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可以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冠心病、中風、周圍血管疾病以及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戒菸還可以減少對周圍人,特別是他們的家庭成員和同事的被動吸菸的風險。菸草是對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醫生有保護人類健康權利的神聖責任,從這個角度看,控煙是醫生的責任之一。作為一名醫生,首先應該做到不吸菸。然而,在中國,醫生的吸菸情況比一般人嚴重,成為控煙的對立面,這顯然與醫生的責任和形象相沖突。吸菸水平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美國、加拿大和西歐一些發達國家的吸菸率已經開始逐步下降。
在各個年齡段戒菸都有好處,早戒比晚戒好,戒菸比不戒好。肺功能隨年齡下降的速度因吸菸而加快,而戒菸可以輕度提升肺功能,並扭轉肺功能下降的速度。30歲之前戒菸可以將肺癌的風險降低90%。戒菸五年後,因吸菸而增加的口腔和食道腫瘤的風險減少一半。戒菸後,心臟病的風險降低得更快,1年內因吸菸導致的死亡減少一半,15年內絕對風險與從不吸菸者的風險相近。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菸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納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F17.2,一種精神神經疾病),承認菸草是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菸草依賴也被稱為尼古丁依賴,其特點是無法控制的尋求尼古丁的衝動,以及強迫性地持續使用尼古丁以體驗其帶來的欣快感和愉悅,並避免可能出現的戒斷症狀。吸菸成癮的本質是尼古丁依賴。一旦上癮,吸菸者需要每隔30-40分鐘抽一支菸,以維持大腦中尼古丁的穩定水平,當達不到這個水平時,吸菸者會感到煩躁、噁心、頭疼,並渴望補充尼古丁,感覺就像吸食阿片一樣。尼古丁依賴具有毒品成癮的所有特徵。
菸草依賴的原因與社會環境、心理因素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這些因素都是相互依賴的。只有少數吸菸者在第一次戒菸時完全戒掉,大多數人在戒菸後會出現復發,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掉。菸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需要持久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