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2 23:21

  一、腹股溝疝
  小兒腹股溝疝(inguinal hernia)均是斜疝,幾乎都是先天性鞘突未閉,其特點是疝囊後壁與精索緊貼。不是所有開放的鞘狀突都將發生腹股溝疝。據統計,1歲以內的嬰兒屍體解剖發現鞘狀突未閉者佔57%,而有疝的臨床表現者,為數遠低於此。只有當腹腔臟器被擠入未閉鞘狀突時,才形成疝。腹內壓增高則是疝的誘發因素,如小兒劇烈哭鬧、長期陣咳、便秘和排尿困難等。此外,小兒腹股溝管很短,約1cm,而且近乎垂直地從內環通向外環。腹壓增加時,壓力直接指向皮下,沒有斜行腹股溝管的緩衝制約作用。嬰兒又多仰臥,兩髖常屈曲、外旋、外展,使腹肌鬆弛,收縮力減弱,嬰兒期很容易發生疝。
  【臨床表現】
  嬰兒的腹股溝疝可於出生後第一次劇烈哭聲中就出現,特別是早產兒,因其鞘狀突尚未完全閉塞,疝的發生率較高。但一般都是在2~3個月或更晚一些時候發現。塊物只是在哭鬧或用力時才在外環部突出,如予以餵奶或安靜後,塊物即消失。幼兒或較大兒童的腹股溝疝,隨著發作次數的增加,膨出的塊物向陰囊上極伸展增大,部分病例塊物進入陰囊內,甚至陰囊底,在腹腔外停留時間也延長,平臥後腫塊消失。沒有併發症的腹股溝疝除有墜脹外,一般不覺痛苦。生長髮育也和正常小兒無差別。
  腹股溝局部檢查可見較小的腹股溝疝位於外環及陰囊起始部,呈橢圓形。較大的可降至陰囊內,外觀頗似心形。腫塊質軟,有彈性,上極在外環部逐漸消失至腹股溝管中,邊界不清。用手將塊物輕輕地向上進行擠壓,腫塊即可被還納入腹腔,並可聽到咕嚕聲。復位後用手指壓在內環處,小兒咳嗽時,可以感到衝動。移去手指,塊物又重新出現。不少病例就診時無塊物出現,增加腹壓後仍不見有疝,應仔細比較兩側腹股溝部,有時可以發現有疝的一側稍隆起。手指在腹股溝韌帶上方來回滑動可摸到增粗的精索,並有兩層絲綢互相摩擦的感覺。
  【治療】
  儘管腹膜鞘突管在出生後可繼續閉塞,但有疝的小兒卻很少有自愈之可能。因此,腹股溝疝經診斷後,都應進行手術治療,以防多次發生鉗閉性疝,甚至包括早產兒。手術治療腹股溝疝已相當安全,可不受年齡限制。但因系擇期手術,以選擇適當時期為宜。體弱多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兒,長期咳嗽促使疝的出現頻繁,家長要求治療的心情常較迫切,此時應說服家長,先治療原有疾病,在適當的季節進行手術治療。患有嚴重疾病的小兒,如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營養不良及傳染病後全身虛弱等宜暫緩手術。
  二、鉗閉性腹股溝疝
  鉗閉性腹股溝疝(incarcerated hernia)指腹腔臟器進入疝囊後不能自行復位而停留在疝囊內。這是小兒腹股溝疝常見的併發症。如果未能適當處理,可發生絞窄性腸梗阻造成嚴重後果。
  【臨床表現】
  腹股溝疝發生鉗閉時,腹股溝或陰囊部就出現疼痛性包塊。小兒哭鬧不安,以後逐漸出現噁心嘔吐。如果未及時處理,腸梗阻症狀逐漸加重,腹脹明顯,嘔吐為腸內容物。鉗閉後多停止排氣排便。如出現血便,同時有中毒症狀,則多提示有腸壞死。
  檢查可見腹股溝或陰囊處有隆起包塊,質較硬,推動度小,觸痛明顯。比較晚期者陰囊皮膚充血發紅,雖不一定表示疝內腸管壞死,但與腸管壞死後引起的陰囊炎較難區別。
  【治療】
  小兒鉗閉性腹股溝疝應緊急處理。

  1、手法復位:由於小兒的解剖生理特點,疝內容從鉗閉發展到壞死的進程比較緩慢;疝鉗閉後,疝囊周圍組織水腫,解剖關係不清,小兒疝囊壁本來菲薄,水腫後更易被撕破,這些都增加急症手術困難或產生一些意外併發症。因此,對於病程在12小時左右的小兒鉗閉疝,一般不急於手術,可先試行手法復位。復位成功者,待24~48小時水腫消退後再行手術。
  手法復位雖可使疝立即消失,有其優點,但亦可有嚴重後果,有下列情況應屬禁忌,

  ①鉗閉時間已超過12小時;

  ②已試行手法復位失敗;

  ③女孩鉗閉疝內容物常為卵巢或輸卵管,大多不易復位;

  ④新生兒無法估計疝鉗閉時間;

  ⑤全身情況差,或已有便血等絞窄徵象者。
  2、手術治療:凡手法復位失敗或不宜於手法復位者,均應進行急診手術。鉗閉性腹股溝疝不伴腸管壞死者,預後較好。晚期全身情況較差者,特別是新生兒,雖經積極處理,仍可產生較嚴重的後果。
  三、鞘膜積液
  小兒鞘膜積液(hydroce1es)是由於鞘狀突的閉塞不完全,使鞘突管仍然保持開放或部分開放,由於鞘突管徑細小,腸管不能通過,只允許腹腔液體經鞘狀突管流入並積聚在鞘膜腔內,形成鞘膜積液。女性胎兒的鞘狀突稱Nück管,如發生積液稱Nück’s囊腫。
  【臨床表現】
  鞘膜積液一般無全身症狀,只出現局部腫塊,大小不一,增長較慢,不引起疼痛。腫塊較大者可有墜脹感。鞘膜積液的腫塊在白天行走活動後常顯得充盈膨脹,張力較高;早晨起床時可略顯萎癟。新生兒的鞘膜積液可發生在單側或雙側。如在發育過程中鞘狀突管自行閉塞,則鞘膜積液亦隨之逐漸消失。
  【診斷】
  鞘膜積液側的陰囊或腹股溝部有囊性腫塊,邊界清楚,無明顯柄蒂進入腹腔,腫塊透光試驗陽性,即可診斷。部分病例腫塊經反覆擠壓後,張力可以降低,但無明顯體積縮小,或者可以提供明顯的夜間較大,晨時較小的病史,可以考慮為交通性鞘膜積液。
  如腫塊只限於精索部位,其體積一般較小,呈卵圓形,於腫塊之下方可清楚地捫及睪丸。牽拉睪丸,腫塊可隨之移動,此為精索鞘膜積液。睪丸鞘膜積液的腫塊位於陰囊底部,呈橢圓形或圓柱形,張力較高時摸不到睪丸。
  【治療】
  
鞘膜積液體積不大,張力不高,不急於手術治療,特別是1歲以內嬰兒,尚有自行消退的機會。如果張力較高,可能會影響睪丸血供而產生睪丸萎縮,手術不受年齡限制。

腹股溝斜疝要了解的常識是甚麼相關文章
腹股溝斜疝是常見的兒童外科疾病,根據家長提供的病史和查體,其診斷並不困難,但是許多就診的家長都會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腹股溝斜疝需要手術嗎?合適的手術年齡是多大?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生給予的都是不一樣的答案,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選擇?基於我院普外科的目前診治原則及權威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附圖來源於2013年出版的原版《小兒外科學》),在此作一討論,供病患家長參考。以往理論上認為,6個月以下的患兒有自愈可
發布於 2023-03-14 20:46
0評論
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在成人,腹股溝疝以斜疝為主,也有部分直疝,而兒童腹股溝疝幾乎都是斜疝,且其發病因素以先天性因素――鞘狀突未能閉合所致。在胚胎髮育過程中,位於後腹壁的睪丸逐漸向下移降,在接近腹股溝內環處,將腹膜向前推移,形成鞘狀突,睪丸緊貼在腹膜鞘狀突的後面,漸移降至陰囊。在正常發育下,鞘狀突在出生不久,開始萎縮,除在睪丸附近處形成固有鞘膜外,其餘部分完全閉合成條索狀組織。如果腹膜
發布於 2023-03-02 18:06
0評論
成人疝氣確診。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成人疝氣沒有自愈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放置補片,預防復發!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治療!可以兩邊一次做完為雙側腹股溝疝的可能性大,手術治療為根本治療措施,可有一定的復發概率,現在的手術方式包括:單純疝修補、無張力疝修補,腔鏡修復等, 一般7天左右可下床活動了,3月左右可負重,6月左右可完全負重。一般的鄉鎮醫院都可以做的。可以兩邊一起做,價格根據選擇的材料(疝片)不同而差異
發布於 2024-09-22 12:53
0評論
患者來自黑龍江,腹股溝疝病史數年,曾於當地行硬化劑注射治療十次。現疝氣未愈,腹股溝區皮下又添了數個硬結,痛苦難耐。局麻下取常規腹股溝疝手術切口,麻醉過程中,可探及外環口數個堅硬結節,逐層切開皮膚皮下,至腹外斜肌腱膜,打開腹股溝管,切開提睪肌,發現精索於外環口處被硬化劑緊密粘連,難以遊離提起,內還口處並未發現硬化劑結節。疝囊位於精索內筋膜內,為斜疝,疝內容物為大網膜,遂打開疝囊,還納疝內容物並橫斷
發布於 2022-12-26 10:05
0評論
腹股溝斜疝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表現為腹股溝至陰囊區域的可復性腫物。一歲以內可以觀察,部分患兒可能自愈。一歲以後應行手術。傳統的手術方式是在腹股溝內上方做橫或斜切口,找到未閉合之腹膜鞘突,給予縫合結紮。而腹腔鏡手術是經腹部做2個小切口,放入直徑3-5mm的腹腔鏡和操作器械,從腹腔內將未閉合之腹膜鞘突縫扎。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如下優點:1、傷口小,美觀。雖然有2個傷口,但每個傷口不到1
發布於 2022-12-06 06:11
0評論
(一)治療 1.手法復位一般情況下,嵌頓疝一經確診即應急診手術,解除嵌頓,以防腸壞死。僅在下列情況下可先試行手法復位。 (1)適應證:嵌頓時間在3~4h以內,局部壓痛不明顯,也無腹部壓痛或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徵者;年老體弱或伴有其他較嚴重疾病而估計腸襻尚未絞窄者。 (2)復位方法:給予患者足量的解痙劑及鎮靜劑,如阿托品、地西泮(安定)等,使其安靜入睡;令患者仰臥、頭低腳高位(抬高床尾20°);術者
發布於 2024-09-22 12:46
0評論
疝,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氣”。疝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臨床常見的有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股疝、切口疝等。疝多由於腹腔內部壓力升高(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肥大所致排尿困難等)或者腹壁局部組織薄弱引起。疝的典型臨床表現是局部的腫塊突出,在站立、行走、咳嗽或者勞動時出現,平臥位或者用手推送腫塊可使腫塊回納腹腔而消失。就像上文提到的
發布於 2023-02-15 03:07
0評論
一般是有這麼幾個方面不同的 1.發病年齡:斜疝多見於兒童及青壯年;直疝多見於老年人。 2.疝突出途徑:斜疝是經腹股溝管突出,可進入陰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進入陰囊。 3.疝塊外形:斜疝的疝塊為橢圓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狀;直疝的疝塊為半球形,基底較寬。 4.回納疝塊後壓住疝環: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塊仍可突出。 5.精索與疝囊的關係:斜疝發生時,精索在疝囊後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
發布於 2024-09-22 12:40
0評論
腹股溝疝是常見病,多發病。個體化治療是目前最合理的治療。上海第七人民醫院普外一科開展的疝個體化治療,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首先是小兒疝,用腹腔鏡單孔手術,至於要在臍部一個0.5cm的切口就能完成。開刀手術只需要1cm切口。其次是有生育要求的成人疝和青少年疝,採用不用補片或生物補片進行無張力修補。最後是無生育要求的成人疝,90%通過腹腔鏡手術完成。不能承受全麻的病人,採用局麻手術完成。在疝的補片選
發布於 2023-01-23 20:12
0評論
老張前幾天洗澡無意中發現自己右邊小腹部近大腿根鼓起來一個包塊,站起來明顯,但是躺平了又不見了,也沒甚麼特別不舒服,老張覺得很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老張是得了腹股溝疝的毛病了。那麼甚麼是腹股溝疝?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或者“小腸氣”。腹股溝疝又分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發於兒童及青壯年男性,直疝多發於老年男性。發病率以腹股溝斜疝佔絕大多數。腹股溝斜
發布於 2023-03-11 12: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