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
科學研究證實,跑步時大腦分泌的內啡汰是一種似於嗎啡功能的生化物質,是天然的止痛劑,並能給人以欣快感、對減輕心理壓力具有獨特的作用。選擇跑步時間在傍晚為宜,速度120步/分鐘,每週至少3次,每次持續15分鐘。
有人認為,跑步誰不會啊,穿上運動服,再配上一雙比較有彈力的運動鞋,不就可以了嗎?看似平常的一項最基本的運動,其實有許多科學性在裡面,如果平時鍛鍊不注意,是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而且即使你跑到體力已經消耗殆盡,也沒甚麼健身效果。
跑步低頭:有的人跑步時願意低頭。這種姿勢就不正確。跑步時要保持頭和肩膀的穩定,儘量讓頭朝著正前方,除非道路不平,否則不要低頭,兩眼要注視前方,不能窩胸,要把胸打開。
手臂擺動幅度大:有人跑步時手臂擺動幅度很大,似乎可以鍛練到手臂,不過大幅度的姿勢並不正確。正確的應該是左右動作幅度不要超過身體正中線,保持手臂的放鬆,肘關節大約呈九十度角。
上身挺直:有的人在跑步機上跑步時,上身挺得直直的。這樣其實也是不對的。跑步時,腰部要保持自然的直立,但不能過直,而且要保持身體前傾狀態。前傾狀態可以減輕膝關節的重負,減少運動傷害,而且還能保持較高的動力。
步伐大:有的人跑步的步伐特別大,小腿伸得特別遠。這樣也是不正確的。因為,步伐太大,就會用腳跟著地,對骨和關節有損傷,正確的應該是用腳掌著地,這樣可以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不會損傷到骨骼。
一雙好鞋對於跑步效果也有很大影響。對於正常腳型,選擇減震功能好的鞋子;如果是扁平足,那麼應該選擇穩定性和彈性很好的鞋子;而對於足弓很高的人來說,就應該選擇輕巧型的。
跳繩
跳繩是我們治療抑鬱症推薦的輔助運動療法之一,簡單易行,一學就會,適宜在氣溫較低的季節作為健身運動,一般在天氣不好的時候,不便於跑步的情況下,都可以選擇跳繩項目,而且對女性尤為適宜。
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可謂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於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已是標準的有氧健身運動。
跳繩能增加身體的協調性,由於在跳繩過程中頭部的位置在上下快速移動,有效加強前庭功能,能產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
跳繩可以鍛鍊多種臟器,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研究證實,跳繩可以預防諸如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骨質疏鬆、高血壓、肌肉萎縮、高血脂、失眠症、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徵等多種症病。對哺乳期和絕經期婦女來說,跳繩還兼有放鬆情緒的積極作用,因而也有利於女性的心理健康。
鑑於跳繩對女性的獨特保健作用,法國健身專家莫克專門為女性健身者設計了一種“跳繩漸進計劃”。初學時,僅在原地跳1分鐘,3天后即可連續跳3分鐘,3個月後可連續跳上10分鐘,半年後每天可實行“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
雖然跳繩是個不錯的健身方法,但不小心很容易受傷,所以要注意以下事項:
1、跳繩者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
2、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3、胖人和中年婦女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4、速度以30~60次/分鐘為宜,心臟良好的速度還可以大一些,隔天一次,每次持續10分鐘。
5、心臟不好的要注意適當控制速度和運動量,嚴重心臟病患者不要選擇此運動項目。
健身舞
無論是健身操還是健身舞,都可以作為有氧運動項目。女性選擇此類項目,還可以起到健美作用。
跳健身舞或者健美操,屬於有節律的運動,能有效地消除神經系統病理性興奮灶,有益於改善睡眠,克服神經衰弱引發的注意力不集中。
選擇此類項目,可以每天都參加,也可以每週至少做3次,每次持續20~40分鐘。這樣在動感的音樂聲中,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使軀體得到盡情的舒展。
散步
宜在優美安靜的環境中進行,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建議每天步行1500米,併力爭在15分鐘內走完。以後逐漸加大距離,直到45分鐘走完4500米。散步早晚進行均可,但以"晨走"效果更佳,因為清晨散步,會加快"喚起"新陳代謝功能,進而有效緩解抑鬱症狀。也可根據自身體力,調節行走速度。患者能長期(至少1個月以上)堅持每天一次戶外散步,就將收到明顯效果。
散步可以用於抑鬱症治療,同時如果患者還伴隨其他疾病則可以選擇不同的散步方式,下面將介紹有益於不同病症的散步方式:
(1)普通散步
散步速度應保持在每分鐘60~90步,每次20~30分鐘為宜。此方法適合冠心病、高血壓、腦溢血後遺症或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
(2)快速散步
散步時昂首闊步、健步快走,每次30~40分鐘。此方法適合於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患者。
(3) 逆向散步又稱倒退散步。
散步時膝蓋挺直,目視前方,每次先倒退100步,再向前走100步,反覆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此法可防治老年腰腿痛、胃腸道功能紊亂。
(4) 定量散步
此方法是按照特定路線、速度和時間走完規定路程,最好將平坦路面與爬坡攀高交替,快慢結合。此法對鍛鍊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
(5) 擺臂散步
散步時兩臂隨步伐做較大幅度擺動,可強化骨關節和呼吸功能,防治肩周炎。
(6) 摩腹散步
這是中醫傳統的運動養生法。每走一步用雙手旋轉按摩腹部一週,正反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此法適合患有慢性胃腸疾病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