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豆腐、白菜等天然食物以及鈣片、酪乳片等都含有豐富的鈣質,可以幫助補鈣;但腎結石、尿路結石患者不敢吃含鈣量過高的食物,擔心補鈣會導致疾病復發,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當鈣的攝入量不足時,骨骼會釋放鈣離子,增加血鈣濃度,達到電解質平衡,同時增加尿液中代謝廢物的濃度,這又有助於增加結石的機會,建議適當服用含鈣食物,多喝水,多運動,這是預防結石的好方法。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有5萬名中年男子參加,那些飲食中富含鈣質的人!與那些吃低鈣飲食的人相比,形成含鈣腎結石的可能性要低34%,換句話說,與人們的看法相反,高鈣飲食可以預防結石。
周建烈在《中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第14卷第3期發表的一篇評論中提到,腎結石與腎臟局部病變和尿液中草酸濃度增加有關,而補鈣,尤其是在飯後立即補鈣,不僅不會增加腎結石,而且還會減少結石。這是因為部分鈣可與飲食中的草酸結合,形成草酸鈣,在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草酸在腸道中的吸收和通過腎臟的排洩,防止高草酸腎結石的發生。
當身體處於任何壓力下時,體內的可的松會吸收骨骼中的礦物質,尿液中鈣和磷的流失會增加,並將繼續增加,直到壓力主要解除。嚴重的壓力和疾病會使體內的礦物質大量流失,持續數月,即使是健康人也會在尿液中持續流失大量的鈣、磷和許多其他營養物質。使用可的松、甲狀腺素和阿司匹林也會增加尿液中鈣和磷的流失。鈣和鎂含量高的飲食可以防止這種損失,也可以防止礦物從骨骼中過度釋放。
體內大部分的鈣和鎂都與蛋白質結合並留在血液中。如果飲食中的蛋白質太少,鈣和鎂就更難留在血液中,它們往往在尿液中流走並形成結石。因為這兩種礦物質與更多的結合蛋白競爭,如果你吃了太多的鎂,將佔用更多的結合蛋白,而鈣被擠出來,尿液流失增加。反之,如果吃了太多的鈣,也會佔用更多的結合蛋白,而使鎂隨尿液排出增多。鈣和鎂的攝入比例為2:1,將有助於預防和控制腎結石。鈣與磷的比例不平衡時,鈣也容易流失。骨骼需要大量的鈣和磷才能變得強壯,但如果其中任何一種的數量過多--往往會被排出體外,從而導致結石。
因此,並不是說腎結石患者沒有鈣就不能生活,但他們需要合理的鈣補充劑加上適當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