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7 04:31

血管上皮細胞瘤又稱血管上皮細胞瘤。該腫瘤生長緩慢,為良性,但有惡性表現,具有局部侵襲性,也有複發性,遠期可發生肺、肝、骨轉移,是一種潛在的惡性腫瘤。

術前影像學檢查與腦膜瘤極為接近,但有幾個區別點。1.hemangioepithelial細胞腫瘤,其形態更不規則。2.hemangioepithelial細胞腫瘤多為囊性。3.有更多的局部流動空間和豐富的血供。4.腦膜尾徵不明顯。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預後較差,易發生神經系統復發和轉移,也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轉移。因此,術後治療常輔以輔助性放療。

甚麼是血管內皮細胞瘤?相關文章
血管內皮細胞瘤是起源於血管內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一般根據其腫瘤組織形態細胞分化程度分為兩級:一是中間型(低度惡性),細胞分化較好,多無轉移;一是血管肉瘤,分化差,高度惡性,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兩者均可以有單發和多發的表現。WHO統計:中間型的血管內皮細胞瘤佔原發骨腫瘤的0.28%,血管肉瘤佔0.23%。臨床表現各年齡組均有發病的報道,但主要見於中青年。男女比例基本為1:1。該腫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骨
發布於 2023-02-19 06:11
0評論
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EHE)主要見於成人:既可位於淺表和深部軟組織,也可位於實質性臟器,如肺、肝、骨等部位,罕見於頭部,在所有顱內血管性腫瘤中其發病率低於1%。本文報道1例起源於顱骨板障的原發EHE。EHE是一種罕見的以上皮樣細胞為特徵的血管內皮腫瘤:好發於軟組織和實質性臟器,顱內罕見。1982年Weiss和Enzinger首先描述並命名為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認為屬於中間性血管腫瘤。在WHO
發布於 2023-01-25 06:52
0評論
女性,23歲,因“左手麻木2年餘,左上肢無力1年”入院。診斷:C2-5脊髓內佔位病變性質待查,行後正中入路C2-5脊髓內血管母細胞瘤切除術,頸椎椎板還納、鈦板固定。術後病理:符合血管母細胞瘤。術後恢復順利,無併發症。術後7天出院。 
發布於 2022-10-10 09:38
0評論
血管網狀細胞瘤又名血管母細胞瘤,為顱內真性血管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1.3%―2.4%。大多發生於小腦半球,偶見於腦幹,發生於大腦半球者極少見。病人以20歲―40歲多見,男性多於女性。本病有家族遺傳傾向,有時與顱外病變如視網膜血管瘤,腎臟,胰腺囊腫及肝血管瘤等伴發。腫瘤多呈囊性,囊內有一供血豐富的囊壁結節,臨床表現為顱內高壓,小腦體徵或局灶性症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周圍血象可能有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
發布於 2023-01-23 21:12
0評論
血管母細胞瘤是由腦神經和脊髓神經所產生的一種高度血管分化的良性腫瘤。大多數的血管母細胞瘤是由單一病灶所產生的。然而,在一種所謂“vonHippelLindau”(VHL)疾病的病患身上,血管母細胞瘤是這個基因症候群的一種表現。血管母細胞瘤會有兩種基本的形態,包括固體狀和囊泡狀的。固體狀腫瘤幾乎全部由細胞所組成,而囊泡狀腫瘤則是小部份的細胞伴隨著大部份的囊泡所組成的。隨著血管母細胞瘤的生長,日益增
發布於 2023-02-19 06:56
0評論
<4cm者多無症狀,常於體格檢查作腹部超聲時偶然發現;4cm以上者約40%伴腹部不適,肝腫大,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肝血管瘤常含機化血栓可能反覆血栓形成造成腫瘤腫脹,引起Glisson′s包膜牽拉脹痛。腫塊軟硬不一,有不同程度的可壓縮感,少數呈堅硬結節感。腫塊很少自發破裂。肝功能一般正常,大血管瘤罕見的綜合徵為消耗性凝血障礙、血小板減少及低纖維蛋白血癥。多種影像學檢查可助診斷,超聲波顯
發布於 2024-06-17 22:01
0評論
1.枸杞甲魚瘦肉湯:甲魚1只(約500克),豬瘦肉150克,枸杞子30克。先放甲魚在熱水中游動,使其排尿後,殺死切開,去內臟,洗淨切塊,加清水適量,與枸杞子、豬瘦肉共燉爛熟,分2~3次服完。 2.香菇蟲草燉雞:冬蟲夏草15克,香菇20克,未下蛋母雞1只(約10m克)。香菇去蒂,並去雞毛及頭腳和內臟,納香菇、冬蟲夏草人雞腹,竹籤縫口,加水適量慢火燉2小時,調味服食,可分2~3次服完。
發布於 2023-08-08 15:22
0評論
血管外膜細胞瘤是一種間葉來源的腫瘤,這一類腫瘤沒有良性的,有兩個級別II級和III級,術後需要放療。還記得前一個月在主任門診,一個20多歲的姑娘額頂部穹窿佔位,第一次手術經歷了很長時間,出了很多血,但是腫瘤僅部分切除。這個腫瘤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手術難度大、出血多;第二個特點是全切除困難,容易復發,就像袁醫生的患者一樣已經接受了4次手術,現在又復發了;第三個特點是血管外膜細胞瘤獨有的,就是容易顱外轉
發布於 2022-10-20 12:29
0評論
上皮內瘤變不僅發生於宮頸,外陰、陰道也存在上皮內瘤變。只是CIN(宮頸上皮內瘤變)在女性朋友們中更常見。我們大家所知道的宮頸癌具有較長的癌前病變階段,即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目前對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診斷,主要採用宮頸細胞塗片和活體組織學檢查等形態學方法。1973年由Richart提出的對於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病理學診斷以異型細
發布於 2023-03-19 11:01
0評論
摘要abstract子宮內膜增生作為內膜腺癌的前期病變具有很重要的臨床意義。而明確並把內膜增生、癌前病變和惡性腫瘤加以區分亦為臨床要務。因為我們需因病施治,混淆病情則會導致治療不足或過度。每一種的癌前病變都有不同的臨床處理方式,因此我們需要一種病理診斷描述,體現診斷標準的同時更能明確區分不同種病變的臨床病理類型。“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診療體系就是在此願望下產生的。該體系吸收了既往病理診斷的優點,
發布於 2023-01-22 12: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