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城市和鄉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國心血管病的特點是腦卒中高發而冠心病發病率較低,但近20餘年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經濟發展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監測結果顯示,從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而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卻明顯上升,預示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正在升高。
調查發現中國人群血脂水平和異常率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佈特點是城市顯著高於農村,大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富裕農村高於貧困農村,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提示我們在經濟轉型期血脂異常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存。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隨年齡增高,在50~69歲組為高峰,70歲以後略有降低,50歲以前男性高於女性,60歲以後女性明顯增高,甚或高於男性。所以血脂防治的重點人群為高生活水平、中年男性和更年期後女性。
人類認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隨著研究的深入,儘管到目前為止,仍舊無法確定冠心病的發病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致病的危險因素是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抽菸、年齡、性別、肥胖等。動脈粥樣硬化與脂質代謝異常密切相關,尤其是血漿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該病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我國的隊列研究表明,血清總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為此,對血脂異常的防治必須及早給予重視。
目前,由於我國國情決定,人民對健康認識程度的不一,醫生對血脂異常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血脂控制的達標率與國外先比很低。2000年大城市調查顯示冠心病患者的達標率僅為16.6%。與血脂異常上升率提高形成鮮明的對比。
血脂作為脂質代謝障礙的表現,也屬於代謝性疾病,但其對健康的損害主要在心血管系統,導致冠心病及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所以控制血脂不僅是針對已患有冠心病或粥樣硬化性疾病者,也包括單純血脂升高者。無論冠心病病人的血脂水平如何,都應該進行降脂治療。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一系列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有明顯作用,可以顯著減少致死性。無論是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等都從中獲益。急性冠脈綜合症早期用藥安全有效。可以說調脂治療進入“他汀時代“。2008年臨床實驗結果的公佈,為我們全面認識他汀類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本質提供了新的循證醫學。他汀的臨床獲益主要得益於LDL-C水平降低,另外他汀還有抗炎的作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發展的炎症和脂質作用可能根本不可分割。他汀穩定斑塊可能更多在於抗炎作用,而逆轉斑塊在於降脂作用。因此,他汀在心血管疾病的救治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