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今科技的發展,不同地域間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東西方世界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整個世界正在發展為一個地球村。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的心理學正在趨於整合,心理學勢將發展成為一種全人類的、世界的心理學。與此同時,各國的心理學也在力求保持並發展本土化的特色,以期在屹立於世界心理學之林的同時更有效地為本土受眾服務。在整合化與本土化這兩種發展趨勢中,中醫心理學研究面臨融匯古今、貫通東西的巨大難題和發展瓶頸。在尋求解決問題的種種思路中,人文社會科學觀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察和思考的角度,有助於在更高的層面把握中醫心理學發展的方向。
1、中醫學的人文社會科學觀
人文社會科學,從本質上看是關於人的科學。醫學界從生物、心理、社會等方面看待人的健康已經成為多年的共識。對待人性時,也同樣要求將人視為生物人、心理人和社會人。醫學和心理學是服務於人的,在其歸屬上的最高層範疇應該是人學,而不能僅僅被單純地視為與人文社會科學相對的自然科學。中醫學從來重視從生物、心理、社會多方面看待患者、疾病、醫生以及醫療實踐。這是中醫心理學應該發揮的優勢和特色。其中生物自不待言,下舉二例說明社會和心理。
1.1岐黃之術
這是古代中國對醫學的代稱。岐伯為黃帝之臣,卻位列黃帝之前,可見對醫學專家之尊重勝過帝王。歷代名醫多居官職,如“醫聖”東漢長沙太守張仲景在公堂行醫。後世因此稱藥鋪為“某某堂”,將其中醫生的執業行為稱作“坐堂”。對醫生的稱謂“大夫”、“郎中”源自官名。“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成為眾多醫生的座右銘。這些都說明,醫生的職業自古就包括了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1.2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這是孔子引用的當時的諺語(出自《論語・子路》)。其中的“恆”是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相當於心理學中的意志品質。巫、醫並舉,說明二者都是由心理素質較高者從事的專業性較強的職業。巫偏重於心理治療,醫偏重於軀體治療。二者工作有交叉,如古“醫”字寫作“t”和“薄F渥笊系摹耙健比繽氨ú。保慈耍[、冂)中箭(矢)而病。右上的“殳”即以手(又)持刃(幾),相當於手術清創治療。二字下面(酉、巫)含義為:病人不堪痛苦,則通過飲酒(酉)麻醉,或借巫術鎮痛,相當於催眠治療。
2、人文社會科學觀有助於中醫心理學的定位
中醫心理學是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概念,無論是作為中醫學的分支,還是作為心理學的分支,或者作為中醫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它都是一個正在發展的年輕學科。學科的健康發展需要清晰的定位和明確的方向。在進行學科發展規劃時如果從人文社會科學觀高屋建瓴,學科建設可能是事半功倍的。從名稱和目標二方面可見一斑。
2.1名正言順
言及“心理”,多被人誤解為與“軀體”相對的概念,似乎可以獨立於軀體之外,這就未免落入唯心主義的空談。中醫學向來以唯物辯證觀保持著其特有的樸素性與科學性,而“中醫心理學”這一複合詞卻造成了概念上甚至立場上的混亂,以至難以對中醫心理學作明確的學科定位。人文社會科學觀提供瞭解決問題的辦法。考漢字“心理”一詞最早由日本學者西周1875年所創,當時作為英文Mental的翻譯。今天看來,Mental可譯為“心理”、“思想”、“精神”三詞。“心理”字面上是偏正結構,偏心離物,稍欠科學。“思想”雖是並列結構,但“思”指回憶過去,易導致抑鬱,所謂“思傷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想”指憧憬未來,可造成焦慮,“思想”顯然是病理心理過程。“精神”是最能代表中醫學特色的翻譯,腎藏精而心藏神,精、神並列,反映的是腎、心二髒的功能,既唯物又辯證。明確了這種翻譯,即使不必改“中醫心理學”為“中醫精神學”,也能使其有個名正言順的定位。
2.2目標明確
正如醫學和心理學一樣,中醫心理學追求的目標是人類的健康。中醫對健康狀態的描述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和“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簡言之即“精神”二字。俗語亦以“精神”為褒義代表健康,以“神精”為貶義表示心理障礙。從人文社會科學觀解釋,精為腎所藏屬水,神為心所藏屬火。水向下流而火向上燃。精神為水上火下,二者相交為既濟,平衡而得健康;神精為火上水下,二者不交成未濟,失衡而生疾病。老子說“上善若水”,做到很難;劉完素說“下愚若火”,做不到很難。心腎不交、精神不安成為常見的心理障礙,甚或引發疾病。為此,中醫心理學的臨床實踐提供了種種調精安神、養生保健的方法,其總目標都不離對精神健康的追求,人文社會科學觀使這一追求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理想。
3、通過人文社會科學觀正確理解中醫心理學思想
中國是世界心理學思想的發源地之一,心理學思想在中國文化中俯拾皆是,集中體現為中醫心理學思想。數千年來,中醫心理學思想不僅影響著大眾的健康,影響著個人的人格,還影響著社會的文化。當今,從中醫心理學思想中挖掘寶藏,不僅有助於中醫心理學的發展,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世界心理學的進步。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對中醫心理學思想的理解或有偏頗,或有不足。人文社會科學觀為正確理解、發掘、利用中醫心理學思想提供了有利的工具。試舉二例。
3.1心與腦
中國心理學思想言心多而言腦少,故常常因為沒有明確指出“腦是心理的器官”而被指責為落後的、不科學的甚至唯心論的。中國心理學家因此而遺憾。事實上,中國古人並非沒有以腦為心理器官的意識,只是後人證據不足。為說明中醫心理學思想中對腦的認識,通過人文社會觀的方法至少可找到三個方面的例證。
3.1.1字源學
中國人講到心理時習慣使用“思想”一詞,用以與“身體”相對而言。“思”字是會意字,下面的“心”表示其心理功能,上面的“田”是頭顱的象形,“田”中的“十”字代表顱骨上的顱縫。從“思”字造成至今已有數千年,因此可以推斷中國人在那個時代已經有了心理源自頭腦的意識。
3.1.2古代氣功
古代氣功文獻是中醫心理學思想的寶庫,其中道家內丹氣功對心理昇華的實踐進行了系統的描述。這種被西方翻譯成“鍊金術”的修煉程序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修煉的基礎是人體三寶“精、氣、神”。精藏於腎而神藏於心,則修煉過程是由腎起到心止的過程。而道家對此有“若要不老,還精補腦”的口訣,卻沒有“還精補心”,可見氣功在實踐中已經明確了腦的心理功能。“還精補腦”之說的文字見於三國時期曹植(192~232)詩《飛龍篇》:“授我仙藥,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道家的實踐遠早於此詩。
3.1.3醫學文獻
一般考證中醫文獻都支持明代李時珍和清代王清任明確提了出類似“腦是心理器官”的說法。而早在《素問・脈要精微論》中即已指出:“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由此至少可以將中國人對腦心理功能的認識前推至二千年前。
3.2心神與元神
中醫心理學思想在“心神”之外,提出了更重要的“元神”概念。“元”指頭腦,甲骨文象形符號為“”下加一“人”。今天看來該符號恰與神經心理學中神經元符號“―<”不謀而合。甲骨文進化後象形成份減少,“元”字上面的“”變成了“二”,這卻與解剖學中腦分二半球相一致。中醫心理學思想中,心神代表一般心理功能,元神代表更高層次的心理功能,這正與近年認知心理學中元認知、元語言、元記憶等元概念遙相呼應。這些元概念中的“元”英文為前綴Meta。如英文Metaphysics為哲學術語“形而上學”或“玄學”。“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則Metaphysics又有了“道”的意味。“器”翻譯為去掉Meta的Physics,即“物理學”。“道”高於“器”是因為“首”,Metaphysics高於Physics是因為Meta(元),而“元”與“首”同義為頭。通過這種人文社會科學觀使“元”作為紐帶貫通古今中外,有助於對中醫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也有助於在中醫心理學的理論教學與研究中啟發學者的興趣並拓展思路,還有助於中外學者在文化心理學的不同層面廣泛交流。
綜上所述,人文社會科學觀對中醫心理學的意義在於,它使形而下的器有了形而上的道的指導,使中醫心理學的發展有了靈魂。不難想象,在人文社會科學觀的高度上,中醫心理學將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吸引更多優秀學者加入自己的隊伍,最終它也必將在全球一體化的世界上為全人類的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健康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