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6 23:25

近日,骨科成功完成了首例微創經腹腰椎融合手術。

患者為57歲男性,患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6個月,近期症狀逐漸加重。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 "腰椎管狹窄症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症"。

患者術前腰椎MRI顯示腰5-骶1椎間盤脫出,腰4-5椎管明顯狹窄,神經根嚴重受壓。仔細分析患者病史,認真閱片,發現患者腰4-5椎間盤脫出和椎管狹窄是導致患者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患者適合做微創手術。

最終,經過5個小時,劉錚成功為患者實施了經腰椎融合術的微創手術,術中出血僅30ml,患者麻醉甦醒後立即報告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完全緩解。術後2天患者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據悉,經椎管內微創腰椎融合術是臨床上重要的脊柱微創手術之一,對腰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腰椎不穩的患者,手術效果好,創傷小,恢復快。副主任醫師劉政通過多年的臨床積累和學習,已經完全掌握了此類技術,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甚麼是微創經椎間孔腰椎融合手術?相關文章
歷史演進上世紀50年代,Cloward等首先提出經腰椎後路的椎間融合概念(PLIF),由於椎間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豐富的血液供應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學環境,因而融合率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也隨之改善。但是,PLIF手術也存在一定侷限,如術中需要腰椎兩側廣泛的椎旁肌剝離,導致椎旁肌術後一定程度的失神經改變;需要切除兩側更多的後方結構,如椎板,椎間小關節等,客觀上削弱了腰椎節段的穩定性;技術上需要對雙
發布於 2023-02-09 11:02
0評論
經腰椎後路的椎間融合術(PLIF)誕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由於椎間融合時植骨充分、植骨床血液供應良好、生物力學環境合理,因而融合率和臨床療效都顯著提高。但該技術需要對神經進行一定的牽拉,增加了神經損傷的幾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經椎間孔入路腰椎椎間融合技術(TLIF),術中無需過度牽拉神經根,神經損傷發生率降低,這使TLIF技術獲得迅速推廣。無論是PLIF還是TLIF融合術,手術時需要對腰
發布於 2023-02-13 18:22
0評論
1982年,Harms等提出經椎間孔入路腰椎椎間融合的方法(TLIF)。TLIF僅破壞腰椎單側的後方結構,術中一般不必牽拉神經根,這些技術上的優勢使得TLIF技術獲得迅速推廣。與腰椎融合技術同步發展的是微創脊柱外科技術。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狀牽開器技術,解決了脊柱後路的微創入路問題,減少了腰椎後路常規手術對椎旁肌的牽拉和剝離。2001年,Foley提出經皮椎弓根螺釘技術,微創
發布於 2023-03-13 19:06
0評論
一、傳統技術的侷限性在介入性椎間盤治療方法出現之前,開放手術是治療嚴重椎間盤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介入療法給椎間盤突出症治療引入了微創理念。目前可供選擇的介入方法有膠原酶溶解、經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離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頻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屬於間接減壓,僅針對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徹底清除病變髓核特別是壓迫神經的組織,無法修復破損的纖維環,壞死組織需靠人體自然吸收,複發率高。90
發布於 2022-12-14 07:12
0評論
經皮椎間孔內窺鏡輔助下腰椎間盤切除術簡稱椎間孔鏡技術,是在經皮椎間盤自動切吸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手術在局麻下行腰椎側後路經皮穿刺,將直徑7.5mm的手術工作通道經椎間孔入路直接行椎間盤內或椎管內置入,並在內窺鏡可視下直接取出突出或脫出的椎間盤致壓物。由於手術在局麻下操作,手術切口約8mm,術中不破壞腰椎重要骨關節韌帶結構,對腰椎穩定性無顯著影響,不需要牽拉神經根和硬脊膜囊,對椎管內神經組織無明
發布於 2022-12-02 06:11
0評論
很高興能利用這個平臺與大家一起探討、共享微創脊柱外科椎間孔鏡技術,我2011年從師於美國的脊柱微創外科大師AnthornyYeung教授,Yeung教授語重心長的教誨、希望這項脊柱微創外科頂尖技術能夠在國內很好的開展,回國後逐步開展了這項技術,目前利用該項技術已經成功治療了200餘例病例,該技術創傷小,僅有1cm的切口通道,局部麻醉,安全(對經過正規訓練、培訓,熟練掌握該技術的脊柱微創外科醫生而
發布於 2022-10-22 23:39
0評論
所謂脊柱微創手術,從廣義上講,是指所有和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創傷有所減小的手術。狹義上講,是指在一些高精尖設備輔助下的、和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對病人損傷較小的脊柱手術。這些手術,既包括一些經皮穿刺的不開刀的手術,也包括一些小切口的開刀手術。當然小切口,指的是和傳統開刀手術的切口和暴露範圍相比較而言。主要包括:一、經皮穿刺不開刀的微創手術:1、椎間盤射頻消融術、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ercutaneo
發布於 2022-12-02 06:01
0評論
我院骨科脊柱微創工作組在王鴻晨主任領導下成功開展百例微創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神經根鬆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伴腰椎管狹窄症,患者在局麻清醒的條件下經皮膚上“綠豆”大小切口,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微創手術,術後立即能從手術檯自主起來,並可以下地行走,腰腿疼痛及麻木幾乎完全緩解,對手術療效感到相當滿意。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神經根鬆解術被醫學界稱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微創、最溫和的治療手段”,該技術不
發布於 2022-12-14 22:15
0評論
輕中度腰椎峽部裂滑脫的微創鬆解融合術上海東方醫院脊柱外科譚軍   第一節   腰椎滑脫概述 一、腰椎滑脫定義 比利時婦產科醫生Herbiniaux於1782年最先注意到了此種病變的存在,描述了L5在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Kilian在1854年藉助希臘文“spondylo(椎體)”與“olisthesis(滑移)”首先提出了腰椎滑脫的名稱,定義為“一個
發布於 2023-01-13 17:41
0評論
    經皮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PELD)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脊柱微創外科技術,它一般是經後外側入路,通過椎間孔“安全三角工作區”進入椎間盤。該區位於纖維環的後外側,可允許器械安全通過而不至於損傷附近的出行神經根。椎間孔鏡是一種以水為介質的脊柱內窺鏡,它是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後方進入椎間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區實施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
發布於 2022-10-09 12: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