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6 06:11

腹股溝斜疝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外科疾病,表現為腹股溝至陰囊區域的可還原性腫脹。它可以在一歲前觀察到,在一些兒童中可能會自動癒合。手術應在一歲以後進行。
傳統上,在腹股溝區做一個橫切口或斜切口,找到未閉合的腹膜鞘,並進行縫合結紮。相比之下,腹腔鏡手術是通過腹部做兩個小切口,插入直徑3-5毫米的腹腔鏡和手術器械,並從腹腔內縫合未閉合的腹膜鞘。
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以下優點:
1.傷口小,美觀。雖然有2個傷口,但每個傷口都不到1釐米,而且其中一個傷口還在肚臍內,癒合後幾乎看不到。
2.創傷小。手術不經過腹股溝管,不影響其正常解剖結構。
3、腹腔鏡有放大作用,一般是直視手術的3-8倍,術中組織辨認更清晰

4.在一側做手術的同時,可探查對側腹膜鞘,如未閉合,可同時縫合,避免日後再次手術的問題。
5.腹腔鏡手術的缺點是費用較高,另外還要使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有些家長有顧慮。事實上,現在的全身麻醉是非常安全的。
與傳統手術一樣,腹腔鏡手術也有一定的風險和併發症。然而,如果由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進行手術,其安全性並不比傳統手術差。腹腔鏡手術已被許多醫院採納為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標準程序。

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優勢是甚麼?相關文章
目前最為廣泛開展的疝氣手術是腹腔鏡微創技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腹腔鏡微創技術有以下四大優勢:優勢一:使用腹腔鏡微創技術治療腹股溝疝,複發率更低採用開刀的方法治療腹股溝疝,複發率大概是4/1000,而腹腔鏡治療疝氣複發率大概只有1/2000。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腹股溝區有3處區域容易形成疝,分別稱為斜疝區、股疝區和直疝區。傳統開刀手術只能修補其中的1-2個區域,很難通過一次手術覆蓋全部的區域
發布於 2022-12-26 07:55
0評論
腹股溝斜疝是常見的兒童外科疾病,根據家長提供的病史和查體,其診斷並不困難,但是許多就診的家長都會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嗎?合適的手術年齡是多大?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生給予的都是不一樣的答案,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選擇?基於我院普外科的目前診治原則及權威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附圖來源於2013年出版的原版《小兒外科學》),在此作一討論,供病患家長參考。以往理論上認為,6個月以下的患兒有自愈可
發布於 2023-03-14 20:46
0評論
患者提問:疾病:小腸疝氣病情描述:女兒現在5歲四個月,半年前發現左側腹股溝疝,可回納,一直猶豫是做傳統還是腹腔鏡好,一是考慮麻醉的方式和時間,二是考慮手術的疤痕。希望提供的幫助:最近看到你院有單孔腹腔鏡,在網上查了下,是採用經臍單孔腹腔鏡小兒疝囊高位結紮術進行治療,這個明顯比以前3孔的好。經臍打孔的話,這樣疤痕很上,因為女孩子,以後大了是不是穿低腰褲可以看到疤痕呢?劉主任您幫我選個合適的手術方案
發布於 2022-12-26 02:40
0評論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的優勢:1、傷口小:僅需腹壁3個小孔,總長約50px。雙側疝傷口優勢更為明顯。2、疼痛輕:腹壁組織不需廣泛遊離,有有利於保持腹壁強度,疼痛輕微,術後1-2周即可恢復正常生活。3、補片感染機會少:放置的補片不與外界直接相通,減少了傷口和補片的感染率。4、修補牢靠:直視狀態下觀察腹壁缺損,不僅可以修補已經形成的疝,還可以防止將來發生直疝、斜疝及股疝。5、觀察全面:能利用腔鏡優勢發現
發布於 2023-03-10 14:01
0評論
小兒(本文指小於6歲兒童)腹股溝疝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疾病,是常見的腹外疝,發病率佔全部腹外疝的75%~90%。腹股溝疝多發於男性,男女發病比例約為15:1,右側比左側多見,可能為男性右側睪丸下降較晚所致。其病因與所有腹外疝相同:1、腹壁強度降低,小兒中最常見的是精索或子宮圓韌帶穿過腹股溝管導致腹壁強度降低,生物學研究表明腹壁強度降低可能系腱膜中膠原代謝紊亂所致,主要是羥脯氨基酸含量減少,影響了腹
發布於 2022-12-26 10:55
0評論
疝,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氣”。疝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臨床常見的有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股疝、切口疝等。疝多由於腹腔內部壓力升高(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肥大所致排尿困難等)或者腹壁局部組織薄弱引起。疝的典型臨床表現是局部的腫塊突出,在站立、行走、咳嗽或者勞動時出現,平臥位或者用手推送腫塊可使腫塊回納腹腔而消失。就像上文提到的
發布於 2023-02-15 03:07
0評論
腹股溝疝唯一能夠治癒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這是毋庸置疑的醫學結論。但往往患者前往醫院尋求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會發現有很多種手術方式可以選擇,醫生往往會推薦一種手術方案,這種方案可能是最合適患者的,又可能是手術醫生最擅長的,因此不少患者很多時候還是希望能夠對手術方式有一定的瞭解,本文筆者將嘗試用通俗易懂的描述,介紹不同手術方式及優缺點,希望可以對患者理解和選擇上帶來一定幫助。目前主流醫院所提供的手術方
發布於 2023-03-10 15:56
0評論
腹股溝疝在兒童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常先天出現,也可後來發生。超過2歲而不能自行癒合者,手術是唯一可靠的治療辦法。傳統手術為開放式手術,將疝囊從精索分離出來做高位結紮,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是多年的成熟手術方式。但是其最大的缺點是出血和精索騷擾,有可能造成局部粘連,影響精索正常發育和功能。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小兒腔鏡疝手術技術日趨完善,突出的技術優勢和良好的效果越來越為廣大同行和患兒家長所接
發布於 2023-01-04 09:51
0評論
腹股溝疝俗稱“小腸氣”、“疝氣”,中醫又稱為“狐疝”。是指發生在腹股溝區域(腹壁下方、大腿根部)的腹外疝,即腹腔內的器官或組織,如小腸、盲腸、大網膜、甚至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腹壁缺損進入腹股溝管甚至是陰囊/大陰唇。常表現為隆起於皮下的局部包塊,易見又可觸及。可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兩種。腹股溝疝是人類特有的常見和多發疾病,在我們的周圍並不少見,英國查爾斯王子,伊拉克
發布於 2023-04-19 12:02
0評論
一、腹股溝疝小兒腹股溝疝(inguinalhernia)均是斜疝,幾乎都是先天性鞘突未閉,其特點是疝囊後壁與精索緊貼。不是所有開放的鞘狀突都將發生腹股溝疝。據統計,1歲以內的嬰兒屍體解剖發現鞘狀突未閉者佔57%,而有疝的臨床表現者,為數遠低於此。只有當腹腔臟器被擠入未閉鞘狀突時,才形成疝。腹內壓增高則是疝的誘發因素,如小兒劇烈哭鬧、長期陣咳、便秘和排尿困難等。此外,小兒腹股溝管很短,約1cm,而
發布於 2023-03-02 23: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