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脫出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稱完全脫垂。如脫出部分在肛管直腸內稱為脫垂或內套疊;脫出肛門外稱外脫垂。直腸脫垂常見於兒童及老年。
目前,臨床上對於直腸脫垂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是應根據導致該病的原因、脫垂的程度及其類型來進行治療。
三種類型痔瘡脫垂的治療方法
1、兒童直腸脫垂
該類人群的直腸脫垂,由於其生理的特點,有自愈傾向,因而以保守療法為主,並積極治療其伴發的全身疾病,如百日咳、腹瀉、便秘等。同時也可採用針灸、按摩等療法,或者局部用藥,均可有較好的療效,對於經年不愈的年長患兒,也可採取手術或注射療法。
2、成人直腸粘膜脫垂
應以注射硬化劑的注射療法為主,或者採用針灸等強刺激療法,對肛門括約肌鬆弛的,可採用直腸緊縮術或括約肌折迭術。
3、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
注射療法與手術療法均可採用,但應根據脫垂的嚴重程度及類型,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治療。
預防肛腸脫垂的日常措施
1、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2、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努爭排便。
3、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4、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如礦工等要適當注意休息。
直腸脫垂既是脫肛,是指肛管直腸脫垂,分為直腸脫垂與直腸粘膜脫垂。早期脫肛表現為排便時脫出一、二釐米,便後收回。晚期可發展到脫出十幾釐米,無法收回,甚至一咳嗽、彎腰即可脫出。
早期直腸前壁內脫垂可引起局部粘膜缺血損傷和孤立性潰瘍,誘發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時緊迫感和排便不淨。隨著排便困難加重和完全性脫垂的發生,進一步操作括約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腸出血和肛門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