結構損傷,其中N腓韌帶斷裂後對脛骨的旋轉限制消失,在股骨受到後外側暴力時,脛骨向前方半脫位會更明顯,進一步加重前交叉韌帶損傷。
二、後外角的解剖
後外角(PLC)的解剖很複雜,後外角韌帶結構關係緊密。Seebacher等[5]將其分為三層,第一層主要有股二頭肌腱、髂脛束,第二層主要有外側副韌帶,N肌腱、N腓韌帶,第三層有關節囊、腓腸肌外側頭。其主要功能是限制膝關節內翻,外旋和限制脛骨相對於股骨後移外旋。這三層結構中,研究最多的是第二層結構,特別是對N肌腱和N腓韌帶的重要性的認識,N肌從脛骨近端後方起始,止於股骨外髁外側副韌帶附著點前下方,其行程中有N腓韌帶將其與腓骨頭連接,腱性部分經關節內與外側半月板形成連接。目前認為N肌是膝關節外側結構中重要的動力性結構,N腓韌帶限制脛骨相對於股骨外旋[6]。LaPrade等[7]從屍體解剖研究認為維持後外側穩定結構主要是外側副韌帶、N肌腱、N腓韌帶和腓腸肌外側頭。
三、診斷和治療
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發生率低,Ross等[2]總結十餘年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只有13例證實前交叉韌帶合併後外角損傷。在臨床往往由於認識不足,且急性期患者膝關節疼痛,體徵較難查出,診斷有一定困難;而陳舊損傷一般較明顯,主要的陽性體證有前抽屜試驗陽性,Lachman試驗陽性,內側應力試驗陽性,張口感明顯,撥盤試驗多在300位陽性。Ross認為MRI檢查是最敏感的輔助檢查,矢狀位上了解前交叉韌帶損傷徵象,冠狀位可看到後外角結構損傷。我們2例患者MRI均能顯示損傷結構,是明確診斷不可少的檢查,建議膝關節外傷後有關節積血的患者做MRI檢查。臨床表現和MRI影像相結合,能早期診斷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
前交叉韌帶損傷合併後外角損傷的治療時機非常重要,Ross等[2]認為外傷後兩週內行後外角解剖修復最為重要,新鮮創傷後外側結構原位加強縫合固定,韌帶能癒合,可完全恢復其穩定性,而2周後直接縫合修復效果差,需要用韌帶移植重建後外角結構;Stannard等[8]比較了後外側複合體修復與重建的效果,認為一期行外側副韌帶重建能有效恢復外側穩定性,而單純原位修復外側結構,失敗率高達37%,因此對於外側副韌帶及N肌腱實質部撕裂的病人,行外側副韌帶重建,外側副韌帶骨性附著點斯脫,早期原位修復固定。Noyes等[9]在重建外側副韌帶的同時,要求同時重建前交叉韌帶,如果不修復前交叉韌帶,外側結構會繼發鬆弛,本文例2就是教訓,因為急診未修復前交叉韌帶導致後外角結構鬆弛。陳舊損傷病例手術時,重建前交叉韌帶、後外角重建有多種方法[10],但效果較好的是分別將外側副韌帶和N腓韌帶重建,才能較好恢復膝關節內翻和外旋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