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2 07:10

  預防乳腺癌,從乳房自檢和乳腺癌篩查開始。乳房自檢以及乳腺癌的篩查,很可能會幫助女性朋友儘早發現病患,降低生命被吞噬的可能。

  乳房自檢

  1、具體方法

  觀察乳腺的外觀,比如乳頭有沒有異常分泌物,乳房的大小、性狀有沒有異常改變,乳房的皮膚有沒有異常改變(如橘皮樣改變)。

  觸摸手法如圖所示,主要是感覺乳房的質地,有沒有硬塊出現。平躺在床上,抬起待檢側的胳膊,用另一側的食指、無名指和中指,在乳房區域小幅度地上下、上下地觸摸,看有沒有腫塊存在。

  2、站著摸不如躺著摸?

  對於沒有太多「實戰經驗」的童鞋們,我的建議是:絕對還是「站著不如躺著」。

  原因是這樣的:由於重力作用,當我們站立的時候,乳腺組織相對集聚在下半部分,重疊的腺體顯得特別厚實,小腫塊容易隱匿其中;而平躺時,乳腺組織相對平攤,厚薄不受地心引力影響。這樣手檢更容易檢查出有意義的腫塊。

  3、我怎麼知道摸到的是甚麼?

  光會摸,不知道摸的是甚麼怎麼辦?彆著急,我教給你們簡單易行的方法。

  「嘴唇」

  正常的乳腺組織柔軟疏鬆,手感就像你的嘴唇。

  「鼻頭」

  小葉增生組織摸上去就像鼻頭的感覺,有點韌但很有彈性――整容隆鼻的美女除外。

  「額頭」

  最可怕的乳腺癌的腫塊,摸起來就像你的額頭,摸上去硬硬的,而且不易推動。

  如果還是不太確定,那就儘快找經驗豐富的乳腺專業醫生檢查下。

  4、不要忘了檢查乳頭乳暈區域!

  記得在最後擠壓一下乳頭,觀察是否有溢液,記得看清楚是哪個孔出現情況。如果第二天要來看門診,記得不要過度擠壓,水都擠光了,醫生就沒法判斷溢液的性質跟程度了。

  乳腺癌的篩查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的自我檢查,並不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好辦法。很多情況下,自檢發現的異常與乳腺癌無關,它並不能取代其他篩查方法。關於自檢,你所要做的是發現異常儘早到醫院就診,做進一步檢查。

  中國每年乳腺癌新發數量和死亡數量分別佔全世界的 12.2% 和 9.6%,乳腺癌也是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但乳腺癌的病死率卻逐年下降,是治療效果相對較好的癌症。

  乳腺癌如何篩查呢?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

  1、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鉬靶。

  2、「高風險」(具體見下)女性,不管年齡高低,需要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3、20 歲到 39 歲的女性每 3 年由乳腺專科醫生查 1 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觀察與觸摸;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由乳腺專科醫生查 1 次乳腺。

  4、20 歲以上的女性都可以通過自己觀察和觸摸檢查乳腺。

  「高風險」包括:

  (1)經過專業的風險計算,得到終身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於 20%;

  (2)基因檢測發現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比如安吉麗娜 ? 朱莉);

  (3)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

  (4)10 - 30歲時曾做過胸部放射治療等等。

  (5)是否高風險,需要諮詢乳腺專科醫生。

  終結關於乳房健康的謠言!

  1、文胸和乳腺癌的發生有關

  錯!「文胸致癌論」認為:有鋼託的文胸會阻止淋巴液流向腋下的區域,而胸部細菌和其它廢物通常在那裡得到清除,於是乳腺癌就發生了。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1991 年關於佩戴文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研究,它的結論的確是不戴文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較少,但是這個數量結果經過統計學檢驗後,並不足以支持「乳腺癌患病和佩戴文胸有關」的假設。現在,經過現代循證醫學的驗證,二者其實完全沒關係。

  2、小葉增生 = 乳腺癌

  錯!門診有很多病人因為恐懼小葉增生變成乳腺癌而求診,同時認為增生越重也越有可能得癌。從此生活在這種誤區的心理陰影下,每天惶惶不可終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事實上,小葉增生就像普通感冒一樣,是種常見病。臨床上 95% 的小葉增生是「單純性小葉增生」,並不會癌變;而與其相對應的「不典型增生」,也不是將來所有的都一定癌變。

  至於女性為甚麼會「小葉增生」,與情緒、飲食、內分泌等因素關係很大。沒必要為「小葉增生」緊張兮兮,定期檢查,按需治療即可。

  總結

  正如上文提到的,乳腺癌雖然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治療效果卻相對較好。認真接受篩查、進行自檢,發現問題,及時到正規醫院的乳腺專科或普外科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就診、早治療,不迷信「偏方」,乳腺癌並不是那麼可怕。

預防乳腺癌怎麼做?相關文章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亞洲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低與其攝入富含植物雌激素的膳食有關,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植物雌激素的廣泛關注。植物雌激素,廣義上是指一類具有類似人體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其結構與天然的內源性雌激素相似。因此植物雌激素可吸附於雌激素受體並表現出弱激素樣作用的性質,其效用大概為合成雌激素的千分之一至幾十萬分之一。在乳腺癌與膳食因素的關係中,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倍受關注,其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比較肯
發布於 2022-10-22 10:49
0評論
1、講究合理飲食。應注意多食含脂肪低或含不飽和脂肪的豆類食物,提倡每日喝一杯酸牛奶,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數量。2、青春期除適當節制脂肪和動物蛋白質的攝入外,要適當地增加體育活動。3、不提倡做隆乳手術,異物存在體內是一個潛在的危險。4、掌握防癌衛生知識和乳房自我檢查方法,有利於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5、婦女在更年期為治療更年期綜合徵,需要補充外源性雌激素時,應保持最小劑
發布於 2023-01-31 09:57
0評論
目前國內外在乳腺癌的預防研究上有哪些新進展?乳腺癌基因的發現,是否可以提高乳腺癌的水平?乳腺癌的預防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如何在乳腺癌發生之前篩選出易患乳腺癌的人群,並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阻止或降低乳腺癌的發生(一級預防);2、如何早期發現已發生的乳腺癌,並採取合理的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二級預防)。目前國內外在乳腺癌預防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主要在如下幾方面:1、依據大量流行
發布於 2022-12-11 20:02
0評論
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比較高發的一種常見腫瘤疾病,乳腺癌疾病的出現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會導致女性失去生命,導致女性發生乳腺癌的原因也比較的多,比如不結婚,或是結了婚後不要孩子等等,這些都容易誘發乳腺癌的出現,也增加了患上乳腺癌的幾率,其實,在哺乳期如果做好護理的話,也能夠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哺乳期女性預防乳腺癌要這麼做,下面就具體看看吧。 步驟/方法: 1、 事實上,女性
發布於 2022-11-11 15:13
0評論
概述 乳腺癌這個疾病,目前,在我國十分的常見,乳腺癌這個疾病,要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治療疾病的,不要去不正規的醫院,因為那裡的治療不到位的。措施也是不好的,衛生也是不到位的,要積極的治療疾病的,要弄清楚病因在進行治療疾病的,不要耽誤了治療疾病的,要定期去醫院複查一下疾病的,不要過於的擔心,不要過於的緊張的 步驟/方法: 1、 乳腺癌這個疾病,要學會自我的檢查,要從外上開始,然後到外下,內下
發布於 2023-05-15 05:30
0評論
乳腺癌的預防因素如下:1、低脂飲食。據美國專家在大批婦女人群中隨訪統計,發現高脂飲食者,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術後的乳腺癌複發率也高。2、蔬菜、水果、山藥、香菇、豆製品、胡蘿卡、綠茶等,可降低發病風險。咖啡、膽固醇、不飽和脂肪酸、紅茶、維生素E等與乳腺癌發生沒甚麼關係。3、體育運動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尤其對絕經後的婦女。4、服用抗女性激素的藥物,美國專家在大批人群中隨訪觀察,發現服藥者較對照紐
發布於 2022-12-11 19:32
0評論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幼兒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餵養;兒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鍊;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燻、炸
發布於 2022-10-23 09:33
0評論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幼兒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餵養;兒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鍊;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燻、炸
發布於 2022-10-23 10:13
0評論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幼兒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餵養;兒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鍊;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燻、炸
發布於 2022-11-27 00:46
0評論
早檢查早發現是減慢乳腺癌發病率的最佳途徑,男性也會得乳腺癌。乳腺癌預防的三步驟。第一步,減少危險因素。年齡、家族史、月經來得早結束得晚、首次妊娠年齡大、不良生活方式、激素替代療法等都是高危因素。第二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我們時常要看自己的乳頭是否流出液體、乳頭是否凹陷、形狀和大小是否有改變和腫塊、有無皮膚凹陷“酒窩症”、外表改變“桔皮症”、腋窩是否有腫脹或腫塊等。20歲至40歲的您1
發布於 2022-12-02 03:3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