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拴塞的通常症狀是甚麼?
依次一般出現滴尿、大便乾燥、雙腳或單腳變形,甚至下肢肌肉萎縮和癱瘓。如果出現神經源性膀胱,可導致膀胱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積水,最後導致腎衰竭、尿毒症和死亡。
2、脊髓拴塞手術的主要目的是甚麼?
阻止或延緩疾病過程的進一步發展,如僅有大小便功能障礙的患者手術後可避免肌肉萎縮和下肢癱瘓。
3、脊髓拴塞的最佳手術時間是甚麼?
手術越早越好,可以避免因身體發育而造成的脊髓牽引損傷。但是,孩子越小,手術要求越高,而且不能由專家來做。
4.對於不再生長的成年人,是否還有必要進行手術?
是的,有必要。雖然身體不再高大,但經常彎腰,而彎腰會增加距離,拉扯到脊髓,加重脊髓損傷。成人的脊髓拴塞仍有必要進行手術釋放。我們手術的病例中,年齡最大的56歲,手術後病情好轉。
5.手術後會不會復發?
應用人工脊柱膜和鼓勵早期活動可以防止復發。
6、先天性脊柱裂本身的治療方法是甚麼?
如果脊柱裂較小,不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可以不治療,如果脊柱裂較大,椎板缺損較大,即出現脊柱不穩定,對已經返流的脊髓保護強度差,可以給予鈦板重建椎管。
7、為甚麼腦脊液漏這種併發症最容易在手術後發生?
先天性脊柱裂患兒在手術部位有各種組織(硬膜、骨、肌肉)缺損,術後腦脊液往往沿組織間隙滲出,較嚴重者可引起椎管內感染。
8.有些患兒以前做過手術,但效果不好,能否再做手術?
有些患兒以前做過手術,但只是切除了腰骶部的大包(即膨出的脊柱囊和脂肪瘤),沒有解決椎管內的脊髓病變,實際上相當於在腰骶部做了一個 "美容 "手術,效果不好或加重了病情。對於這些病人,需要進行新的脊髓拴系鬆解術,才能真正徹底解放脊髓末端。
9.為甚麼病人術前尿液和糞便正常,而術後尿液滴瀝,糞便乾燥?
脊髓拴系患者術前大便看似 "正常",並不代表神經功能正常,因為神經在病程中處於代償階段,使膀胱括約肌和逼尿肌達到平衡狀態,表現為尿液正常,手術要以分離神經,解除神經粘連和拴係為最終目的。這種功能障礙將隨著神經的逐漸恢復(3周-3個月)和平衡狀態的重新建立而得到改善,而且這個過程是可逆的。相反,非手術最終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是無法恢復的,而且是不可逆的。大便的表現也是如此。
10.在一些做了手術的嬰幼兒中,為甚麼術後仍有足部畸形?
脊髓拴塞的胎兒在長期的母體妊娠過程中受到脊髓的牽拉,由於下肢肌肉組織發育不完善,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沒有表現為足部畸形。這種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導致腳被一組強大的肌肉拉扯而變形。它表現為馬蹄鐵足或鉤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