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7 20:58

煙霧病又稱自發性基底動脈環形閉塞,是一種以頸內動脈末端和大腦前、中動脈起始部的動脈內膜緩慢增厚,動脈管腔逐漸狹窄至閉塞,以及腦底穿通動脈代償性擴張為特徵的疾病。影像學上血管擴張的模式就像煙囪裡的裊裊炊煙,所以日本人稱之為煙霧病。

煙霧病是由日本人首先發現的。自1962年在蘇比拉納報告了第一例非日本人的煙霧病以來,世界各地都有煙霧病的報告,但主要是在黃種人中。發病率最高的是日本,其次是東南亞,包括韓國和中國。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4歲左右的兒童期和30至40歲的中年期。兒童與成人的發病率之比為5:2。

霧霾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患病率在兄弟姐妹中是42倍,在病人的子女中是37倍。最近發現,煙霧病可能與遺傳有關。煙霧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頸內動脈內膜的彈性纖維增生,使頸內動脈的管腔逐漸變窄並最終閉塞。內膜的病變主要發生在頸內動脈的末端、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起點,偶爾會擴散到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主幹以及頸外動脈,甚至是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為了補償由於這些顱內供血動脈內膜增厚和官腔變窄而導致的腦血流量減少,大腦底部和表面的微小血管通過擴張進行代償,形成煙霧狀的血管。當代償性血管擴張形成的腦血流量增加的速度小於腦供血動脈狹窄造成的腦血流量減少的速度時,就會出現腦缺血癥狀,腦梗塞,腦萎縮。腦軟化等。

菸民病的臨床表現從輕到重分為6種類型。輕症患者發病時有一過性短暫性腦缺血(TIA),表現為頭痛、抽搐、肢體無力、感覺異常和視野改變,重症患者發病時有腦梗塞或腦出血,危及生命。

霧霾病的診斷主要依據DSA和MRA成像,可參考日本厚生省1995年制定的霧霾病和霧霾現象的診斷標準:

1.血管造影特點:

(1)一側或兩側頸內動脈終末段或大腦前、中動脈起始段狹窄或閉塞。

(2)在血管造影的動脈期,顱底可見異常的煙狀血管網。

2.如果在MRA和MRI上有以下發現,可以不必進行血管造影:

(1) 在MRA上看到頸內動脈末端和大腦前、中動脈起點的狹窄或閉塞。

(2)MRA上見基底節的異常血管網(MRI上見基底節有兩個或多個流空,也可診斷為異常血管網)。

3.病因特點:病因不明,排除其他基礎疾病(如動脈硬化、腦膜炎、腫瘤、外傷、放射治療、唐氏綜合徵、VonReclinghausen病)。

4.病理結構特徵(屍檢病例中的替代性血管成像改變):

(1)頸內動脈內皮增厚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通常為雙側病變,有脂質沉積。

(2) 由於形成基底動脈環的主要動脈(前、中、後交通動脈)的內膜增厚,造成不同程度的管腔狹窄或閉塞。

(3)基底動脈環周圍可見許多小的穿透性動脈和吻合處分支。

(4)微小的血管在軟腦膜中呈網狀聚集。

在我國,對煙霧病的治療還不是很理想。內科用血管擴張劑以及抗菌素對症治療,但療效並不理想。多數學者採用日本學者松島義春先生於1979年發明的間接吻合法,即把顱外血管穿過顱骨和硬膜屏障引向顱內,促進大腦皮層的血液供應。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作者在著名神經外科專家段國勝教授的指導下,採用顱內、顱外血管融合和顱內、顱外血管直接吻合等方法治療了1000多例煙霧病。同時,作者還結合我國霧霾患者的發病特點,進一步完善了霧霾病的外科治療,使一些較為複雜的病例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煙霧病的診斷和治療相關文章
煙霧病因造影時擴張血管的形態似吸菸時吐出的煙霧,故稱煙霧病。目前東方國家煙霧病的發病率是西方國家的20倍,其中兒童煙霧病的臨床表現尤為複雜,相關報道較少,極易誤診並導致治療延誤。醫院多科研究組對近年收治的78例兒童煙霧病的分佈特點、首發臨床特徵等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煙霧病起病年齡從18個月至17歲不等,發病高峰在5~10歲之間,且女孩略多於男孩。其中臨床92.3%為缺血型,出血型僅佔7.7%;近四
發布於 2022-10-20 14:34
0評論
煙霧病是以雙側頸內動脈末端及大腦前、中動脈起始段慢性進行性狹窄或閉塞為特徵,並繼發引起特徵性的顱底異常血管網形成的腦血管疾病。煙霧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闡明,其診斷需要排除動脈粥樣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腦膜炎、腦腫瘤、唐氏綜合徵、神經纖維瘤病等已知病因引起的煙霧綜合徵或稱類煙霧病。藥物治療用於煙霧病治療的藥物有血管擴張劑、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藥等,這些藥物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有效性均無臨床試驗證實。對於
發布於 2023-03-06 08:31
0評論
煙霧病(MoyamoyadiseaseMMD)是一組以雙側頸內動脈末端及其大分支血管進行性狹窄或閉塞,且在顱底伴有異常新生血管網形成為特徵的閉塞性疾病,病因不明,其他確知症狀導致的上述表現則稱為Moyamoya綜合徵,"煙霧"名稱的來源是在腦血管造影時顯示腦底部由於毛細血管異常增生而呈現一片模糊的網狀陰影,有如吸菸所噴出的一股煙霧,故名。其臨床表現主要分為出血和缺血兩大類,起病年
發布於 2022-10-01 12:19
0評論
戴冬偉,趙文元,劉建民摘要  煙霧病(moyamoya病)是一種以頸內動脈及其大分支末端進行性狹窄甚至閉塞為特徵的少見的腦血管疾病。煙霧病患者血流重建術對出血性卒中受益與否仍有爭論,但直接和/或間接血流重建術可以有效預防進一步的缺血性卒中事件發生已經毋庸置疑。本文結合最新的知識討論Moyamoya病,介紹臨床表現、診斷以及外科治療並總結展望以期改善總體預後。上海長海醫院神經外科戴冬偉關鍵詞  煙
發布於 2023-03-06 14:51
0評論
煙霧病存在兩個高發年齡段,兒童期常常在5-10歲發病,其中絕大多數以缺血性症狀發病。由於孩子言語能力有限,運動的精細和協調尚處在發育過程中,就診時往往較晚,造成我國患兒腦梗型比例高於日本和韓國患兒。初步總結下我院收治患兒的常見症狀,希望能提高家長們的健康意識,使患兒就診時間提前,改善預後。1、突發頭暈嘔吐,甚至意識障礙;2、頑固性、反覆的頭疼;3、情緒激動時雙手抖動;4、肢體的發麻乏力,間斷髮作
發布於 2023-03-28 02:16
0評論
患者提問:高血壓史11年,血壓一直控制,10多年頭暈,其他正常。僅僅頭暈磁共振,DSA均做檢查,想問一下大夫,我這種情況怎麼辦?只有頭暈的症狀需要手術嗎?藥物治療怎麼樣?醫生回覆:可以定期複查影像學檢查,如無出血,可繼續保守治療。用於煙霧病治療的藥物有血管擴張劑、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藥,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藥物,這些藥物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有效性均缺乏臨床試驗證實。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能夠降低煙霧
發布於 2022-12-28 04:05
0評論
霧病即腦底異常血管網形成。一般認為是腦底動脈環主幹狹窄或閉塞之後,各深穿支增生和擴張,互相吻合而形成血管網,從而建立豐富的側支循環,這種異常的血管網,在腦血管造影時,呈煙霧狀影像,故而得名。至於腦底動脈主幹管腔狹窄或閉塞,是先天引起的,還是後天發生的,目前有兩種看法:(1)異常的血管網為先天性血管發育障礙。因為它很像胚胎早期腦血管發育的情況。(2)異常的毛細血管網是繼發於腦動脈閉塞。因為從病理表
發布於 2023-01-23 21:37
0評論
煙霧病(moyamoyadisease,MMD)是一組病因不明的床突以上雙側頸內動脈及Willis環自發性進展性狹窄、閉塞,並在顱底出現大量側支代償血管為特徵的閉塞性疾病。而其他確知症狀導致的上述表現則稱為Moyamoya綜合徵。臨床表現:一半以上的成年患者以顱內出血為首發症狀;兒童多以TIA及腦梗為主要表現。術前檢查常規:行DSA全腦血管造影明確診斷。造影時必須6根血管全做(雙側頸內動脈、雙側
發布於 2022-10-01 13:54
0評論
一、治療1、內科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對於缺血性起病可應用血管擴張藥、抗凝藥。對腦出血患者應用止血藥物和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等。對於癲癇患者和不隨意運動宜做相應的對症治療。腦出血患者伴顱內高壓應適當控制顱內壓力。2、外科治療(1)目的:在腦組織出現不可逆神經功能障礙前,通過手術方法增加腦的側支循環,改善腦供血,恢復正常神經功能。(2)手術方法:可分為直接和間接的血管重建手術。①直接血管重建術。②間接血
發布於 2022-10-04 15:05
0評論
 不及時治療危害極大。由於大家缺乏對煙霧病的認識,導致絕大多數煙霧病患者得不到及時的診斷治療。煙霧病若不及時治療,約1/4的兒童患者會出現智力或運動功能障礙,65%―82%的成年患者在5年內會多次發生腦缺血或腦出血,而且危害會越來越大。所以,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十分重要。       本病的預後多數情況下取決於疾病的自然發展,即與發病年齡、原發病因、病情輕重、腦組織損害程度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是否
發布於 2023-03-06 08: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