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8 23:59

1.常見肛腸出血疾病有哪些?怎樣區別?

   下消化道出血臨床又分為六大類,為炎症性、機械性、血管性、腫瘤性、全身性。下消化道出血大多來自結腸和直腸,少數來自小腸。現就其常見疾病的特點簡述如下:

結腸、直腸息肉或結腸息肉病:腸道息肉多發生於直腸及乙狀結腸,多數是單個,少數為多個。其主要症狀是便血。便血的特點是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不與糞便相混。凡兒童有便血而大便次數及性質基本正常者,多為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多見青年成人,其臨床特點是腹瀉,糞便鮮血和粘液,可因反覆出血而引起貧血。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肛腸科李國棟

結腸血管瘤:主要症狀是腸道出血或腸梗阻。可表現為急性大出血,長期少量失血所致貧血多見。血管瘤可為毛細血管瘤或海綿狀血管瘤,或兩者並存。腸鏡檢查可見粘膜下有大的擴展靜脈。

阿米巴結腸炎:患者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有惡臭味,右下腹常有壓痛,裡急後重較菌痢為輕。

直腸、結腸癌:直腸癌便血,早期為鮮紅色或暗紅,量不多,為間歇性,常有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病史;晚期大便中常同時混有惡臭的粘液。左側結腸癌類似直腸癌,但易發生腸梗阻。右側結腸癌以柏油狀大便為主,便隱血試驗常為陽性,伴有消化不良,貧血及右下腹腫塊等體徵。

結腸憩室炎:多位於乙狀結腸,有習慣性便秘。無併發症的憩室無症狀,如憩室發炎,可有粘液血便、腹痛、發熱等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或其他炎性疾病:大量便血者少,常為粘液血便,有腹瀉、腹痛史,多伴有下腹部疼痛,腸鏡和鋇劑灌腸造影可明確診斷。

內痔:第一、二期內痔多以便血為主,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時,有時滴血、射血、或僅有手紙上帶血,血與糞便不混,色鮮紅。三期內痔常伴有痔脫垂症狀。痔出血量少,一般無裡急後重和疼痛,常有便秘症狀。

腸套迭:常為粘液血便,呈果醬狀,兒童多見,伴有腹痛,腹部可捫及套疊的腫塊,易引起腸梗阻。

美尼耳憩室:又稱迴腸末端憩室,是先天性疾病,其特點是突然便血,無腹痛或其他症狀,經支持療法能緩解,但很快又可出血。血便常呈暗紅色,有血塊,出血多時引起休克和貧血。對小兒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應想到本病。÷

(10)小腸腫瘤:良性腫瘤少見,一般無全身症狀,也較少出血。若腫瘤腫大,可引起黑色或紅色便血癥狀,常伴有腹脹、腹痛、食慾減退、腹部包塊等症狀。

(11)肛裂:排便時出血,伴有肛門疼痛,出血量少,色鮮紅,有便秘病史,青年人多見,局部檢查可見肛管裂口,多數在後正中或前正中。

(12)放射性直腸炎:便血,裡急後重,血和粘液混合,排便次數多為特點,有放射性治療的經歷。

2.哪些原因容易出現肛門部有物脫出?如何區別?

  肛門脫出物一般分為2種類型:一類是經常脫出,如三期內痔、完全性直腸脫垂、肛管外翻、血栓痔、外痔皮贅。另一類是排便時有物脫出,便後可自行回納入肛,如二期內痔,直腸下端息肉,肛乳頭肥大,直腸粘膜脫垂等。

  臨床上根據脫出與排便的關係,脫出物外形、顏色和其它臨床症狀,不難鑑別。

內痔II、III度,便時脫出,有些能自行回納,有時不能自行回納,需手法復位,常伴有便血癥狀。外形呈草莓狀。

肛裂:便時疼痛、出血、肛門處脫出物不能回納入肛門,為皮贅樣物長在肛裂底部。

直腸脫垂:排便時脫出,便後收縮能自行回納,脫出物表面亦為粘膜,但脫出物較痔大,有環狀粘膜溝,而痔則是放射狀粘膜溝。

肛管外翻:排便時發生,表面為皮膚組織覆蓋,常伴有痔和直腸脫垂。

肛乳頭肥大:排便時脫出,部分能自己回納,部分需手推復位。脫出物表面為異形肛管上皮,帶有蒂,色白,很少出血,但有肛門部不適,無壓痛。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數個。

直腸息肉:排便時脫出,能自行回納,表面為粘膜、粘膜發炎時呈草莓狀,有些有蒂,有些無蒂,常伴有出血症狀。

血栓外痔:位於肛管部突發腫物,疼痛明顯。壓按外痔,其下有硬結在皮下,色紫蘭色。

3.排便時有物脫出肛門外是否就是痔?

  便時有物脫出肛門外是肛腸疾病的常見症狀,可見於多種肛腸疾病,這些疾病包括肛乳頭瘤、直腸息肉、直腸脫垂。內痔脫出時可看到明顯的痔核,表面光滑,淡粉紅色,可見曲張的血管叢,離肛門很近,大多可自行還納。肛乳頭瘤是肛乳頭受到慢性炎症的反覆刺激,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脫出物多呈不規則形狀,表面為皮膚,呈灰白色,有細長的蒂,有些則無。直腸息肉是發生在直腸粘膜上的新生物,距肛門較近的有蒂息肉或體積較大的息肉可在排便時脫出,脫出物表面充血,有的可以看到絨毛狀的突起,輕觸可以出血,便後能自行還納。直腸脫垂包括直腸粘膜脫垂和全層脫垂,粘膜脫垂是粘膜鬆弛造成的,而全層脫垂則是支持、固定直腸的組織鬆弛,不能固定直腸而形成,直腸粘膜脫出於肛門外呈半球狀,表面為粘膜,有多條放射狀皺褶,直腸全層脫垂的脫出物較大,呈柱狀或牛角狀,長度從幾釐米到十幾釐米不等,觸之韌而有彈性。以上幾種疾病脫出物與痔核脫出有明顯區別,很容易分清。

肛門直腸疾病的基本知識VI相關文章
    1、直腸瓣的數目和生理功能是甚麼?直腸內壁有三個橫行或稍斜行的半月形粘膜皺襞,向腸腔內突入,凹面向上,稱為直腸瓣,亦稱直腸橫皺襞。通常有三個,左面腸壁上下各有一個,右面腸壁中間有一個。直腸瓣的數量因個體差異而不同,有些2個,左右各一個;有些可達5個。由於直腸瓣是橫在腸壁上,向腸腔內突起的半月形組織,而瓣分左右上下交叉排列,可能有預防或阻止排便時糞便對盆底所施加的直接壓力,使糞便下降,低到
發布於 2022-09-29 00:09
0評論
肛門直腸疾病必須進行仔細的肛門檢查,結合詳細詢問所得的病史,才能作出明確的診斷,因此掌握檢查方法十分重要。檢查時注意事項如下: 檢查時,操作必須輕柔,勿使患者感到痛苦,並事先告訴患者,給予適當的解釋和安慰。不可在患者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進行,以免患者恐懼而不協作。作肛門直腸檢查時要取適當的姿勢,然後告訴患者張口作深呼吸或排便動作。在指套或肛門鏡上塗以潤滑劑,先在肛門口輕輕按摩,待肛門部鬆弛時
發布於 2023-04-09 14:28
0評論
1.肛管結締組織的功能是甚麼? 肛管結締組織包括聯合縱肌、外括約肌結締組織、內括約肌結締組織、粘膜下結締組織、皮下結締組織、坐骨直腸窩結締組織幾部分。其功能及臨床意義有以下幾點:排便與自制作用:聯合縱肌是內直腸縱肌的直接延續和肛提肌的部分延續所構成,故排便時肛提肌和直腸縱肌收縮,必將使肛管上縮,官腔擴大,肛門張開,排便終止時則相反。聯合縱肌在此過程中協助肛管周圍的肌肉共同維持正常排便功能。中國中
發布於 2022-09-29 00:04
0評論
肛管與鄰近組織有甚麼關係?肛管與直腸下端相連,是排便的最後通道。肛管的上界平面:在男性與前列腺尖齊高;在女性與會陰體齊高。肛管周圍包有內、外括約肌、聯合縱肌和肛提肌。肛管的前方與會陰體接觸;在男性借會陰體與尿道膜部、尿道球和尿生殖膈後緣相鄰;在女性借會陰體與陰道前庭、陰道下三分之一部相鄰。後方借肛尾韌帶連於尾骨;兩側為坐骨直腸窩。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肛腸科李國棟肛管毗鄰除上述各組織之外,尚有
發布於 2022-09-29 00:19
0評論
1.肛門直腸的生理功能是甚麼?肛門與直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最後通道,從食物的攝取到殘渣排出體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消化和吸收過程。這個過程幾乎全部在上消化道完成。直腸沒有消化作用,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分、葡萄糖和氨基酸等,並儲存已經被吸收過的渣滓。所以肛門直腸的生理功能主要為排便。排便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動作,它不但包括不隨意的低級反射和隨意的高級反射,還需腹肌、膈肌、肺、肛提肌、肛門括約肌的配合。中國中醫
發布於 2022-09-29 00:14
0評論
哪些疾病屬於肛腸科診治範疇? 肛門、直腸、結腸的各種疾病均屬於肛腸科診治範疇。常見的肛門病有內、外痔,肛裂、肛瘻、脫肛;結腸病有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直腸脫垂等。此外如肛門溼疹、肛門瘙癢症、尖銳溼疣、各種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也屬於肛腸疾病範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肛腸科李國棟肛腸疾病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係?肛腸疾病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歸納起來可分為內因、外因兩大類。
發布於 2022-09-29 00:24
0評論
第一種方法:視診 病人的體位:被檢查者根據具體情況,通常採用下列三種體位。 1、前俯位讓病人背向光線站立,上身向前彎曲匐伏床側,使髖部彎曲成90度姿勢,醫生站在病人側面,用雙手拇指將臀部肌肉輕輕分開,露出肛門。此種體位適用於門診或輕症病人。 2、左側臥位病人側臥背向光線,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向腹部屈曲,醫生站在背後檢查適用於危重病人。 3、膝胸位病人背向光線,雙膝跪在檢查臺上,彎曲上身,使前胸及一
發布於 2023-04-09 14:41
0評論
不良的飲食習慣同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我國明代外科著作《奇效良方》。《瘡瘍全書》“食肥膩、胡椒辣椒風熱下衝,乃生五痔。可見過食肥甘辛辣可以得痔,這些說明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痔的重要原因,因此預防肛門直腸疾病應。首先從飲食上加以注意,原則上辣椒、芥末烈酒及油膩煎炸食物等均應少吃,應當有所節制,多食用新鮮蔬菜,粗糧等食品。辣椒、酒類對直腸粘膜及肛腺有直接刺激作用,過量食用會導致直腸粘膜充血,擴
發布於 2022-09-24 19:55
0評論
會陰和直腸肛門常規的肛門直腸檢查體位是側臥位和俯伏的折刀狀臥位,雖然俯臥位據說能夠充分的曝露,但左側P位為一個好的選擇且較為病人所接受,特別是老年患者或是那些無行為能力的人。然而,偶而為了要顯示直腸脫垂,必須讓病人擺出蹲位。肛門直腸檢查需從檢查病人的內衣開始,會陰部位的皮膚是否有沾有糞便,這是與糞便嵌塞有關的溢流性便失禁所導致(溢出或反常的便失禁),尤其見於老年患者。此種情況必須與括約肌功能喪失
發布於 2022-12-20 16:25
0評論
1、小兒癲癇的病史兒童癲癇的個人史,應包括母親懷孕期間有無感染、先兆性流產及其他不適。對患兒出生時及發育早期所有較大事件都要予以關注,如是否足月順產、有無窒息、產傷、顱內出血、重度黃疸、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有無嚴重頭外傷,有無高熱驚厥,有無中毒等。驚厥前有沒有遭受特殊的危害(包括身體和情緒),是否伴有發熱、有無耳部感染、有無中樞神經感染及其他潛在原因,以及患兒智力情況等。這些對病因診斷和治療
發布於 2022-10-20 18:4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