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經驗,腰椎間盤突出症可分為三個階梯治療:
第一階:輕、中度突出,先進行規範的保守治療3個月,包括口服藥物、注意姿勢和功能鍛鍊等,多數可以緩解症狀而無需手術治療。
第二階:保守治療緩解不滿意,則建議進行微創的介入治療,常用手段包括椎間盤射頻消融、椎間盤臭氧消融、神經根阻滯等。但上述方法均屬於間接減壓,僅針對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徹底清除病變髓核特別是壓迫神經的組織,壞死組織需靠人體自然吸收,時間長、痛苦大、複發率高。
第三階:上述微創手術不能解決,症狀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者需要開刀手術(對於重度突出、脫垂或遊離等建議早期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突出的椎間盤,使受壓迫的神經重新獲得自由的空間。
根據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和程度(大小)以及伴隨的其它問題(如椎管狹窄、關節炎等),決定實施手術的方式。手術方式有:內窺鏡下椎間盤切除術、顯微鏡下椎間盤切除術、小切口開窗椎間盤切除術、椎間盤切除合併棘突間彈性內固定術、椎間盤切除合併椎弓根釘內固定植骨融合術等。
手術摘除突出的椎間盤屬於直接減壓,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費用高,而且也有較高的疼痛複發率(炎性刺激、血性刺激、組織粘連等原因),另外有部分患者做過手術後仍有疼痛症狀,甚至新出現術後腰痛(腰背部手術疼痛綜合徵),長期口服止痛藥或到疼痛科做神經阻滯等治療。因此,眾多的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渴望能有一種不開刀、創傷少、痛苦小、恢復快、療效佳、安全、簡單的理想方法。椎間孔鏡----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技術
適應證:
1、椎間盤突出、椎間孔骨質增生所引起的脊神經根性疼痛,經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
2、中央型、旁中央型、外側型、極外側型的腰椎間盤突出者;
3、部份腰椎椎間孔狹窄患者;
4、頸椎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禁忌證:
1、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伴有較嚴重的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2、後縱韌帶、側韌帶鬆弛、腰椎失穩者;
3、過度的骨質增生者或纖維環韌帶鈣化較嚴重者;
4、出血性疾病者;
5、對本技術高度懷疑、不願意接受此手術者。
優勢:
1、手術全程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全程清醒,既避免了麻醉的風險,
又減少了神經根損傷的幾率;
2、患者皮膚切口不到1cm,創傷極小;
3、不去除椎板,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對神經及椎管內結構干擾少,保留硬膜外脂肪,減少了術中出血和術後椎管內疤痕組織的形成,並降低了術後發生椎體不穩的可能;
4、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5、避免了開刀內固定後組織粘連導致的症狀復發;
6、與開刀手術相比有效率相當甚至更高,而且開刀手術療效差的患者再次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明顯增高;
7、手術費用是開刀大手術的1/3――1/6,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病例演示一:經側路微創治療L4-5椎間盤突出57歲男性,腰痛並向右下肢放射疼痛8年,一直靠止痛藥、按摩理療治療,效果差,今日不能行走,推入病房,MRI示L4-5椎間盤變性、椎間盤突出,
L5-S1輕度突出。
考慮:目前患者以L4-5椎間盤突出為重,患者年齡大,在局麻下行內鏡摘除突出椎間盤。手術步驟如下:
1、C型臂定位L4-5穿刺點
2、定位後穿刺及放置工作套管
3、內鏡下髓核鉗摘除已染色的突出椎間盤
4、摘除突出的椎間盤
5、創可貼覆蓋1cm長刀口
術後患者症狀消失,1年複查MRI:未復發。
病例演示二:經後路L4-5巨大椎間盤突出靶點摘除術
患者,男性,65歲。雙下肢疼痛兩年、加重2個半月大小便失禁3天。2011年1月腰部脹痛,並伴有左側大、小腿外側疼痛,當時按摩推拿治療;2012年5月右下肢疼痛明顯加重,行走困難,出現雙側大腿後外側、小腿後側疼痛、右側為重,不能站立,近3天大小便失禁,會陰區麻木。查體:抬入病房,強迫屈曲位,雙下肢肌力4級,左側直腿抬高試驗:30度;右側直腿抬高試驗:40度。小腿前外側、足外側痛溫覺減退。下腹部壓痛。
1、術前患者雙下肢強迫屈曲位
2、術前MRI示L4-5椎間盤突出(脫垂)
3、經後路微創治療椎間盤突出,穿刺針穿刺。
4、放置工作套管,安置內鏡。
5、術中C型臂透視套管位置。
6、鏡下觀察突出椎間盤組織和硬膜外脂肪。
7、旋轉工作套管和內鏡可直視神經根、黃韌帶和突出椎間盤組織
8、摘除的椎間盤組織
9、術後複查示突出椎間盤被摘除完全。
10、術後患者雙下肢活動不受影響,左下肢直腿抬高70度。
手術後14天,一般情況良好,飲食睡眠良好,體溫正常,訴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會陰麻木消失, 可自主大便,但小便仍失禁。
討論:患者小便失禁未恢復,考慮壓迫神經時間較長,即使解除壓迫,部分神經也很難恢復,所以建議患者一旦有症狀應及時治療,抱有僥倖心理將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任,也對家庭帶來痛苦。
病例演示三:經內鏡腰5-骶1椎間盤突出摘除術
65歲老年男性,左臀部疼痛,向左下肢放射疼痛8年,期間行按摩、吃藥、理療等治療,效果差,到數家醫院建議手術摘除+內固定治療,患者心理負擔大,家屬擔心手術風險和較大的治療費用,一直未治療。通過朋友介紹到我科室行微創治療,經病人同意,現將治療經驗與患者分享,希望能對處於椎間盤突出疼痛中的患者有幫助。
1、入院時MRI:腰5-骶1椎間盤突出,變性,偏向左側,左側椎間孔卡壓。
2、術中微創內鏡下顯示突出的椎間盤
3、內鏡下髓核鉗摘除突出椎間盤
4、手術結束後微創刀口
術後患者症狀消失,5天后步行出院,隨訪1年未出現疼痛反覆,手術費用僅為開刀手術的1/3。
總結
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技術的目的(非椎間盤鏡)是:在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利用椎間孔鏡,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椎間盤組織和磨除增生的骨質刺,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卡壓,消除由於對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
其手術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成像系統、以及雙頻射頻機,共同組成的一個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在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垂髓核的同時,清除骨質增生、治療椎管狹窄、可以使用射頻技術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使用椎間孔鏡可以精確的對椎間盤進行直視下手術而不觸及健康組織。
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技術是在纖維環之外做手術,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纖維環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穩定性,在同類手術中對病人創傷最小、效果最好。
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技術代表一種全新的脊柱微創手術概念。可以開展頸椎、腰椎所有節段的椎間盤突出、椎間孔成型和纖維環修復。手術的滿意療效可以達到85%--90%。由於它的諸多優越性,目前國際脊柱外科領域已經公認椎間孔鏡治療椎間盤突出和關節鏡一樣佔據著微創領域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