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2 05:16

在進行人工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術後,醫生會建議使用助行器。助行器提供了一個更有力的支撐,使您能夠行走和平衡。

正確使用助行器將使您的身體保持筆直,使您更容易行走。相反,使用助行器的錯誤方法會導致背部疼痛,甚至使你更容易摔倒。

選擇一個手感舒適的手柄。大多數助行器的手柄是塑料製成的,但如果你的手出汗了,它們很容易變得滑溜溜的。你可以選擇另一種手柄,如泡沫製成的手柄或柔軟的手柄手套。但無論你選擇哪一種,都要確保這些手柄足夠安全,這樣你的手在使用時才不會鬆動和打滑。

調整您的助行器

為了使您的手臂感到舒適,您必須調整您的助行器。看看您的助行器的高度是否合適,以便您走進助行器,

1.檢查你的肘部彎曲情況。將你的手放在手柄上。你的肘部彎曲角度應使手感到舒適DD約30度

2.檢查你的手腕的高度。放鬆雙臂。學步車的頂部必須與你的手腕向內交接的地方平齊。

一個調整好的助行器將減少在行走過程中助行器在你前面時對你的肩膀和背部的壓力。

如何使用助行器:

1.開始你的第一步

如果你的腿部有傷或殘疾,你首先需要推動助行器向前一步,同時你必須保持身體的直線。

2.步入助行器

然後你需要將一隻腳放入助行器,並在行走時保持助行器不動。

3.用另一隻腳跨出

最後,將另一隻腳跨入學步車,保持學步車不動。繼續向前移動你的學步車,並重復這一過程。當連續使用時,這三個步驟會變得更加順暢。

如果你沒有受傷或殘疾,只需要學步車來保持平衡,你可以簡單地像平常一樣走路,只是把學步車放在你面前。一旦你把學步車放在前面,就站在學步車的裡面,而不是後面。

注意:不要靠在學步車上

使用學步車的一個常見錯誤是把學步車放得太靠前。要一直走進助行器,而不是走在助行器後面,因此在行走時必須保持身體挺直。另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將助行器設置得太高。這兩個錯誤都會使你在行走時不太舒服,更容易摔倒。

助行器的附件

助行器的附件可以使您更容易使用。隔層可以讓你把飯菜或杯子拿到桌子上。而附在兩側的小袋可以幫助你拿書或雜誌。你還可以在一些助行器上安裝坐墊或籃子。

選擇一個滿足您的需求並讓您感到舒適的助行器很重要。請與您的醫生、理療師或醫療商店的有經驗的銷售人員討論哪一種最適合您,並在決定購買之前儘可能多地嘗試不同的助行器。

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術後正確使用移動輔助工具相關文章
如何下地術後3天至一週,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體,又是初次髖關節置換術,術中也沒有植骨、骨折等情況,病人在術後第3天即可以下地進行康復練習。多孔表面骨長入型假體,則至少在術後6周才能開始步行練習。有大粗隆截骨、術中股骨骨折的病人,行走練習更應根據X線片情況,推遲到術後至少2月。如何用步行器邁步行走先用習步架輔助行走,待重心穩定,改用雙側腋杖。先將步行器擺在身體前20釐米處,先邁出手術的腿,再將未
發布於 2023-01-04 04:06
0評論
  術後2-3個月之內應避免的動作及體位a避免內收,避免臥位向健側翻身。術後床上體位應保持外展位,在兩腿之間放一T形墊或枕頭,並在患肢外側放一枕頭以防止髖關節外旋。b避免“翹二郎腿”,下蹲穿鞋,坐矮板凳及類似動作。c避免8周內屈髖大於90度。1、術後1~3天 可以進行一些活動關節肌肉功能的運動。方法:①股四頭肌靜力收縮訓練:患者平躺在床,伸直下肢,股四頭做肌靜力性收縮;②直腿抬高練習:患者平臥或
發布於 2023-01-15 04:51
0評論
人的膝關節是一個重要的關節,它有走、跑、跳、下蹲等各種功能,而且它還負擔您身體的重量。一旦膝關節有病變後,關節的軟骨便被破壞,由原來光滑如鏡的表面變成粗糙甚至缺損的表面,進一步還會使股骨髁變形。這樣您就會感到疼痛,行走不便,活動受限,跛行,有時即便輕易的動作也難以做到。以上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關節已破壞,就需要進行手術。用人工膝關節替代原有破壞的關節,來恢復行走等功能。人工關節手術的最大好處在於
發布於 2023-01-04 04:01
0評論
以往的全髖置換術,由於手術時間較長(有時需3小時以上),切口較大,常常會出很多血,需要輸血,且恢復慢,風險大。而上海市東方醫院骨科尹峰教授,是全國著名關節外科專家,他開展的髖關節置換,能夠讓患者出血少(基本不用輸血),手術時間短(僅45分鐘左右),恢復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治療效果經過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已經得到充分的肯定並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可靠的治療手段。人工關節置換術主要目的是緩解關節疼痛、矯
發布於 2023-01-15 04:56
0評論
髖關節如果發生嚴重病變,將會導致髖部疼痛,行動不便,影響日常生活起居。通過人工髖關節置換,可以解除或緩解疼痛並恢復日常活動的能力。一、髖關節之構造人的髖關節是由球形的股骨頭和杯狀的髖臼所構成,是大腿骨(股骨)與骨盆所形成的關節,四周包圍著關節囊、肌肉和韌帶,是全身最大的負重關節。股骨頭表面和髖臼內面有光滑的軟骨覆蓋,並有滑膜分泌關節液,降低摩擦。二、人工髖關節人工髖關節的構造與人體的髖關節相同,
發布於 2023-02-23 20:11
0評論
關節間隙變窄,關節活動受限,行走困難,不能下蹲,內翻畸形等問題出現並逐漸明顯就是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了,一般年齡在60-70歲手術比較好。但是還要考慮功能影響的程度。
發布於 2022-12-02 08:31
0評論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訓練內容主要有兩項:膝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以及肌肉力量的恢復。我們收集了“美國骨科醫生協會”推薦的科學的康復方法,結合上海市關節外科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整理了以下患者可自學的康復計劃,簡便易學,可在醫院或家中完成。術後早期訓練術後麻醉甦醒後或回到病房後立刻開始,剛開始訓練時您可能感到不適,但這些訓練將加快您康復、減少併發症,且可緩解疼痛。1、股四頭肌收縮訓練收縮大腿前方股四頭
發布於 2023-02-13 20:52
0評論
對於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類風溼性髖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等病人,在以前一般採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THA)。傳統的THA需切除股骨頭、頸,骨量丟失較大,且目前人工髖關節一般只有10~20年的使用期限,等期限到了就要再次行翻修手術,因此傳統的THA主要適用於年紀較大的病人。但其實在患髖關節疾病的患者中有很多年紀較輕的病人,有的甚至還是學生。因此對這部分病人應該儘量微創的方法治療。而所謂的微
發布於 2023-03-18 23:21
0評論
(A)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指南一、哪些情況適宜做髖關節置換手術?(1)髖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包括原發或繼發性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Charcot關節炎等;(2)股骨頭壞死;(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髖臼發育不良;(4)髖關節融合或假關節形成;(5)髖關節周圍腫瘤;(6)靜息的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7)髖關節重建術後失敗的修復。二、哪些情況禁忌做
發布於 2022-10-02 23:13
0評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康復要點1、預防脫位,術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兩腿間用大枕頭隔開。不可做內收內旋動作。術前有髖關節僵硬,屈曲畸形,或術中和鬆解關節囊的,術後配合下肢皮牽引2-3周。2、術後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3、術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等藥物抗凝預防血栓。4、物理方法預防血栓:下肢足底靜脈泵,下肢間歇充氣靜脈泵,術肢主動肌肉舒縮練習,踝關節主動活動。5、骨水泥型可以及早下床練習站立行走,
發布於 2023-03-16 21: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