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4 22:15

  我院骨科脊柱微創工作組在王鴻晨主任領導下成功開展百例微創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神經根鬆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伴腰椎管狹窄症,患者在局麻清醒的條件下經皮膚上“綠豆”大小切口,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微創手術,術後立即能從手術檯自主起來,並可以下地行走,腰腿疼痛及麻木幾乎完全緩解,對手術療效感到相當滿意。

  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神經根鬆解術被醫學界稱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微創、最溫和的治療手段”,該技術不僅為廣大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帶來福音,也標誌著我院骨科的脊柱微創專業邁入了全新的高端技術領域。

  該項技術能夠治療各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從腰椎間盤包容型突出到巨大髓核脫出遊離於椎管內以及大部分(椎管矢狀徑大於11mm)腰椎管狹窄症均可行椎間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較,椎間孔鏡手術具有很多優勢,如皮膚切口僅為5-7毫米,出血極少;局部麻醉,術中能與病人互動,不易傷及神經;後外側入路,避免後路手術對硬膜囊和神經根的騷擾;椎間孔鏡術後病人即可下地活動,康復快;遠期複發率及感染率低。

  腰椎間盤突出症俗稱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退變、外傷等因素均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壓迫神經根,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據統計,我國約有2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發病率達 15.2%。過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常行傳統開放手術,腰背部正中入路,剝離椎旁肌後行椎板切除及髓核摘除術。該術式創傷較大,而且會破壞脊柱穩定性。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但仍需切除部分椎板,同樣會破壞椎間穩定性。近年來美國、德國率先開展經皮椎間孔鏡手術,通過擴大的椎間孔途徑進入,在內窺鏡下直視操作,使突出的髓核、纖維環、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後縱韌帶、黃韌帶等解剖結構層次清楚地呈現於屏幕上,安全性更高。特製的可曲性雙極射頻電極在術中可進行良好止血,消融粘連組織,使視野更加清晰;還可用來行纖維環成形,毀損椎間盤上致痛的末梢神經。該技術不咬除椎板,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無影響,無須行植骨融合內固定術。

  除經皮椎間孔鏡手術外,我院骨科還開展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超微創治療單純的包容型和韌帶下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及輕中度頸椎病。

經皮椎間孔鏡摘除髓核和神經根釋放術相關文章
    經皮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PELD)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脊柱微創外科技術,它一般是經後外側入路,通過椎間孔“安全三角工作區”進入椎間盤。該區位於纖維環的後外側,可允許器械安全通過而不至於損傷附近的出行神經根。椎間孔鏡是一種以水為介質的脊柱內窺鏡,它是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後方進入椎間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區實施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
發布於 2022-10-09 12:38
0評論
     32歲女性患者,左下肢放射痛數月,左下肢直腿抬高試驗20度(+),MRI:腰5骶1椎間盤巨大脫出,偏左側,壓迫神經。局麻下行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切口5mm,術中取出巨大髓核,患者左下肢疼痛即刻緩解。
發布於 2023-01-27 14:07
0評論
經皮椎間孔內窺鏡輔助下腰椎間盤切除術簡稱椎間孔鏡技術,是在經皮椎間盤自動切吸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手術在局麻下行腰椎側後路經皮穿刺,將直徑7.5mm的手術工作通道經椎間孔入路直接行椎間盤內或椎管內置入,並在內窺鏡可視下直接取出突出或脫出的椎間盤致壓物。由於手術在局麻下操作,手術切口約8mm,術中不破壞腰椎重要骨關節韌帶結構,對腰椎穩定性無顯著影響,不需要牽拉神經根和硬脊膜囊,對椎管內神經組織無明
發布於 2022-12-02 06:11
0評論
   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在椎間孔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內外,摘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力,消除由於對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其手術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成像和圖像處理系統、以及雙頻射頻機,共同組成的一個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在非常小的一個管道空間內完成各種手術操作。上海長海醫院脊柱外科付強   該技術在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出髓核的同
發布於 2023-03-07 15:06
0評論
目的:探討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與射頻靶點熱凝聯合臭氧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和療效。方法:選擇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採用經皮椎間孔鏡治療,對照組50例採用射頻靶點熱凝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治療,採用改良Macnab標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以及視覺模擬量表評分(visualanalogscaleVAS)評估手術療效。結果:患者平均隨
發布於 2023-01-06 21:21
0評論
1、局部麻醉,病人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意識清醒,能和醫生全程交流。2、皮膚切口僅8mm,手術工作通道7.5mm,是真正意義的微創手術。3、從腰椎側後外側經皮穿刺成功後,手術工作通道經椎間孔入路直接行椎間盤內或椎管內置入,並在內窺鏡可視下直接取出突出或脫出的椎間盤致壓物。4、手術不破壞腰椎重要骨關節韌帶結構,對腰椎穩定性無顯著影響。5、不需要牽拉神經根和硬脊膜囊,對椎管內神經組織無明顯騷擾,不會導致椎
發布於 2022-12-02 05:41
0評論
1、椎間孔鏡術後基本注意事項患者椎間孔鏡需要有一定術後臥床時間:手術中患者接受局部麻醉下臥床主要是為了止血,術後2-5小時後可以自由活動。2、正確對待椎間孔鏡術後的反覆期(康復期或水腫期)手術後第三天將開始出現所謂的“術後反應”,表現為術前症狀重現,甚至加重,也可以出現新的症狀,如麻木、疼痛、酸脹無力等。持續時間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長,從幾天到3個月甚至更長不等,術後大約有30%患者會發生“反覆期”
發布於 2022-12-26 14:05
0評論
從理論上來說,椎間孔鏡手術的適應症比較窄,對病人的選擇必須嚴格,否則可能會導致無效或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禁忌症如下:1、多節段椎間盤突出。2、脊柱不穩。3、中央型腰椎管狹窄症。4、脊柱腫瘤、結核或神經根病變。上述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如仍然需要微創手段治療,那麼就要考慮採用小切口手術或者顯微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或者椎間盤鏡下微創手術等方法。
發布於 2022-12-02 06:06
0評論
歷史演進上世紀50年代,Cloward等首先提出經腰椎後路的椎間融合概念(PLIF),由於椎間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豐富的血液供應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學環境,因而融合率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也隨之改善。但是,PLIF手術也存在一定侷限,如術中需要腰椎兩側廣泛的椎旁肌剝離,導致椎旁肌術後一定程度的失神經改變;需要切除兩側更多的後方結構,如椎板,椎間小關節等,客觀上削弱了腰椎節段的穩定性;技術上需要對雙
發布於 2023-02-09 11:02
0評論
經皮脊柱椎弓根內固定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腰椎失穩症及胸腰椎骨折等脊柱疾病的一種先進手術方式。該技術在影像導航系統的幫助下,引導椎弓根釘經皮精確植入,無需破壞脊柱的正常解剖結構,減少了醫源性鄰近節段不穩定的發生。與傳統的開放手術相比,微創技術優勢明顯,術中切口小,創傷出血少;可獲得更好的療效、更小的副損傷及更低的再手術率;術後患者恢復快,可以早期下床活動,為功能鍛鍊提供了有
發布於 2022-12-01 00: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