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2 08:51

  該指南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發布,對於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治療提供了可供骨科醫生參考的重要基礎。對於標準化治療及提供相關疾病的診治水平均有重要意義。為此,發佈於此也可供發生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患者參考。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降低、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世界衛生組織,WHO,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001年)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徵的骨骼系統疾病,骨強度包括骨密度和骨質量。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性骨折(脆性骨折)指患骨質疏鬆症後,因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導致骨強度減低,受到輕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屬病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髖部、橈骨遠端和肱骨近端。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特點及治療的難點:①骨質疏鬆症患者罹患骨折並臥床後,將發生快速骨丟失,會加重骨質疏鬆症;②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質量差,多為粉碎性骨折,復位困難,不易達到滿意效果;③內固定治療穩定性差,內固定物及植入物易鬆動、脫出,植骨易吸收;④骨折癒合過程緩慢,恢復時間長,易發生骨折延遲癒合甚至不癒合;⑤其他部位發生再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⑥多見於老年人,常伴發其他器官或系統的疾病,全身狀況差,治療時易發生併發症,增加治療的複雜性與風險性;⑦致殘率、致死率較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壽命;因此,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治療有別於一般的創傷性骨折,既要重視骨折本身的治療,也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性骨折女性多見,60歲以上人群多發。多為輕微外傷(指平地或身體重心高度跌倒所引起的損傷)或沒有明顯外傷史,甚至在日常活動中也可發生。

  臨床特徵有:骨折的一般表現;骨折的特有表現;X線檢查可確定骨折的部位、類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對骨折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X線片除有骨折的特殊表現外,還有骨質疏鬆的表現,如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皮質變薄、骨髓腔擴大等。CT能夠準確顯示骨折粉碎的程度,並能顯示椎管內壓迫情況,三維成像技術能清晰顯示關節內或關節周圍骨折,MRI對於發現隱匿性骨折以及鑑別新鮮和陳舊性骨折具有重要意義。擬診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患者有條件可行骨密度檢查。雙能X線吸收法(DXA)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骨密度檢查方法。參照WHO推薦的診斷標準,DXA測定:骨密度值低於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個標準偏差屬正常(T值≥-1.0SD);降低1~2.5個標準偏差之間為骨量低下(骨量減少,-2.5D

  復位、固定、功能鍛鍊和抗骨質疏鬆治療是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基本原則,理想的治療是上述四者的有機結合。在儘可能不加重局部血運障礙的前提下將骨折復位,在骨折牢固固定的前提下儘可能不妨礙肢體活動,早期進行功能鍛鍊,使骨折癒合和功能恢復均達到比較理想的結果。同時合理使用抗骨質疏鬆藥物,以避免骨質疏鬆加重或發生再骨折。

  因骨質疏鬆性骨折多見於老年人,故其整復和固定應以方法簡便、安全有效為原則,以儘早恢復傷前生活質量為目的,應儘量選擇創傷小、對關節功能影響少的方法,不應強求骨折的解剖復位,而應著重於功能恢復和組織修復。對於確需手術者,要充分考慮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量差、癒合緩慢等不同於一般創傷性骨折的特點,可酌情采取以下措施:①使用特殊內固定器材,如鎖定加壓鋼板、粗螺紋的螺釘、膨脹型髓內釘、具有特殊塗層材料的器械等;②使用應力遮擋較少的器材,減少骨量的進一步丟失;③採用特殊的內固定技術,如螺釘固定時穿過雙側骨皮質,增加把持力;④採用內固定強化技術,如螺釘周圍使用骨水泥、膨脹器及生物材料強化;⑤骨缺損嚴重者,可考慮採用自體或異體骨移植以及生物材(骨水泥、硫酸鈣等)充填;⑥視骨折的牢固程度,酌情選用外固定。外固定應可靠,有足夠的時間,儘可能減少對骨折臨近關節的固定。

  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的康復治療既要遵循一般骨折術後的康復規律,又要考慮到該類患者骨質量差、內固定不牢固及骨折癒合緩慢的特點。強調早期進行肌肉的主動和被動鍛鍊,儘早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儘量減少臥床時間。

  骨質疏鬆性骨折常見於脊柱、髖部。

  脊柱是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見的部位,其中約85%有疼痛症狀,其餘15%可無症狀。脊柱胸腰段的骨質疏鬆性骨折約佔整個脊柱骨折的90%。脊柱骨質疏鬆性骨折主要包括椎體壓縮骨折和椎體爆裂骨折,往往外傷較輕,或無明顯外傷史,易漏診或誤診為腰背肌勞損。

  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的年齡、病史和影像學檢查,其中外傷後胸背部疼痛、身高降低、脊柱側彎或脊柱後凸、X線平片顯示骨小梁稀疏、骨皮質變薄、椎體楔形變、雙凹變形等是診斷的主要依據。骨密度測定通常採用DXA法,可以確定骨質疏鬆的程度。CT掃描可以確定骨折類型、椎體破壞程度以及椎管內壓迫情況,MRI檢查可以確定骨折是否為新鮮骨折以及顯示神經壓迫的狀況。

  椎體爆裂骨折若無神經壓迫症狀者,可採取非手術治療,主要措施為臥床休息2-3周,然後支具外固定3個月。椎體爆裂骨折若伴有神經壓迫症狀者,可手術行神經減壓、骨折復位、內固定及融合治療。椎體壓縮骨折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非手術或手術治療。若椎體壓縮程度較小(高度丟失小於1/3)、疼痛不劇烈者,可採取非手術治療。對於椎體壓縮程度明顯(高度丟失大於1/3)、椎體後壁沒有破壞,或為多節段骨折、疼痛明顯、經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者,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治療。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後凸成形術是目前建議採取的微創手術治療措施,可達到減輕疼痛、穩定脊椎、恢復脊柱生理弧度和早期活動等目的。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後凸成形術,應在X線密切監視下進行,手術醫生必須經過正規培訓,手術技術規範化,避免發生骨水泥滲漏等主要併發症。對於多椎體壓縮骨折,需根據臨床具體情況選擇治療節段。

  髖部骨質疏鬆性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股骨轉子間骨折,其特點是骨折不癒合率高、股骨頭壞死率高、致畸致殘率高、康復緩慢、病死率高。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以採取非手術或手術治療。如果患者骨折移位不明顯或為嵌插骨折、或一般情況較差而無法耐受手術,可以採用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臥床、牽引(骨牽引或皮牽引)、支具固定、預防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措施。在非手術治療期間,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肢體位置和牽引重量,採取綜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和褥瘡等併發症。手術治療包括外固定架、內固定、人工關節置換(人工股骨頭置換、人工全髖關節置換)等。

  對股骨頸骨折,GardenⅠ、Ⅱ型骨折多采用經皮多枚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GardenⅢ、Ⅳ型骨折癒合率低,股骨頭壞死率高,內固定療效不確切,對年齡較大者可考慮人工股骨頭置換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至於是選擇人工股骨頭置換還是人工全髖關節置換,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全身狀況、預期壽命、髖臼有無破壞而定。對高齡、全身情況較差、預期壽命不長、髖臼基本完整,可考慮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且高齡患者術後活動較少,基本能滿足日常生活的要求,否則可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

  對股骨轉子間骨折,可切開復位內固定。內固定包括髓內固定和髓外固定,髓內固定系統包括Gamma釘、股骨近端髓內釘(PFN)、股骨重建釘等,髓外固定系統包括動力髖螺釘(DHS)、動力髁螺釘(DCS)、鎖定加壓鋼板(LCP)、髖部解剖鋼板等。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術者經驗選擇髓內或髓外固定。對於骨質量較差的患者而言,髓內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學的要求。如患者系多發傷或全身情況較差,不能承受較大手術,可在局麻下進行閉合復位,外固定架固定,固定後患者可早期進行功能鍛鍊。

  不推薦將人工股骨頭置換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作為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案。對於股骨轉子間骨折為陳舊性骨折或同時伴有髖關節疾病,可考慮人工股骨頭置換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在骨質疏鬆性骨折外科治療的同時,特別強調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

  基本骨營養補充劑,鈣劑攝入可減緩骨量丟失,改善骨礦化。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時,應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吸收加劇,從而引起或加重骨質疏鬆。攝入適量維生素D有利於鈣在胃腸道的吸收,促進骨形成,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骨質疏鬆性骨折源於骨質疏鬆症,因此採用有效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是治療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必要基礎。骨折後抗骨質疏鬆用藥建議:

  1、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早期,由於骨吸收增強,臥床和制動又導致骨量進一步丟失,因此宜選用抑制骨吸收藥物。降鈣素能夠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質量、增強骨的生物力學性能,對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率有明顯作用。早期應用降鈣素既可以止痛,又能改善或防止急性骨丟失,可作為高轉換型骨質疏鬆症患者腰背痛(特別是椎體急性骨折時)的首選治療藥物。常規劑量對骨質疏鬆性骨折的修復與重建未見不良影響。

  2、合理使用鈣劑,鈣吸收主要在腸道,故鈣劑補充以口服效佳。

  3、活性維生素D3不僅能夠促進骨形成和骨礦化,增加骨量,降低再骨折的風險,而且有助於增強肌力、提高神經肌肉協調性,防止跌倒傾向。

  4、雙膦酸鹽可提高腰椎和髖部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及骨折後患者死亡率。但有研究表明雙膦酸鹽可以影響骨痂改建的質量,因此骨質疏鬆性骨折早期應用雙膦酸鹽製劑目前尚有爭論。

  5、SERMs在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率方面有良好療效,但有研究表明SERMs可增加臥床病人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因此骨折後臥床病人慎用。有靜脈栓塞病史及血栓傾向者(如長期臥床、久坐)禁用。

  自我預防措施有:戒菸限酒,適度控制體重,堅持日常適度肌力鍛鍊及全身平衡性與協調性鍛鍊,適當戶外活動,增加日照,採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預防性正確用藥。

骨質疏鬆性骨折診療指南相關文章
概述 你好,我是一名體育老師,以前在體校工作,現在已經退休好久了,以前在學校工作的時候,每天早上都起的非常早,除了早上跑跑步打打球之外,我還個人比較喜歡打拳,當時學的是洪拳,明天早上可以打二十分鐘,後來也學習拳擊,但是由於年齡的增長,體力不支了,然後就退休了,回去後一般待在家裡沒有外出,就這樣長期的不鍛鍊,在一次意外中,骨折了,檢查說是骨質疏鬆性骨折。 步驟/方法: 1、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
發布於 2024-06-19 09:22
0評論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系統疾病,其病理特徵為骨量降低、骨微細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下降,易發生骨折,絕經後婦女多發。指南內容主要針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導致的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治療基本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鍊以及抗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性骨折診斷要點:1、骨質疏鬆性骨折史或輕微外傷史;2、可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症狀;3、畸形、骨擦感(音)、異常活動等體徵;4、椎體壓縮性骨折
發布於 2023-01-03 15:36
0評論
概述 又談到了關於老年人骨質疏鬆的問題,這個話題在上次已經談過了,但是當我們再次拿出來說的時候依然很有味道,因為很多方面在你上次說的時候沒有收到完全,任何一個方法都有一個系統性,我們在不斷的完善它,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補充,如果平時有甚麼不懂的可以去看,這樣的話比較方便,同時也減輕了醫生的負擔,這是相對於互聯網來說一個比較普遍的方法。 步驟/方法: 1、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骨質
發布於 2023-07-26 07:49
0評論
概述 老年人年紀大了,身體各個機能都不如從前了,所以對於老年人的話,平時吃的住的用的一定要多注意一下,可是還是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老年人最容易缺鈣了,所以在老年人的這個時期更容易引起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的結果會引起骨質疏鬆性骨折,所以後果是很嚴重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老年人如何防治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方法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老年人之所以會骨質疏鬆,骨折,是因為老年人骨頭裡面的鈣
發布於 2023-07-26 07:57
0評論
骨折後抗骨質疏鬆用藥建議根據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質疏鬆骨折診療指南》,主要有如下幾個要點:1、合理使用鈣劑鈣需要量為800-1200mg,骨折後補鈣劑量應酌情適當加量。建議分多次服用。2、推薦活性維生素D3建議用法為0.25-0.5μg/d,不僅能夠增進腸鈣吸收,促進骨形成和骨礦化,而且有助於增強肌力,提高神經肌肉協調性,防止跌倒傾向。注意定期監測血鈣或尿鈣。3、降鈣素如鮭魚降鈣素皮下或肌內
發布於 2023-01-13 17:11
0評論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降低、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大為特徵的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系統疾病,可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本指南所稱的骨質疏鬆骨折(脆性骨折)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導致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強度減低,在日常活動中受到輕微暴力即可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髖部、橈骨遠端和肱骨近端。骨質疏鬆骨折的特點及治療難點:1、骨
發布於 2022-12-17 21:25
0評論
股骨頸骨折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見骨折類型,最常見的患病人群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發生絕大多數與骨質疏鬆有關。在患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中,發生平地滑倒或者摔倒等低能量損傷時即可發生此類骨折,這種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也被稱為脆性骨折。股骨頸骨折是骨質疏鬆性骨折中症狀最重,治療較棘手的一種,也因為其發生率很高,所引起的社會負擔遠高於其他所有類型的脆性骨折。股骨頸大部分位於髖關節的關節囊內,骨折後會喪失大部
發布於 2023-01-27 10:07
0評論
骨質疏鬆性骨盆骨折的臨床治療一、骨盆前環骨折的固定骨盆前環骨折固定包括外固定及內固定,通過髂骨翼及髖臼上方的外固定因為感染及固定針鬆動等原因,存在一些技術上的缺陷,目前也有羥磷灰石塗層的外固定針,既可促進骨癒合,又能減少鬆動。前環骨折內固定取決於損傷的部位,恥骨聯合的損傷通常採用橋接鋼板固定。外固定支架聯合髖臼上根螺釘及經皮連接杆是目前另外一種流行的固定方法,但取內固定困難、高異位骨化發生率及股
發布於 2023-03-23 07:11
0評論
骨質疏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由於骨強度降低,輕微損傷即可引起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脊柱、胸腰段脊椎、肱骨近端、橈骨遠端。由於骨的質量差,骨折後內固定物及植入物固定的牢固程度差,易發生鬆動,骨折後骨癒合過程遲緩,而且骨質疏鬆症本身使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骨質疏鬆性骨折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質量,尤其是髖部骨折及椎體多發骨折,致殘率及病死率均顯著增高。在外科治療老
發布於 2022-10-09 18:03
0評論
很多人都會忽視骨質疏鬆和骨折之間的關係,據調查顯示,1/5骨質疏鬆患者會發生骨折,以我國為例,60歲以上的群體中,骨質疏鬆發病率高達56%,而骨質疏鬆患者有20%左右的患者會出現骨折。 此外,髖部骨折存在"媽媽效應",媽媽曾骨折受傷,女兒年老時發生的機會比其他人群更高。專家呼籲,預防骨質疏鬆骨折,要從35歲前做起。 骨質疏鬆骨折髖部最致命 中老年出現骨質疏鬆後,由於骨頭強度受到破
發布於 2023-03-01 03:3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