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腫瘤病人,最怕一個“等”字,總是擔心多等那麼一天,就會多耽誤一天的病情。其實醫生也和病人一樣著急,但是病理結果的確定是一個非常複雜並且具有技術含量的過程,腫瘤標本從取出到固定、製作石蠟標本、切片、閱片、復片,每一步都相當重要。就像燒菜,少5分鐘可能味道就大不相同。所以也不是打個招呼催催病理這麼簡單。
更重要的是,醫生的後續治療方案都取決於病理結果。那麼腎臟腫瘤的病理結果到底有何複雜之處呢?這裡向大家介紹一下腎細胞癌的種類,這是隻有通過病理才能知道的重要腫瘤信息。
在過去的幾年中,醫生們通過研究發現,腎細胞癌存在幾種不同的病理分類。每種分類在顯微鏡下都有一個特定的表現,而且幾乎每種分類都具有其特定的基因改變。
(1)最常見的腎癌種類是傳統型腎癌或稱為透明細胞癌,佔總腎癌的75%~80%。這些腫瘤有更豐富的血供(擁有更多流入和流出的血液),總體上它們比其他類型的腎癌(2型乳頭狀腎細胞癌或者嫌色腎細胞癌)的預後差。超過80%的透明細胞癌具有第3號染色體上VHL基因的突變。大部分對免疫治療有反應的患者得的都是透明細胞癌,因此曾經我們常使用免疫治療來處理透明細胞癌。近些年由於靶向治療的出現,腎細胞癌的控制率得到顯著提高,大部分靶向治療的臨床數據亦來自透明細胞癌。因此,針對透明細胞癌的治療更為成熟,預後數據更為完善,治療方案多得到國際認可。
(2)第二常見的腎癌是乳頭狀癌或稱為嗜色細胞癌,約佔腎癌的10%~15%。絕大多數是由第7和第17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導致的,這些腫瘤通常不是高血流供應的,並且常常是多病灶,或主要的大腫瘤周圍存在多個小腫瘤,也就是俗稱的“衛星灶”。依據顯微鏡下的表現,乳頭狀癌又分為1型和2型,1型乳頭狀癌侵襲性低,預後較好;而2型乳頭狀癌表現不典型,會出現高度侵襲性,預後較差。打個更形象的比方,1型乳頭狀癌和腎透明細胞癌相比預後更好,2型和腎透明細胞癌相比預後更差。好消息是,目前主流的靶向治療對乳頭狀腎細胞癌有一定的療效,可惜腫瘤緩解率並不盡如人意。
(3)第三種腎癌類型是嫌色腎細胞癌,佔腎癌的3%~5%。其基因突變包括多條染色體,但確切的基因定位還在研究之中。這類腫瘤比透明細胞癌侵襲性低,發生腎臟外侵犯或遠處轉移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因此總體預後不錯。當然,若病理報告上提及高級別或合併肉瘤成分,那麼預後和治療情況都需要180度大轉彎。目前臨床結果顯示一些特定類型的靶向藥物如mTOR抑制劑替西羅莫司可用於晚期嫌色細胞癌的治療。
(4)集合管癌,這種類型的腎細胞癌只佔腎癌的1%,但是治療起來卻相對棘手。大部分集合管癌發病時便是高級別、晚期並且天生耐受常規的腎癌治療手段。如果是這種病理類型的腎癌,我們可能需要使用基於順鉑或吉西他濱的化療。
(5)約1%-5%的腎癌中可以發現腎癌肉瘤樣分化,常見於透明細胞癌或嫌色細胞癌,這種分化情況是我們等待病理報告時重點要關注的信息。伴有這種情況的腎癌,不論病理類型,均具有侵襲性生長的特性、生長迅速、容易發生轉移,預後很差。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腎細胞癌,包括腎髓樣癌、MiT家族異位相關性腎癌、粘液性管狀和梭形細胞癌、管狀囊性腎細胞癌、獲得性囊性疾病相關性腎癌、透明乳頭狀腎細胞癌、HLRCC綜合徵相關腎癌以及不能分類的腎細胞癌。
總之,現代腫瘤治療領域,醫生甚至患者本人已經不能滿足於僅僅區分疾病的良惡性了。只有優秀的病理科才能幫助我們最大化的獲得腫瘤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大多和治療和預後相關。所以,病理,還是得耐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