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2 21:41

鎖骨下動脈狹窄,是指無名動脈或鎖骨下動脈分入椎動脈前的近端部分或完全閉塞,由於虹吸作用導致患側椎動脈血液倒流,使缺血的患側上肢供應逆轉,因此可導致椎基底動脈缺血發作,患側上肢出現缺血癥狀。

主要症狀

1.頭暈:鎖骨下動脈狹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短暫性缺血發作,表現為突然出現頭暈、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或短時間內說話困難、眼前發黑(往往是一隻眼睛短暫性發黑),或短暫性意識喪失、失憶等等。

鎖骨下動脈狹窄相關文章
頭暈可能是鎖骨下動脈狹窄、閉塞惹的禍近日,上海九院北院/三院神經內科介入團隊為一位表現為反覆發作性頭暈的右側鎖骨下動脈完全閉塞的患者成功施行了局麻下的鎖骨下動脈開通術。患者男性,72歲,因為反覆頭暈發作來神經內科門診就診,頸部CT血管造影(CTA)發現他的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部完全閉塞了。由於鎖骨下動脈負責供應顱內椎動脈、肩頸部和上肢的血液,一旦閉塞,會造成上肢缺血(表現為患者上肢血壓低下,脈搏明
發布於 2023-02-11 12:07
0評論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是指椎動脈起始部近側段鎖骨下動脈、無名動脈狹窄或閉塞後,對側椎動脈血流經過基底動脈返流至患側椎動脈,重新組成患側鎖骨下動脈遠側段的供血。其症狀除可以出現患肢缺血外,還可出現眩暈、眼花、走路不穩,有些人還會出現頭痛、頭枕部疼痛或聽力減退等,支架治療為其首選的治療方法。圖1造影示左側鎖骨下動脈開口遠端重度狹窄,呈細線樣,遠端僅有少量造影劑通過,椎動脈未見顯影。圖2由導絲導引下將導
發布於 2022-09-24 19:01
0評論
從嚴格意義上講,內科只能在預防和控制危險因素方面發揮作用,而沒有能有效治療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的方法。然而,如果患者的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是鎖骨下動脈近端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或閉塞性疾病所造成的,患者應該終生接受內科抗血小板治療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其他可能導致死亡的血管性病因的風險。治療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的根本是恢復椎動脈的順行血流,從而緩解中樞神經系統缺血帶來的症狀群。外科手術是治療鎖骨下動
發布於 2022-12-10 08:57
0評論
從嚴格意義上講,內科只能在預防和控制危險因素方面發揮作用,而沒有能有效治療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的方法。然而,如果患者的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是鎖骨下動脈近端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或閉塞性疾病所造成的,患者應該終生接受內科抗血小板治療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其他可能導致死亡的血管性病因的風險。治療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的根本是恢復椎動脈的順行血流,從而緩解中樞神經系統缺血帶來的症狀群。外科手術是治療鎖骨下動
發布於 2022-12-10 00:27
0評論
腦供血動脈包括頸動脈、椎動脈、鎖骨下動脈和顱內動脈。這些血管在甚麼情況下推薦進行支架成形術治療是有條件的,也就是適應症。下面介紹一下目前在臨床上不同血管的介入治療適應症一、頸動脈支架成形術:1、狹窄率≥50%的狹窄,且半年內曾經發生過狹窄血管供血區的缺血癥狀或非致殘性卒中;2、無症狀性狹窄≥60%;3、串聯病變需進行血管內治療;4、放療後狹窄(症狀性狹窄≥50%、無症狀性狹窄≥60%);5、頸動
發布於 2022-10-04 13:05
0評論
儘管有許多病因可以引起腦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是其主要原因。美國每年死於卒中的病人約160,000,每15個死亡的病人中有1個是死於卒中。目前,在我國卒中已列為死亡的第1位主要的病因,超過心臟病、癌症。每年,大約有600,000新的或複發性的卒中病人,其中,大約有500,000為首發的卒中病人,100,000為復發的病人。在Framingham研究中,卒中最常見類型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佔所有
發布於 2022-10-01 01:34
0評論
目的:探討鎖骨下動脈瘤的腔內治療價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3月腔內治療鎖骨下動脈瘤8例,其中真性動脈瘤6例,假性動脈瘤2例。5例行覆膜支架,1例行覆膜支架+裸支架,1例行降主動脈支架加彈簧栓栓塞,1例行多層裸支架。結果:8例均順利完成手術,無嚴重併發症,手術時間平均69min,出血量平均30ml。8例隨訪6~26個月,平均15個月,7例瘤腔完全血栓化,1例多層裸支架隨訪12個月,瘤腔
發布於 2022-10-10 22:08
0評論
患者:肺動脈造影,影像學所見: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於縱隔偏右,主動脈弓依次發出左頸總動脈、右頸總動脈、右鎖骨下動脈、左椎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可見雙側上腔靜脈,左側上腔靜脈匯入冠狀靜脈竇。右側上腔靜脈匯入右心房。左肺動脈包繞氣管下段,左肺動脈起始段可見約60%狹窄,右肺上葉埃及動脈直接起源於氣管分叉處,起始處可見約55%狹窄。氣管中下段、右肺上葉及右肺中間支氣管可見多發40-70%狹窄。診斷:1、氣
發布於 2023-03-28 08:26
0評論
突然加重的患側上肢不適、無力、沉重感、疼痛、皮溫低和左上肢血壓低,雙上肢比較,收縮壓差大於20mmHg,患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活動後症狀明顯加重並出現頭暈或眩暈、視力障礙、共濟失調、複視、暈厥等腦幹、枕葉和小腦的供血不足症狀。許多症狀與後循環的腦缺血有關。半數以上的患者會出現頭暈或眩暈症狀,暈厥和構音障礙的患者分別佔18%和12.5%。繼發於前庭功能障礙的患者可出現視覺症狀和(或)眼球震顫,
發布於 2022-12-10 00:22
0評論
腦血管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其中75%-90%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因此,腦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國醫療工作的重中之重。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7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與60%腦梗塞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顱內外腦灌注動脈硬化斑塊與狹窄,我國大概每年有40-50萬新發的卒中患者與顱內動脈狹窄有關,是美國的10倍。頸內動脈顱內外段狹窄是導致腦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
發布於 2022-12-09 09:3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