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7 19:23

患兒在出生後8個月開始發作,每天出現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發作,曾在當地醫院和我院嘗試過4種抗癲癇藥物和激素治療,但都沒有效果。在4個月的時間裡,病情迅速發展,孩子的癲癇發作越來越嚴重,並表現出語言和運動反應等方面的發育退步。該患兒被診斷為小兒痙攣性癲癇綜合徵。這是一種嚴重的癲癇性腦病,其發作往往難以控制,癲癇發作往往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利發育,而且預後往往很差。

經確定,該兒童的癲癇發作是由兒童左顳葉深處的一個微小病變引起的。這一細微的發現進一步加強了癲癇中心團隊的決定,即通過手術治療該兒童的癲癇。這個孩子非常小,而且手術治療嬰兒痙攣症在中國還沒有報道過。癲癇中心主任鐵方指出,在20世紀90年代,哈佛大學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已經開始通過手術治療嬰兒痙攣症,近年來,國外有越來越多的手術成功報告。經過癲癇中心團隊的反覆討論,決定對該兒童進行手術治療。

經過精心的手術準備,癲癇中心的手術團隊給孩子進行了手術治療。手術中使用了皮質腦電圖,以進一步確定癲癇發作的起源位置。手術持續了5個小時,對患兒左顳葉深處的病灶進行了完全切除。在手術過程中,整個手術團隊配合得異常默契,沒有浪費一分一毫的寶貴時間,這完全得益於手術團隊詳細的術前準備,多次模擬和演練,以及手術室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每個人都希望儘可能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麻醉時間,降低手術對孩子的影響。

手術後,在手術團隊、PICU醫生和神經外科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孩子度過了手術的危險期。術後第一天,孩子就能清楚地叫 "爸爸、媽媽",並能用簡單的方式與家人交流。孩子在術後第五天就出院了,因為手術小組給孩子在頭皮上做了皮內縫合。術後病理證實,大腦深處的小病灶是皮質發育不良,具體分型為FCD IIA型。孩子在手術後沒有再發作過,這讓家人很是感激!

嬰兒痙攣症的手術治療相關文章
國外推薦嬰兒痙攣症的治療方案:1、ACTH,小劑量ACTH可能同大劑量同等效果.2、喜寶寧,特別是由於結節性硬化引起的嬰兒痙攣症。3、其他激素如潑尼松。4、其他常規的抗癲癇藥物,如妥泰等5、生酮飲食6、手術治療7、結節性硬化加用Rapamycin(雷帕黴素)
發布於 2023-03-15 04:41
0評論
    嬰兒痙攣症也叫WEST綜合徵,是多種原因導致的特異性癲癇性腦病,一般在出生後3-12月發病,出生5個月為發病高峰,以癲癇性痙攣這惟一的特殊發作形式和腦電圖廣泛的高幅失律為特點。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內科王曼藥物治療往往無效,大約60%的患兒發展為難治性癲癇,半數患兒有永久性運動障礙,2/3的患兒有嚴重的認知和心理障礙,以自閉症和多動綜合徵多見。僅5%~12%的患兒智能和運動發育正常。目前通過多
發布於 2023-03-16 02:36
0評論
嬰兒痙攣(infantilespasms)又稱West綜合徵。主要特點為嬰兒期起病、頻繁的痙攣發作、精神運動發育倒退、高幅失律(hypsarrhythmia)腦電圖。90%在1歲內發病,出生5個月為發病高峰。病因學:10%~20%為隱源性,餘下為症狀性,多在病前已存在各種腦部病變。1、大腦發育畸形:伴胼胝體發育不良的多種腦畸形;2、圍生期腦損傷:宮內感染、缺血缺氧性腦損傷、低血糖;3、神經皮膚綜
發布於 2023-03-16 17:11
0評論
嬰兒痙攣又稱West綜合徵。主要特點為嬰兒期起病、頻繁的痙攣發作、精神運動發育倒退、高幅失律腦電圖。90%在1歲內發病,出生5個月為發病高峰。病因學:10%~20%為隱源性,餘下為症狀性,多在病前已存在各種腦部病變:1、大腦發育畸形:伴胼胝體發育不良的多種腦畸形;2、圍生期腦損傷:宮內感染、缺血缺氧性腦損傷、低血糖;3、神經皮膚綜合徵:結節性硬化、神經纖維瘤;4、遺傳代謝病、染色體畸變:線粒體腦
發布於 2023-03-17 03:16
0評論
嬰兒痙攣症是一種多種原因導致的特異性癲癇性腦病,具有嚴格的年齡依賴性,以癲癇性痙攣這一惟一的特殊發作形式和EEG(腦電圖)廣泛的高幅失律為特點。90%的病例在出生後3―12月發病,出生後5月為發病高峰。更為年幼或年長的嬰幼兒如果出現類似的表現,則可能是其他疾病需要謹慎。70%的患兒在生後6個月內起病,生後3個月內發病少見。1-3歲之間發病罕見,大約緊佔5%。局灶性皮質病變的部位可影響發病年齡。臨
發布於 2023-03-16 03:41
0評論
眼肌痙攣症是指眼周圍的肌肉發生不自主地抽搐,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眼皮抽動。眼肌痙攣症的常見原因是用眼過度或勞累、精神過度緊張等,只侷限於上或下眼皮抽動。這些症狀主要是神經末梢受刺激的表現,因此症狀往往侷限於一側的上或下眼皮,偶然出現。多數患者只要通過緩解壓力、適當休息就可得到恢復。但少數人支配眼部肌肉的面神經纖維受到炎症刺激或血管壓迫,這時,每次抽動會持續幾秒鐘,病情有階段性加重趨勢,反覆發作,或
發布於 2023-02-08 07:22
0評論
眼肌痙攣症是指眼周圍的肌肉發生不自主地抽搐,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眼皮抽動。眼肌痙攣症的常見原因是用眼過度或勞累、精神過度緊張等,只侷限於上或下眼皮抽動。這些症狀主要是神經末梢受刺激的表現,因此症狀往往侷限於一側的上或下眼皮,偶然出現。多數患者只要通過緩解壓力、適當休息就可得到恢復。但少數人支配眼部肌肉的面神經纖維受到炎症刺激或血管壓迫,這時,每次抽動會持續幾秒鐘,病情有階段性加重趨勢,反覆發作,或
發布於 2024-09-05 07:59
0評論
相信大家都知道嬰兒手足搐搦症的症狀,發病時會驚厥、手足搐搦、喉痙攣,同時會哭鬧,晚上睡覺易醒。但是有些孩子沒有這些症狀,也會被診斷為嬰兒手足搐搦症,這是為甚麼呢?因為此病除了常見的體徵外,還會隱性的症狀,詳情如下: (1)擊面神經試驗(佛斯特氏徵,Chvostek′ssign):用指尖或小錘驟擊耳前第七腦神經穿出處,可使面肌收縮,主要是上唇或眼皮的收縮,2歲前患兒都能得到陽性結果,唯新生兒例外,
發布於 2023-07-08 13:43
0評論
1、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患者中10%發生胃痙攣,胃痙攣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2、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痙攣的發生率呈顯著的正相關。 3、巨大胃粘膜皺襞症:血清蛋白經巨大胃粘膜皺襞漏失,臨床上有低蛋白血癥與浮腫,約10%可癌變。 4、胃息肉:腺瘤型或絨毛型息肉雖然佔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變率卻為15%~40%.直徑大於2cm者癌變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見,而癌變率僅1%胃痙攣的
發布於 2023-11-15 05:22
0評論
面肌痙攣(hemifacialspasm,HFS)又稱面肌抽搐,通常情況下,僅限於一側面部,因而又稱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側。是指面神經支配的半側面部肌肉發作性反覆性不自主抽動、甚至痙攣或強直性發作;發病初期多從眼輪匝肌開始,逐步向下擴展波及至口輪匝肌、面部表情肌,逆向發展的較少見。可因疲勞、緊張而加劇,尤以講話、微笑時明顯,嚴重時可呈痙攣狀態。發作頻繁時臉部變形,伴有眼瞼緊閉和口角歪斜等,嚴重影
發布於 2023-02-09 05: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