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直腸脫垂的表現及診斷
初期,小兒排便時有黏膜自肛門脫出 ,便後自動縮回,反覆發作後 ,每次便後均須用手託回,並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鬧 、咳嗽 、用力時 ,腸即脫出。如直腸全層脫出後很久未能復位 ,即可發生充血 、水腫、潰瘍 ,出血,以致復位困難。有時也可嵌頓,腸管呈紫黑色,局部腸管血運障礙 ,即使再復位也容易發生直腸狹窄。 根據病史及外觀即可診斷。便後能自行回縮地病例 ,囑患兒於蹲位用力排便後觀察,並行直腸指診,常可發現肛門括約肌鬆弛 。如直腸不完全脫垂,脫出之黏膜表面呈縱行溝紋 ,如直腸完全脫垂 ,黏膜表面呈環狀皺襞 。
小兒直腸脫垂的預防
本病是先天性和後天性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增強小兒體質 ,保證合理營養 ,促進小兒生長髮育。
1、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 、慢性痢疾等疾病,對兒童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
2、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
3、養成良好地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 。
4、應積極預防和治療百日咳 ,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 。
5、要適當注意休息。
6、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地功能 。
總之,直腸脫垂形成地原因多種多樣,在生活中養成良好地習慣 ,對預防該病地形成有非常重要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