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病,患者飽受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的困擾。今天,我們來說說慢性鼻竇炎的預防和治療。
首先,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下鼻腔、鼻竇的結構。鼻竇又稱鼻旁竇、副鼻竇,是分佈在鼻腔周圍含氣的骨質腔,上頜竇位於鼻腔兩旁、眼眶下面的上頜骨內;額竇在額骨內;篩竇位於鼻腔上部的兩側,由篩管內許多含氣小腔組成;蝶竇在鼻腔後方的蝶骨內。它們均有各自的開口與鼻腔相通。鼻竇具有多種生理功能,除參與溼潤和溫暖吸入的空氣外,還對人的臉部造型、支撐頭顱內部、減輕頭顱重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慢性鼻竇炎是如何定義的? 慢性鼻竇炎是指鼻腔和鼻竇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要超過12周。這裡包括兩個重要概念,第一,鼻腔、鼻竇黏膜同時存在炎症。單純鼻竇黏膜發炎而鼻腔黏膜正常在臨床中幾乎沒有,所有的鼻竇炎都會同時伴有鼻腔黏膜的炎症,並且很多鼻竇炎開始先出現的是鼻炎的症狀。基於此種原因,目前國際上用鼻-鼻竇炎的術語替代以前鼻竇炎概念(我們在這裡仍沿用“慢性鼻竇炎”)。第二,病程要超過12周,也就是說鼻塞、流涕等症狀要持續3個月以上才能稱為慢性炎症。一般來說,炎症性疾病病程在1個月內的為急性,1個月至3個月的為亞急性,3個月以上為慢性,鼻竇炎也如此劃分。
慢性鼻竇炎的症狀有哪些?慢性鼻竇炎的主要症狀為鼻塞、流涕(黏性涕或粘膿性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粘鼻涕”),同時可伴有頭面部脹痛、嗅覺減退。檢查包括鼻內窺鏡和鼻竇CT,內窺鏡可見鼻腔黏膜水腫,有時嗅裂區或中鼻道可見到膿涕。鼻竇CT是診斷鼻竇炎病變程度的重要檢查之一,它能反應出病變在那幾組鼻竇,同時可提示鼻腔、鼻竇有哪些解剖結構上的異常,為制定治療方案(是否需要手術)提供重要依據。
慢性鼻竇炎發病原因有哪些呢? 慢性鼻竇炎是一種病因複雜的疾病,病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外在因素: 感染性因素是引起鼻竇炎的首要因素,主要由病毒、細菌、真菌及寄生蟲所致。比如,像急性鼻炎,也就是平時說的感冒,如果治療不徹底,很容易導致鼻竇炎,遷延日久就是慢性鼻竇炎。另外,非感染性因素也是引起慢性鼻竇炎的重要因素,如:過敏性鼻炎、藥物性鼻炎等。
2、內在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如黏膜纖毛結構和功能障礙)和後天獲得性因素:
①阿司匹林超敏反應相關的哮喘和鼻息肉;
②自主節律失調;
③內分泌改變;
④竇口鼻道複合體解剖結構變異和阻塞障礙;
⑤自身免疫和特發性因素;
⑥免疫缺陷;
⑦過敏和免疫學因素;
綜上所述,主要是外因(環境性因素,如病原微生物、環境汙染物、藥物及創傷)和內因(患者局部因素,如獲得性黏液纖毛功能障礙、鼻內結構異常和增生物;患者全身性因素,如過敏反應、先天性黏液纖毛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和神經內分泌失調)相互作用的結果。各種病因機制相互交叉且相互影響。因此,對慢性鼻竇炎致病因素及發病機制的認識理解應該是一個整體的認識過程。
慢性鼻竇炎如何治療?很多患者認為鼻竇炎都需要手術治療,其實不然,手術不是萬能的。慢性鼻竇炎主要依靠藥物治療,手術只是去除一些解剖異常或新生腫物,通暢鼻竇引流通道。首先需要根據病史、內鏡和鼻竇CT結果全面評估病情,如果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可手術治療:
(1)影響各鼻竇引流的明顯解剖學異常;
(2)影響各鼻竇引流的鼻息肉;
(3)經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不滿意;
(4)出現顱內、眶內等併發症。
藥物治療包括:
1、 “西藥”治療:
(1)激素:包括鼻內糖皮質激素(如雷諾考特、輔舒良等)和全身糖皮質激素(強的松),可有效減輕鼻腔、鼻竇粘膜水腫。
(2)口服抗生素:14元環大環內酯類藥物(如克拉黴素)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
(3)黏液溶解促排劑:可稀化鼻腔和鼻竇分泌物並改善鼻黏膜纖毛活性,促進黏液排出,如標準桃金娘油腸溶膠囊、桉檸蒎腸溶膠囊等。
(4)抗過敏藥物:對伴有變應性鼻炎和(或)哮喘的患者可應用抗過敏藥物,包括口服或鼻用抗組胺藥。對於伴有哮喘的患者,首選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2、中藥治療:中醫診療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中藥製劑作為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輔助方法,可視病情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酌情使用。
3、鼻腔沖洗治療:鼻腔沖洗是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有效手段,也是鼻內鏡手術後常用的輔助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目前以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為主流,鼻內鏡手術是利用高分辨、可變換視角的鼻內鏡開展鼻竇手術,使鼻腔、鼻竇,尤其是深部的手術能在直視下進行。具有組織損傷少,出血少,術中視野清晰,併發症少的優點。
慢性鼻竇炎如何防治:
1、出現鼻塞、流涕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尤其是小兒,以防延誤治療轉為慢性;
2、堅持鍛鍊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
3、積極預防感冒,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及時治療,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徹底,常常成為慢性鼻炎及慢性鼻竇炎的誘因。
4、工作環境粉塵、汙染較重的地方,應戴口罩,避免細菌進人鼻腔。
5、積極治療慢性鼻炎,禁食辛辣;肥膩刺激性食品,戒除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