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1 08:29

  慢性腎臟病目前已成為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問題。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是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者逐年迅速增加。糖尿病晚期患者可發生多臟器受損。腎臟是重要的受累器官,主要為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所致,稱為糖尿病腎病。另外,糖尿病患者常同時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等,這些疾病也參與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損害。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在美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發生率為43%, 顯性白蛋白尿為8%。終末期腎病患者中45%為糖尿病患者。隨著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增加,糖尿病也逐漸成為發展中國家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
  面對糖尿病腎病患者日漸增多和對人類健康危害,加強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是必需的。糖尿病腎病起病隱匿,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而不易被發現。一旦臨床出現顯性蛋白尿,患者常對治療效果差,並且很快進展為腎衰竭。因此早期診斷、早期防治,延緩患者腎功能進展,減少患者進入ESRD具有重要意義。
  2007年美國腎臟病基金會在K/DOQI指南中第一次推出關於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的臨床診療手冊,建議把由於糖尿病導致的慢性腎臟疾病命名為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並綜合了既往大量的臨床研究報道和系統評價結果,運用循證醫學方法,總結了5個臨床實踐指南和4個臨床實踐推薦。其中,在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篩查和診斷出給出如下建議:
  1、1型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後5年,2型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確立後每年篩查糖尿病腎臟疾病。
  2、篩查指標:

  (1)尿微量白蛋白測定:該指標是目前診斷糖尿病腎臟疾病最早、最敏感的指標。可留取24小時尿液進行定量,也可以留取一段時間的尿液(如8小時)計算白蛋白排洩率;或留任一時間的單次尿標本檢測白蛋白和肌酐濃度計算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以下為白蛋白尿的定義:
  分類一次尿ACR(mg/g)24小時尿(mg/24 h)一段時間尿(μg/min)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顯性白蛋白尿300300200在留尿時要求患者除外尿路感染。由於人在生理狀態下尿中白蛋白排洩有變異(受晝夜、運動、血糖等因素影響),因此在接下來的3-6月中應複查1-2次。
  (2)腎小球濾過率(GFR):是評價腎功能的重要指標。可以測定血清肌酐通過公式計算估計的GFR。
  當患者檢出有微量或大量白蛋白尿,同時眼底檢查證實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考慮患者的腎臟病歸因於糖尿病,即我們所說的糖尿病腎病。
  當患者存在如下情況,需要考慮其腎臟病為非糖尿病所致:
  (1)缺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2)腎功能迅速下降;
  (3)迅速增加的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徵;
  (4)頑固性高血壓;
  (5)存在活動性尿沉渣,如伴明顯的血尿;
  (6)其他系統性症狀、體徵 ;
  (7)給與ACEI或ARB類降壓藥後在2-3個月內GFR減少大於30%;
  大量臨床、基礎研究證實,加強糖尿病患者管理和早期的干預可以避免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發生,逆轉早期損傷,延緩進展。具體包括:
  (1)血糖: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變的主要原因,強化控制血糖可預防糖尿病腎臟疾病,延緩已有腎臟病進展。要求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低於7。0%。
  (2)血壓:糖尿病患者多有高血壓,控制血壓可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應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建議應用ACEI和ARB類降壓藥,這兩種藥物除有降血壓的作用外還有減輕蛋白尿、保護腎功能的作用。
  (3)血脂:糖尿病患者常有脂質代謝紊亂,參與腎臟損傷,同時使該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生大大增加。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如>100mg/dl建議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4)低蛋白飲食:蛋白攝入推薦為0.8g/Kg/d,可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
  總之,糖尿病腎臟疾病的防治強調綜合的、多方面的干預措施,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減少危險因素的治療。同時需要國內外學者繼續尋找預測早期腎臟損害的臨床和實驗是指標,尋找新的治療手段。

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相關文章
專題筆談慢性腎臟病的防治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提高早期防治率吳華衛生部北京醫院腎內科(郵編慢性疾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大敵,也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至器官功能衰竭,每年全世界約死亡3500萬人。進入21世紀,慢性腎臟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北京醫院腎內科吳華已經成為全球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糖尿病後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公害,其醫療費用高昂,病死
發布於 2022-11-24 20:01
0評論
慢性腎臟病病因多樣,對於具有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的人群需要我們的特別關注,這些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自身免疫病、全身性感染、>60歲、有腎臟病家族史、急性腎功能衰竭恢復期等。臨床醫師應該對這些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尿蛋白甚至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慢性腎臟病早期起病往往隱匿,部分病人可表現為浮腫、泡沫尿、高血壓等,很多年輕患者就診時已是腎功能衰竭晚期,失去了逆轉治療的機會。而臨床還有相當一部分
發布於 2023-01-05 17:56
0評論
慢性疾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大敵,也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至器官功能衰竭,每年全世界約死亡3500萬人。進入21世紀,慢性腎臟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經成為全球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糖尿病後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公害,其醫療費用高昂,病死率也很高。然而,目前對CKD的認知率、診斷率、治療率仍然很低。據中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初步結果顯示,北京地區
發布於 2022-12-07 01:24
0評論
首先,要充分重視定期的健康體檢。相當一部分無症狀性血尿、蛋白尿及腎功能輕度降低的患者,是在定期的健康體檢檢出,故應定期關注自己的尿常規和腎功能情況,特別是年輕人,要預防疾病發展出現腎衰的結果。最好每一年做一次尿常規和腎功能檢查,必要時進行腎臟超聲波檢查,高危人群則要增加尿監測的頻率;單位每年定期組織職工健康體檢,有利於早期發現腎臟病。一般腎臟檢查主要包括四項:尿常規、腎功能、血壓以及腎臟超聲波檢
發布於 2022-09-29 15:39
0評論
篩查尿白蛋白/肌酐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病人常合併高血壓、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癥,這些因素與高血糖共同損傷腎臟。糖尿病腎臟發生損害的最早表現為在尿中出現微量白蛋白。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導致的腎病後。可以通過檢測尿白蛋白/肌酐以瞭解腎臟損傷的程度。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主要是有糖尿病病史同時合併糖尿病眼底改變,出現尿微量白蛋白排洩率(即尿微量蛋白/肌酐)的增加(正常<20μg/min,&l
發布於 2023-01-05 22:31
0評論
魏先生今年剛剛60出頭,身體一直不錯,走路氣不喘,吃飯頓頓香,一覺到天亮。因為自詡身體棒,對一年一次的體檢很不在乎,接連好幾年都沒參加。今年,在老伴的反覆催促下,他才去體檢,沒想到B超檢查發現右側腎臟上長了6釐米大小的腫塊。在聽取了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的建議後,魏先生很快接受了腹腔鏡腎癌根治性切除手術。術後他恢復很快,3天就拔除了引流管並順利出院。術後的病理切片證實腎臟腫瘤侷限在腎臟包膜內,預後很好
發布於 2023-02-14 09:07
0評論
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目前的診斷方法主要依靠血管造影,CTA,MRA等,其缺點在於確診時動脈多已經出現廣泛的血管硬化和下肢缺血性改變。近年來國內外的多項研究,已經從分子生物學水平發現了多種與糖尿病性血管病變相關的治病機理。其中對於AGEs(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晚期糖基化終產物)的相關研究較為深入。目前已經證明,高血糖和組織損傷之間的關係部分是由於AGEs的形成及
發布於 2023-03-26 04:56
0評論
肺癌是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肺癌已成為惡性腫瘤首位死亡原因。我們根據腫瘤的體積大小、有無肺門和縱膈淋巴結轉移、有無對側肺和肺外遠處臟器的轉移,可將肺癌分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其中,Ⅰ期肺癌又分為Ia期和Ib期。臨床上許多早I期肺癌經過胸腔鏡或微創肺葉切除手術,術後5年生存率幾近90%,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在到10%左右。所以,如何提高5年存活率,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發布於 2023-03-19 03:16
0評論
概述 糖尿病是臨床上表現為高血糖症狀的常見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的症狀比較明顯,患者可能會引起多飲、多食和多尿的現象,糖尿病的患者在發病的早期,身體會明顯的減輕,也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了突發性的身體,過於肥胖的症狀,嚴重的糖尿病的患者會易導致機體器官功能障礙的產生,對患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及時治療。 步驟/方法: 1、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非常嚴重,患者會引起眼部不適的症狀,
發布於 2022-11-24 23:44
0評論
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患者在出現蛋白尿和夜尿增多等臨床症狀以前,常規的血液和尿液檢查都是正常的,但應用比較敏感的檢查手段可以發現一些異常,這就是原發性高血壓的早期腎損害,包括:1、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 尤其見於在未充分控制和新近發生嚴重高血壓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待血壓控制後可以減少。2、尿沉渣紅細胞計數增加 應用相差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紅細胞形態畸變,為高血壓引起的腎小球毛細血管濾過屏障損害所致。3、
發布於 2023-01-28 15: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