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許多病因可以引起腦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是其主要原因。美國每年死於卒中的病人約160,000,每15個死亡的病人中有1個是死於卒中。目前,在我國卒中已列為死亡的第1位主要的病因,超過心臟病、癌症。每年,大約有600,000新的或複發性的卒中病人,其中,大約有500,000為首發的卒中病人,100,000為復發的病人。
在Framingham研究中,卒中最常見類型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佔所有腦梗塞的61%,不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s)。在國際心、肺及血液研究院的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的社區研究中,缺血性卒中佔所有卒中的83%,其中38%是腔隙性,14%是血栓-栓塞性,剩餘的是大動脈性卒中。
腦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發生在大動脈分叉部及轉折處,如頸內動脈起始部及虹吸部,大腦中動脈主幹分叉部,基底動脈起始部,椎動脈起始部及入顱處。
腦動脈狹窄的診斷應當包括:性質,如:動脈粥樣硬化性、動脈炎、放療後、纖維肌發育不良等;部位:如頸內動脈狹窄、基底動脈狹窄等;程度,如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狹窄,或注以狹窄率;有無腦缺血癥狀,如:症狀性或無症狀性狹窄,TIA、小卒中、大卒中等。當要對腦動脈狹窄進行手術干預治療時,尚需進行有關風險-效益評價和預測結果的評價。
第一節 危險因素
腦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是隱匿性的過程,表現為動脈壁增厚及彈性下降。危險因素分為可改變因素及不可變因素。前者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藥物的干預可以得到控制或消除。後者是個體所固有的,具有不可改變的特點。
一、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包括年齡、性別及種族。在成年人,每10年卒中的危險性增加2倍,男性的危險性大於女性。黑人卒中的發生率較高。亞洲人、黑人的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發生率高於顱外頸內動脈,白種人相反。
二、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研究提示,高血壓是心、腦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同的高血壓試驗分析表明,單獨的收縮壓升高與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及進展強烈相關;舒張壓下降6-7mmHg,5年卒中的發生率下降42%。
高血脂:已經明確,膽固醇的水平明顯影響著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程度及進展速度,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升高及LDL與高密度脂蛋白(HDL)比率的升高; LDL及總的膽固醇水平的降低可以減少頸動脈斑塊及狹窄程度。
糖尿病:無論是Ⅰ型還是Ⅱ型糖尿病,加強治療使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左右可以明顯減少微血管併發症,如視網膜病、周圍神經病。但最終治療應減少微血管併發症-卒中。
吸菸:吸菸是卒中的一個危險因素,可能與吸菸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危險性。一個心血管健康項目的亞組分析表明,隨著吸菸的增加,頸內及頸總動脈壁的厚度明顯增加。
炎症及慢性感染:近期證據提示,炎症反應及系統感染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在一個有關無症狀頸動脈粥樣硬化症的臨床研究中,發現衣原體肺炎可能是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發病機制。
多個危險因素增加了嚴重頸動脈狹窄發生的機會。
第二節 臨床表現
一、頸部動脈狹窄:
包括顱外段的頸內動脈狹窄,鎖骨下動脈及椎動脈狹窄,無名動脈和頸總動脈狹窄。
臨床表現:動脈雜音及腦缺血引起的症狀;也可無症狀。
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雜音在一組有神經系統症狀的331人研究中,半數病人有頸動脈雜音,經多普勒超聲掃描,僅有37%為高度狹窄。在北美症狀性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試驗(NASCET)中,同側局部的頸動脈雜音的敏感性為63%,其中的75%為中到重度狹窄。
腦缺血或栓塞表現為:
TIA:通常持續時間〈24小時)。
可逆性神經功能缺損(RIND):症狀持續1天到3周。
進展性卒中:發病後神經功能缺失症狀在48h內逐漸進展或呈階梯式加重。
完全性卒中:發病後神經功能缺失症狀較重、較完全,常於數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