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中心肝膽科採用經皮經肝膽道鏡等離子碎石技術成功治療了一名肝內、肝外膽管囊性擴張合併膽管炎和膽管結石的患者。這是309醫院利用經皮經肝膽管鏡技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第一例,實現了經皮經肝膽管鏡技術在我院的 "零 "突破。
患者為44歲的男性患者,來自遼寧省著名的古城興城。患者於2000年1月被診斷為 "先天性肝內、外膽管囊性擴張,急性膽管炎,膽管結石",其肝內膽管極度擴張,呈 "辮子狀 "改變,並有多處結石。後來,他接受了 "膽腸吻合術",恢復良好。但出院後仍有右上腹間歇性疼痛,常伴有畏寒、高熱、腹脹、噁心等症狀,每月需住院治療一到兩次。患者極度消瘦,身高180釐米,體重只有52公斤,情緒低落,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患者以 "肝內、肝外膽管先天性囊性擴張,膽腸吻合術後 "入我科,接受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影像學資料顯示,患者肝門附近及遠端左右肝管多發囊性擴張,直徑達26毫米(正常3毫米以下),並有大量結石,直徑達23毫米,肝功能及門靜脈高壓明顯異常。李虎成主任組織醫生黃輝、吳田田、王瑞廣、張偉等人認真分析檢查資料,認為常規膽道手術已不能有效達到 "解除梗阻、清除病灶、暢通引流 "的目的,再次手術已無意義。患者有很強的肝移植指徵,但由於家庭經濟拮据,患者拒絕接受肝移植手術。如果任其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膽道感染和肝臟衰竭,最終奪去患者年輕的生命。
如何在不放棄治療的前提下,找到一種創傷小、費用低、可重複的治療方案,是擺在肝膽外科三科全體醫護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充分討論和醞釀,一個全新的、大膽的治療方案誕生了。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制定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案,即 "經皮穿刺術"。
經皮經肝膽管鏡技術屬於內窺鏡微創手術範疇,它是通過皮膚和肝臟進入肝內膽管,類似於在山間打開一條隧道;然後經過多次擴張,將引流口擴大到18F,並放置一根粗大的引流管,類似於在肝內膽管與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通過這個 "隧道 "和 "橋樑",膽道鏡可以自由地、反覆地進出肝內膽管,然後用等離子體發生器將結石打碎,通過竇道或膽道引流口取出。由於手術複雜,技術含量高,風險大,容易出現併發症,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大型醫療中心開展了這項技術。
2011年4月13日,患者恢復良好,無腹痛、無寒戰、無發熱,影像學檢查無明顯結石殘留。患者對我院的微創技術讚不絕口,對王麗琴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深表感謝,並再次樹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2011年8月13日,患者再次來我院複查,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結石殘留。患者出院後沒有再出現腹痛、寒戰、發熱等症狀,基本恢復了正常生活。這標誌著肝膽三科為無法手術的複雜肝膽結石掌握了新的武器,開闢了新的途徑。採用經皮經肝穿刺膽道引流--經皮經肝膽道引流竇道擴張術--經竇道膽道鏡下膽總管取石術的序貫治療方案,具有創傷小、費用低、易反覆、效果顯著的特點,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在臨床治療該病方面做出了寶貴的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