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8 13:27

  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是怎麼回事?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是一組起源於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病態造血及骨髓衰竭、高風險向急性白血病轉化為臨床特徵。MDS為老年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年齡大於60歲。在80歲以上年齡人群中,年發病率可達到12/10萬。男女均可患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國家工業化程度的提高,該病的發生呈上升趨勢。
  MDS病因尚不十分確定,但追問病史,多有反覆染髮史,多年駕駛史,有機溶劑或油墨接觸,或新房裝修後短期內入住史。認為與有機苯化合物接觸密切相關。少數研究認為與病毒感染及不良進食習慣有關。而繼發性MDS一般是指腫瘤經放射及脘化劑治療後遠期發生的上述病變。
  由於上述至病因素的作用導致造血細胞基因損傷,骨髓中形成克隆性造血,並與殘留正常造血形成僵持狀態。機體產生過度的T淋巴細胞免疫,同時針對殘存正常細胞和克隆細胞,一方面造成造血細胞過度凋亡,骨髓無效造血,外周血一到三系減少。同時抑制惡性克隆不至於立即向白血病轉化。一旦此種平衡被打破,則MDS向AML轉化。
  二、怎麼知道患了MDS?
  MDS以貧血,出血,及不明原因的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體檢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貌,皮下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等。部分病人可見鞏膜黃染或肝脾腫大。
  多數病人表現為全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兩系減少,少數為單純貧血、血小板減少或白細胞減少。骨髓塗片多數顯示增生活躍,部分增生正常,少數增生減低。骨髓顯示病態造血(就是細胞形態怪異,不正常)。病態細胞應占到該系細胞10%以上才有診斷意義。 在塑料包埋的骨髓切片中可清晰辨別各系細胞形態。
  如果有貧血,感染或出血的臨床表現,外周血顯示一系到三系減少,骨髓增生活躍或正常,少數增生低下,但合併至少一系以上病態造血,病態細胞須>該系細胞10%以上。維生素B12,葉酸,鐵劑,維生素B6等治療1月血象無改善。能排除其它有類似表現的疾病就可以診斷MDS。當然這需要到專科醫院,做MDS全套檢查,由專科醫生進行確診。
  三、怎樣治療MDS?
  在確診MDS的時候,應該應該同時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標準和國際預後積分系統(IPSS)對病人進行亞型的劃分和危險度的評估,才能對病人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這需要進行全面的配套檢查才能進行。應儘量採用單採血小板,必要時應用特配(HLA一致)的血小板以減少受者同種抗體的產生。血製品應儘量在小劑量鈷60照射後輸注,因為MDS病例經常處於免疫缺陷狀態(尤其是接受化療者),再加上HLA不合,有發生輸血相關移植物物抗宿主病(GVGD)可能。
  針對低危/中危病人的常用治療包括細胞保護劑的應用。抗凋亡藥物、抗血管增殖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等,主要目的是維持病人的血細胞在儘可能正常的範圍,保證病人能正常生活,並延緩疾病進一步發展。
  對已經向白血病轉化或已經有向白血病轉化趨勢的病人,應該及時採用化療或去甲基化藥物治療使病情得以控制或取得完全緩解。對年紀輕,全身情況好的病人,應儘早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有可能使病人獲得長期生存。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是怎麼回事?怎樣診斷和治療?相關文章
骨髓是人體造血的場所,含有造血的種子細胞,學名造血幹細胞。由於疾病的影響,骨髓不能正常造血,人體就會表現為貧血、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英文簡稱MDS)就是骨髓造血幹細胞異常導致的一組疾病。儘管此病預後不佳,但醫學發展至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法,患者應與醫生合作,積極配合治療。1、甚麼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目前認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是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
發布於 2022-10-08 10:13
0評論
一、概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簡稱MDS)是發生在多潛能造血幹細胞階段的異質性克隆性疾病,以造血細胞不可逆的數量和質量異常為特點,表現為貧血、感染或出血及較高的白血病轉化率。作為血液系統的常見病,其發病率,臨床檢出率不斷提高,近年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有臨床回顧性研究,總體MDS轉白率只有30%左右,多數MDS患者不是死於白血病,而是死於由於血細胞減少所致的感染、出血和輸血相關疾病。其中
發布於 2023-01-19 01:01
0評論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與巨幼細胞性貧血十分相似,如何防止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的誤診呢?請注意以下兩點? ①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是一種骨髓克隆性造血幹細胞疾病,相當一部分病人可出現細胞遺傳學改變,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具有診斷價值。若進行細胞遺傳學檢查,核型均正常,未出現非隨機染色體改變,故可除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對巨幼細胞性貧血(的診斷有一定提示作用,表明對於存在有類病態造血的病人,其遺傳學檢查尤為重要
發布於 2024-11-28 08:46
0評論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簡稱MDS,是常見病,作為最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之一,嚴重性不亞於淋巴瘤、白血病,愈後較差。重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半年左右,一般在2-3年。MDS以骨髓無效造血、難治性血細胞減少、造血衰竭為主要表現。貧血會引發患者疲勞乏力等症狀。白細胞少就相當於我們這個國家沒有軍隊一樣,環境中間的病菌隨時來侵襲患者,他隨時會感染威脅到生命。血小板減少後可引起出血,嚴重者出現腦出血、便血及尿血
發布於 2023-01-05 06:11
0評論
從正虛瘀結論治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疾病初探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MPD,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disease)是2001年WHO造血組織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中新設立的一大類髓系腫瘤,作為克隆性造血幹細胞疾病,其臨床、血液學具有骨髓增生異常(MD)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雙重特點,即骨髓中髓系細胞1系或2系具有MDS的病態造血現
發布於 2023-02-23 17:31
0評論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患者平時的生活中吃點甚麼食物好呢?對於這個問題,一般人是無法瞭解的,因為這往往是涉及到了專業方面的知識,而且這種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一般是非常少見的,這也是很多人不能瞭解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下面就來詳細地介紹一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患者平時吃點甚麼好?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點
發布於 2024-11-28 08:33
0評論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英文名稱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多發生於老年人的常見血液疾病,其特點是:(1)骨髓造血細胞發育、成熟障礙,也就是病態和無效造血,引起造血功能衰竭,導致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臨床出現貧血、發熱和出血。(2)骨髓惡性腫瘤細胞增殖,高風險向急性白血病轉化。由於本病的概念較為抽象,晦澀難懂;臨床分型繁多,每位患者的自然病程和預後存在很大
發布於 2023-04-12 15:42
0評論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是一組臨床表現、病理生理及遺傳學改變多種多樣的血液病,臨床至少分為5種類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以難治性貧血(60-80%)、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50-60%)及中性粒細胞功能缺陷、血小板減少(40-60%)為主,並逐漸惡化;另一大類則骨髓中已經存在過多的原始細胞(5%-20%),為惡性腫瘤細胞。兩大類都可以轉化為急性白血病,後者已離白血病很近,具有與白血病一樣的疾病本質。這類
發布於 2023-03-05 18:01
0評論
微移植是解原創的具有國際影響力並應用於白血病治療的新方法和移植新理念,目前已成功應用於老年白血病患者。時隔三年,微移植在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及MDS轉化的AML上的臨床研究結果於今日在國際權威雜誌《StemCellTranslationalMedcine》上發表(影響因子5.709),這是繼微移植成功應用於中青年白血病之後,又一項重要研究成果。研究結果顯示,微移植聯合化療用於21名M
發布於 2022-12-11 14:44
0評論
MDS發病原因尚未明瞭,但從細胞培養、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及臨床研究均證實,MDS是一種源於造血幹/祖細胞水平的克隆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與白血病類似。目前已經證明,至少2種淋巴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成人T細胞白血病及皮膚T細胞型淋巴瘤是由反轉錄病毒感染所致。亦有實驗證明,MDS發病可能與反轉錄病毒作用或(和)細胞原癌基因突變、抑癌基因缺失或表達異常等因素有關。涉及MDS患者發病的常見原癌基因為N
發布於 2024-11-28 08: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