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障礙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常伴有追求完美,做事刻板,缺乏穩定感和安全感的人格特徵,以強迫症為主要臨床相。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二者尖銳衝突使患者焦慮和痛苦,患者體驗到觀念和衝突來源於自我,雖極力抵抗,但無法控制,大部分患者能認識到他們的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是非現實的,過分的。
美國調查:在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中位居第4位,終身患病率2.5%,在中國終身患病率為2.4‰,並且強迫症具有家族聚集性,家中親人有患迫症的人的發病率比正常人要高。而且其發病是遺傳、環境、心理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結果。病因及發病機制主要有神經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解剖學及其它方面等因素。
神經生化因素包括:
1、遺傳
2、強迫症的神經生化基礎
3、強迫症的腦代謝活動
心理因素包括:
1、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強迫行為是防禦機制的外在表現。
2、行為理論的觀點認為強迫行為是個人習慣的以減輕強迫觀念引起的焦慮的行為。
解剖學觀點:
強迫症可能與基底節功能異常有關。
其它方面:
1、生化強迫障礙患者有5―HT(一種中樞神經介質)功能異常。
2、腦病理學強迫障礙患者可能存在涉及額葉和基底節的神經迴路異常。
3、心理學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強迫障礙是一種對特定情景的習慣性反應。
強迫症有幾大特點:
成人女性高於男性;青少年中男性高於女性;2/3患者發病於25歲之前,35歲以後發病低於15%。最早發病年齡為2歲。獨身者比已婚者易患病。一般出現症狀5-10年才就診。
臨床表現:
基本症狀為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和強迫行為,並同時伴有明顯的情緒症狀。
強迫觀念主要表現
1、強迫性懷疑 患者反覆懷疑自己是否說過或做過某事
2、強迫性窮思竭慮 明知道沒有必要,卻不能控制的反覆思索一些無意義的問題。
3、強迫性對立思維 患者腦子裡出現一個觀念,馬上出現一個與其完全對立的另一個觀念。
4、強迫性回憶 患者經歷過的事頻頻出現在回憶裡,不能擺脫。
強迫意向主要表現
1、強迫情緒 主要表現為強迫恐懼,是對自己的情感的恐懼,害怕失控做壞事。
2、強迫意向 患者感到一種強有力的內在趨使馬上就要行動起來的衝動,但實際上並不直接轉換為行動。
強迫動作或行為:
1、強迫檢查 為減輕強迫向懷疑引起的焦慮而採取措施。
2、強迫詢問 患者不相信自己,反覆和要求他人不厭其煩的給予解釋和保證。
3、強迫清洗 反覆洗手,洗餐具或衣服。
4、強迫性儀式動作 患者要做一定的動作,以此象徵著兇吉禍福。
5、強迫性緩慢 患者起病時舉止行動便是緩慢的,具明顯儀式化特徵。
強迫症治療目的:
控制症狀,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首選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通過系統規範治療大約60-70%患者症狀改善,但仍有20-30%患者無效,需要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