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7 09:35

  1、甚麼是維持治療?

  維持治療最早源於治療結核病的臨床經驗,後在腫瘤學、器官移植、風溼病學等得到應用擴展。維持治療指的是在患者接受強化治療後病情處於完全緩解、部分緩解或疾病穩定的狀態下,為預防疾病復發而採取的治療措施。維持治療既可以保留強化治療時的藥物,也可改換另一種藥物。一種抑或兩種藥物聯合使用,依據醫生的臨床經驗及患者的具體身體條件(治療效果、不良反應、費用)而定。

  2、為甚麼要採取維持治療模式?

  脫髓鞘疾病屬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徵,慢性,病情波動,難以治癒,停止治療後疾病容易復發進展。反覆發作的最終結果,導致患者嚴重殘疾,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維持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疾病波動,預防復發,改善生活質量。在腫瘤、器官移植、風溼病學等領域,維持治療常見,且被公認,高血壓、糖尿病等維持治療無異議。但在神經系統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的臨床實踐中,維持治療應用較少,尤其是皮質激素的使用,更被國外指南限定在至多3周內。在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患者,復發時激素衝擊治療,短期口服激素治療,緩解後停藥。再復發,再用藥。發病不足兩年,身體已經留下嚴重殘疾,如雙下肢甚至四肢截癱,大小便不能控制,單眼或雙眼失明。即便再積極治療,甚至不能恢復生活自理的基本狀態。經驗和教訓提示我們,患者不能失去發病初期的最佳治療時間窗,允許一次復發,避免二次復發,杜絕三次復發。為此,應採取維持治療模式。

  3、甚麼樣的藥物適合維持治療?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用於多發性硬化的藥物共有3種8個。干擾素4個,單克隆抗體1個,化學藥物1個,人工合成的2個。國內僅有兩個干擾素和一個化學藥物。國外臨床試驗資料提示,長期使用干擾素類藥物、抗體藥物可以部分減少年複發率、改善或穩定殘疾狀態。但停止使用後,仍有復發。最大問題是長期使用所需要的費用,很多家庭難以支撐。免疫抑制劑米託蒽醌可用於多發性硬化的治療,但累計劑量不能超過140mg/人,用藥時間多在兩年。其他免疫抑制劑可見研究報告,沒被大家公認。另外,干擾素未必適用於視神經脊髓炎的治療。經過近30年的臨床積累,我們認為無論多發性硬化,還是視神經脊髓炎低劑量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均已臨床應用半個世紀,不良反應為大家所熟知,應作為臨床首選的一線藥物。

  4、如何選擇合適的維持治療藥物?

  理想的維持治療藥物應該是單藥、敏感有效、無或輕微不良反應、費用低、長期使用方便。具體到脫髓鞘疾病患者,激素對絕大多數患者敏感有效,費用較低,長期使用雖然存在多種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的發生與患者的體格有關。我們遇到一位患者服用激素長達30年,並沒發生明顯的繼發性骨損傷,也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在經治的近80例患者中,僅有4例(5%)發生骨質改變。激素不敏感的患者,“物美價廉”的甲氨蝶呤、硫唑嘌呤也是備選藥物,聯合用藥則更好。麥考酚脂價位較高,有經濟條件的患者可以考慮。

  5、如何預防和處理維持治療中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是藥三分毒”。長期用藥一定會產生不良反應。我們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憑僥倖靠上帝。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患者的身體反應,滴定藥物的最佳治療劑量。並針對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採取預防措施。潛在的不良反應,用藥初期每週檢查,如肝腎功能,血常規、血糖等。若無異常,半年後定期(1-3個月)檢查。不良反應發生時,實施對症治療,或停藥,或換藥。長期用藥降低藥物的敏感性和療效,主張小劑量聯合用藥。

  6、維持治療的“維持”時間有多長?

  目前沒有最佳答案。抗癲癇、抗精神病等維持治療,多數人選擇無復發後至少3-4年再停藥。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終身用藥,在我們的患者中,有患者在維持治療第5年復發。因而,用藥建議個體化原則,即依照患者的病灶和身體條件而定。

脫髓鞘疾病在治療中如何保持?相關文章
1、脫髓鞘疾病的診斷多發性硬化(MS)和視神經脊髓炎(NMO)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兩種脫髓鞘疾病,兩者的診斷主要靠臨床表現,現有的實驗室輔助檢查,如頭部和脊髓的核磁共振成像、腦脊液中的寡克隆區帶、血清中的水通道蛋白-4抗體等,均無特異性。所以,要想明確診斷,醫生的臨床經驗非常重要,僅靠網絡上傳的資料,不能確診疾病,更不能治療疾病。醫生必須親自看看病人,檢查一下病人的體徵,再綜合分析是否為脫髓鞘
發布於 2022-12-27 09:40
0評論
脫髓鞘疾病是一組腦和脊髓以髓鞘破壞或脫髓鞘病變為主要特徵的疾病,脫髓鞘是其病理過程中具有特徵性的突出表現。 多青壯年發病,病前兩週內有上感呼吸感染症狀,或疫苗接種史。有受涼、過勞、外傷等發病誘因。首發症狀為雙下肢麻木、無力,病變相應部位背痛和束帶感,尿瀦留和大便失禁。 ⒈神經纖維髓鞘破壞 ⒉病損主要分佈於中樞神經系統白質區靜脈周圍,或呈多發、散在小病灶,或融合成多個病灶,或形成多箇中心; ⒊神經
發布於 2023-09-10 23:05
0評論
典型的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神經根神經病(CIDP)表現為慢性,或多或少具有對稱性,感覺運動性神經病,腱反射消失,85%的患者具有感覺症狀,其中6%表現純感覺神經受累。多數患者累及運動神經,其中22%僅有運動神經受累。典型病例四肢遠端和近端同時受累,尤其下肢嚴重,可能與神經根受累有關。感覺神經受累比運動神經相對輕,大纖維受累比小纖維重。3組大規模病例研究發現15%患者呼吸肌受累,6-10%球麻痺,6-
發布於 2022-10-07 19:53
0評論
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chronic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即慢性格林巴利綜合徵是免疫介導的運動感覺周圍神經病。其病程為慢性進展或緩解復發;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傳導阻滯及異常波形離散;病理上有髓纖維多灶性脫髓鞘、神經內膜水腫、炎性細胞浸潤。該病對免疫治療反應好。臨床表現一、經典
發布於 2022-09-25 06:12
0評論
概述 髓鞘發育不完全這類疾病現在並不少見,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不然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下面我為你簡單的講解一下。 步驟/方法: 1、 髓鞘發育不全類疾病主要是因人的大腦中白質髓鞘發育不正常所引起,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孩子學習說話、走路的能力很差,有的孩子還會出現智力障礙、聽力不好的症狀。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的健康牽動著一家人的心,所以我們要重視這個問題。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說話晚,走
發布於 2022-12-21 19:58
0評論
究竟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神經根神經病(CIDP)患者應該首選哪種藥物?一般認為激素,IVIG,血漿交換可能療效相當。IVIG給藥方便,而且容易耐受,因此許多專家傾向於將其當作首選藥物,但許多患者反覆復發,需要反覆注射IVIG,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年輕患者和那些無明顯激素禁忌症的患者對於激素耐受良好,但長期使用激素會有多種副作用,多數患者最終可能會需要免疫抑制劑和激素同時使用。對於神經功能損傷嚴重,如喪
發布於 2022-10-07 19:48
0評論
1.腦脊液檢查 在後天獲得性髓鞘脫失疾病中常伴有腦脊液單個核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增高,一般在15×10/L以內,通常不超過50×10/L,腦脊液細胞增多時衡量疾病活動的重要指標。腦脊液檢測IgG鞘內合成、CSF總蛋白含量強度增高、IgG比例增高、腦脊液-IgG指數增高、寡克隆區帶陽性及髓鞘鹼性蛋白增高等。在遺傳性髓鞘脫失疾病,可表現為正常腦脊液。 2.電生理相關檢查 可行視覺誘發電位、腦幹聽誘發電
發布於 2024-08-20 18:17
0評論
腦白質病變病因複雜多樣,廣義上可分為後天獲得性髓鞘脫失和遺傳性髓鞘形成障礙疾病。 1.後天獲得性髓鞘脫失疾病 (1)免疫障礙性①多發性硬化(MS);②視神經炎;③橫貫性脊髓炎;④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⑤急性壞死性出血性腦脊髓炎;⑥小腦炎;⑦副腫瘤性腦脊髓病;⑧類風溼性關節炎;⑨系統性紅斑狼瘡;⑩神經貝赫切特綜合徵。 (2)感染相關性髓鞘脫失疾病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神經梅毒等導致中樞神
發布於 2024-08-20 18:04
0評論
患者為中年男性,因四肢無力伴麻木數月入院。頸椎MRI提示:延髓及頸髓內多節段強化病灶,影像診斷考慮:星形細胞瘤或室管膜瘤,脫髓鞘病變待排。入院後,安排手術治療(擬施行髓內病變活檢備髓內腫瘤切除+頸椎管減壓內固定術)術中發現:病變為黃色,質地較韌,術中冰凍提示:腫瘤來源,傾向於上皮來源病變。根據病理結果,遂決定沿著腫瘤邊界,進行分離切除。術中腫瘤鏡下全切,因術前有脊髓水腫,C4-5椎板予以切除減壓
發布於 2023-02-03 23:37
0評論
中樞神經系統的炎性脫髓鞘疾病至少包括4種疾病(須知疫苗接種、病毒感染、中毒等,也可引起炎性脫髓鞘改變),包括孤立綜合徵、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發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可以認為前兩種疾病是後兩種疾病的早期階段,但究竟是兩者的何種?隨著時間延長,病情進展,及相關輔助檢查,才能逐漸明確。因為後兩者的發病機制不盡相同,治療和預後也不同,應該予以重視。孤立綜合徵的定義:為一多因素臨床綜合徵。1、中樞神經系
發布於 2022-12-27 08:3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