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蓖麻子
[異名] 蓖麻仁、大麻子、紅大麻子。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Ricinus commuris L、的乾燥成熟種子。
[成分] 本品含蓖麻脂肪油約50%。蛋白質約20%。並含蓖麻鹼、蓖麻毒素(ricin)。
[藥理] 蓖麻油在十二指腸內受脂肪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鈉與甘油。前者對小腸有刺激作用。引起腸蠕動增強而排便。一般在服蓖麻油15-30ml後經4-6h排出稀便。蓖麻鹼與蓖麻毒素是有毒成分。
[功效及劑量] 消腫拔毒。瀉下通滯。用於癰疽腫毒。瘰癧。喉痺。疥瘡。水腫腹滿。大便燥結等。內服入丸劑。生研或炒食。外用搗敷或調敷。
[實例] 蓖麻鹼160mg或蓖麻毒蛋白7mg均可致成人死亡。①有報道成人誤服蓖麻子約20粒。小孩2-7粒即可致死。蓖麻子中毒的潛伏期較長。食後3-24h發病。也可遲至3日出現症狀。開始時有咽喉及食道燒灼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血性下痢。也有出現嗜睡、頭痛、驚闕,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重者可出現凝血、溶血及肝功能損害。最後可因脫水、休克、呼吸抑制及心衰而危及生命。②有一兒童服10粒蓖麻子。致劇烈吐瀉、口渴、脫水、頭痛、驚厥,12h後致死。③有一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蓖麻仁14粒。鮮小薊全草7株。共搗如泥。紗布包藥塗擦胸背部。擦至局部發紅起紅小疹。用藥後5min。感口唇發麻。氣短加劇。繼而呼吸困難。大汗淋漓。不久出現神志不清。上肢不自主抽動。全身風團樣皮疹。呼吸弱而急促。口唇發紺。血壓測不到。經抗過敏、補液等處理而脫離險境。④另有2例外用蓖麻仁過敏性休克。其中1例死亡。也有報道外用本品致過敏性休克。
[防治] 生蓖麻子或蓖麻油誤當食用油發生中毒。大量外用致呼吸中毒或過敏性休克。中毒救治:①立即催吐、洗胃、導瀉。必要時高位結腸灌洗。可口服米湯保護胃粘膜。②輸血、輸液。維持血容量和水電介質平衡。③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④每日給碳酸氫鈉5-15g。使尿鹼化。防治血紅蛋白沉積而致急性腎衰。⑤對症治療。
參考文獻
1、朱天忠。等、常見植物類中毒死亡的研究概況、中藥通報。
2、肖守貴、外用蓖麻仁致過敏性休克1例報道、四川中醫。
3、趙煥琴。等、蓖麻子外用引起過敏性休克2例、中華皮膚科雜誌。
1、 陸景田、中草藥藥物反應綜述、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58、蒺藜
Jili
Fructus Tribuli
[異名] 白蒺藜、刺蒺藜、硬蒺藜。
[來源] 本品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乾燥成熟果實。
[成分] 白蒺藜含脂肪油、生物鹼、揮發油、樹脂、硝酸鹽類及皂苷等。
[藥理] 白蒺藜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
[功效及劑量] 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痛。目赤翳障。風疹瘙癢。用量:6-9g。
[實例] 曾報道。王某。女。21歲。因“白癜風”內服蒺藜粉6g,每日2次。第2次服後1h許。即感全身皮膚瘙癢及針刺感。隨後皮膚出現針尖大紅色疹點。繼之皮膚普遍潮紅。疹遍及胸前背後及四肢。當天未診治。翌晨遂又服蒺藜粉6g。服後數分鐘上述症狀迅速加劇。併兼有心煩不安。患者素無過敏性疾病史。體格檢查見面部及全身皮膚潮紅。兩上肢及胸背部隱見密集針尖大小之紅色疹點。壓之退色。診斷為藥物疹。囑患者停服蒺藜粉。大量飲水。口服抗組胺藥(苯海拉明)50mg。服藥後2h許。症狀完全消失。
另外。蒺藜中含有硝酸鉀。服入體內被酶還原成亞硝酸鉀。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而產生窒息。
[防治] 本品能引起藥物疹。應當注意。蒺藜內服尚可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一旦發生高鐵血紅蛋白症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大量維生素C。以利高鐵血紅蛋白轉變為血紅蛋白;也可用1%美藍液1-2mg/kg以葡萄糖稀釋後在10-15min內緩慢靜脈注射。2h後若症狀不緩解可重複注射1次;或用甲苯胺藍5mg/kg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
[附註] 沙苑蒺藜為豆科黃芪屬植物扁莖黃芪Astragalus complanastus R、 Br、的種子。與白蒺藜是兩種不同的藥材。兩者不應混同。
參考文獻
1、寧廷珊、內服白蒺藜引起藥疹1例山東中醫雜誌。1987,(6):22
2、李學淵。蔡大立、內科治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574
159、蒲公英
Pugongying
Herba Tarax Aci
[異名] 黃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 、鹼化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
[成分] 本品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苦素及咖啡酸。全草含肌醇、天冬醯胺、苦味質、皂苷樹脂、菊糖、果糖、膽鹼等。
[藥理] 蒲公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浸劑有利膽作用。
[功效及劑量]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溼熱黃疸。熱淋澀痛。用量: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燻洗患處。
[實例] 劉氏報道2例口服蒲公英湯劑致全身搔癢。起風團去掉蒲公英則無過敏現象。
參考文獻
張洪楊、臨床所見的中藥毒副反應、江西中醫藥。1987,(4):55
160、雷公藤
Leigongteng
Radix Triipterygil wilfordii
[異名] 莽草、斷腸草、紅紫根、南蛇根、三稜花。
[來源] 本品為衛茅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根及根莖。
[成分] 本品含雷公藤紅素。另從中可提取60餘種成分。計有二萜成分13種。三萜成分18種。倍半萜11種。生物鹼11種。還有β-谷甾醇、衛茅醇、葡萄糖、果糖、有機酸、鞣質、色素、松脂物及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硒等。
[藥理] 本品醋酸乙酯提取物有免疫抑制作用。並能提高小鼠血清總補體含量。此種作用還可促進循環免疫複合物的清除。阻斷免疫複合物的致炎作用。加速炎症修復。本品煎劑對炎症介質組織胺、5-羥色胺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有抑制作用。除消炎作用外。還有鎮痛、解熱、殺蟲和抑菌作用。本品有短暫的降壓作用。腹腔注射大劑量雷公藤提取物可使血壓驟降、心律不齊。
[功效及劑量] 本品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消腫止痛。活血通絡、殺蟲作用。主治風溼痺痛。跌打損傷。對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期有效。還可治療腎病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牛皮癬等。本品有大毒。內服宜慎。
[不良反應] 本品毒性很大。超常用量可致中毒甚至致死。雷公藤總苷口服的LD50為159、7土14、3mg/kg。雷公藤總生物鹼口服的LD50為504士29、48mg/kg。本品有中毒蓄積作用。平均毒效半衰期為7、98h。蓄積係數<4、98。其中毒類型可分為3種:①急性毒性反應。中毒症狀於服藥後立即或數小時內發生。有多個臟器損害。甚至死亡。②慢性中毒反應。多於用藥過程中出現某些臟器損害。其進展緩慢。③遲發性毒性反應。急性中毒症狀經過處理後消失。經過一段時間症狀復發。
[實例] ①臨床報道本品中毒病例較多。有5例急性中毒。出現噁心、腹痛、嘔吐、黃疸、肝腫大、消化道出血。最後死亡。②另有1例過量中毒。血壓降至0。四肢及腹部皮膚呈黯紅色。最後死亡。經屍檢認為是雷公藤中毒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及急性腎衰。③有報道雷公藤內服致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滲出性胸膜炎死亡。④有一乳母服雷公藤製劑1周。其子吸乳後吐奶、吵鬧、藥疹。停餵母乳後症狀消失。慢性中毒多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主要表現為納減。胃脘飽脹有燒灼感。輕度腹瀉。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胸悶。化驗示尿常規異常。血常規示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極少數呈“再生障礙性貧血”。
[防治] 本品毒性較大。初用者從小劑量開始。服3-4天后逐漸適應。漸加至常用量。煎劑煎煮至少在1h以上。以減其毒性。鮮品毒性成分較高。用量取其下限。急性中毒救治:①催吐、洗胃、導瀉以迅速排出毒物。②輸液排毒。③擴容利尿。④早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改善休克。⑤糾正心功能衰竭可選用毛地黃類強心苷。⑥有出血傾向可選用止血藥。胃腸道出血可服用雲南白藥。⑦中藥單方用鮮鳳尾草。每次250-500g煎水頓服。連服3-5天。也有用楊梅果實或樹皮治療。
參考文獻
1、郭曉莊、有毒中藥大辭典、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1992、880
2、楊小華、口服蜂巢致雷公藤中毒、江西醫藥。1988, (23)4:344
3、祁鳳鳴、雷公藤片過量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和腎功能損害1例、浙江中醫雜誌。1991,11(26):490
4、林 平、口服雷公藤片後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滲出性腦膜炎死亡1例、中國醫藥1992,10:(47)19
2、 李瑞林。等、雷公藤片經乳汁致嬰兒毒副作用5例、1983,(24)4:31
161、蜈蚣
Wugong
Scolopendra
[異名] 蜈蚣、天龍、百腳、百足多。
[來源] 本品為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乾燥體。
[成分] 本品含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蛋白質。此外尚含酪氨酸、亮氨酸、蟻酸、脂肪油、膽固醇等。
[藥理]本品有抗驚厥作用。蜈蚣(1:4)水溶液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結核桿菌也有抑制作用。並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功效及劑量] 熄風鎮靜。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溼頑痺。瘡瘍瘰癧。毒蛇咬傷。用量:3-5g。
[實例] ①劉氏報道1例頸淋巴結核患者服用含蜈蚣的湯劑(其中蜈蚣12g)日1劑。3日後出現頭暈、乏力、解醬油色尿。診為溶血反應。分析蜈蚣含有組織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兩種物質致溶血反應。②一男性患者因溼疹服中藥3劑(原方上加蜈蚣2條)。服2劑後數小時發熱、腰痛。尿檢蛋白(++++)、管型(++)。尿量每日2000-4000ml。第4日死於急性腎衰。一男性患者因銀屑病服中藥4劑後加蜈蚣2條。服3劑後腰痛、發熱。尿檢蛋白(++++)、管型(+)。比重1:0006。尿量每日2000-8000ml, B超示雙側瀰漫性腎腫大。第6日才恢復正常。③有人報道口服蜈蚣粉劑致急性腎衰。④餘氏報道生蜈蚣過敏。一患者因風溼痛就診。投藥蜈蚣20條(民間驗方)研粉吞服。將粉末裝人空心膠囊。每粒1g。每日2次。每次1粒。上午服1粒1h後下肢起紅疹、瘙癢。下午繼服1粒。病情加重。全身起粟粒狀紅疹。以下腹、下肢內側為甚。奇癢難忍。患者無過敏史。未服他藥。未接觸異物。令其停藥。經抗敏治療而藥疹消退。後因風溼加劇。再服1粒。隨即又起疹。後作者將剩餘70粒膠囊中蜈蚣粉末倒出入鍋用文火炮至黑褐色放涼後入膠囊。患者試服後未再起疹。風溼痺痛亦好轉。從中說明生蜈蚣致敏。炮製後無過敏現象。但仍有療效。為保證安全有效。應炮製入藥為宜。⑤鄧氏報道蜈蚣過敏反應2例。一患者因臀部疼痛就診。投用烏頭湯加蜈蚣5條(研末沖服)。翌日雙足皮疹隆起。急診抗敏處理。患者述及不久前。某醫曾用蜈蚣出現類似過敏症狀。遂用原方去蜈蚣,7劑服完未再發生過敏反應。另一患者口眼歪斜。投以牽正散加味4條蜈蚣研末沖服6h後臀部癢而起皮疹。停藥後逐漸消失。
參考文獻
1、張 華、中藥的副作用、中醫藥信息。1990,5:36
2、傅文錄、1993,1994年中草藥不良反應綜述、浙江中醫雜誌。1993,2:52
3、餘聖龍、生蜈蚣致過敏、中國中藥雜誌。1989,(14)5:56
4、鄧朝綱、蜈蚣致過敏性反應2例、浙江中醫雜誌。1990,5:237
162、蜂蜜
Fengmi
Mel
[異名] 白蜜、食蜜、蜂糖、蜜糖。
[來源] 本品為蜂蜜科昆蟲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釀的蜜。
[成分] 本品主要含果糖。葡萄糖。還有蔗糖、無機鹽、酶、有機酸、少量糊精、蛋白質、樹膠樣物質、蠟、色素、芳香性物質及花粉粒。
[藥理] 本品對創傷有收斂、營養和促進癒合的作用。有潤肺祛痰和緩瀉的作用。
[功效及劑量] 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用於脘腹虛痛。肺燥乾咳。腸燥便秘。外治瘡瘍不斂。水火燙傷。用量15-30g。
[實例] 有報道蜂蜜可使嬰兒致死。服蜂蜜致上腹痛。吐瀉、關節痛、丘疹、全身瘙癢。
參考文獻
1、陸景田、中草藥藥物反應綜述、實用中醫內科雜誌。1990,(1):18
2、於清波、部分中草藥及中成藥不良反應述要、吉林中醫藥。1987,(5): 29
163、滿山紅
Manshanhong
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異名] 映山紅、迎山紅、靠山紅。
[來源] 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乾燥葉。
[成分] 本品含黃酮類為杜鵑素(farreroe)、金絲桃苷
( hyperin) ,篇蓄苷、杜鵑黃素(azaleatin )等、揮發油(為大腳6⑤葡┑)、三萜成分(為白樺脂醇等)。
[功效及劑量] 止咳祛痰。用於急性和慢性支氣管炎。用量:25-50g。煎服。
[不良反應] 本品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瓣可食。而有的花瓣有毒不可食。
[實例] ①曾有一家4人吃白杜鵑花瓣而中毒。②宋氏報道1例患者服滿山紅成藥消咳喘後。出現心律失常頻發房性早搏伴室內差異傳導。
參考文獻
1、 王 寧、中藥的中毒及其預防、吉林中醫藥。1985,(1):31
2、張 華、中藥的副作用、中醫藥信息,1990,(5):36
164、酸棗仁
Suanzaoren
Semen Ziziphi Spinosae
[異名] 棗仁、山棗仁、酸棗子。
[來源]本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 et H 、 F 、 CHOU的種子。
[成分] 含酸棗仁皂苷( jujuboside) ( A,B )。水解得酸棗仁皂苷元。後者在酸性水解過程中能轉變為伊貝林內酯(ebelin lactone)。並含黃酮類及微量具強烈刺激性的揮發油。
[藥理] 本品水解性成分有鎮靜催眠作用。此外。本品有持續性降壓的作用。對心臟可引起傳導阻滯。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功效及劑量] 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傷津口渴。用量:9-15g。
[不良反應] 有報道本品產生過敏反應。
[實例] 張氏報道一患者因眩暈、心悸失眠、多夢。投以歸脾湯加味。服首劑2h後出現惡寒。繼則發熱。四肢關節痠痛。追問病史。患者也因失眠服中藥出現類似反應。每次發作後感到全身疲憊不堪。四肢疼痛乏力。納減。猶似大病初癒。數天後才恢復。經藥貼試驗證實。為酸棗仁過敏所致。
參考文獻
1、樊惠蘭。等、近10年來中草藥過敏、浙江中醫雜誌1991,(5):233
2、張爐高、服用中草藥不良反應4例、中國中藥雜誌。1989,(14)2:52
165、蟬蛻
Chantui
Periostracum Cicadae
[異名] 蟬衣、蟬退、蟬殼、知了殼。
[來源] 本品為蟬科昆蟲黑炸( Cryptotympana pusfulata
Fabricius)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
[成分] 本品含大量甲殼質、多種氨基酸和三磷酸腺苷。
[藥理] 藥理證實有鎮靜、抗驚厥、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並有解熱作用。
[功效及劑量] 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於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用量:3-6g。
[實例] 夏氏報道服蟬蛻引起腹痛2例、其中1例女性3歲因發熱、咽痛、咳嗽用桑菊飲加蟬蛻、銀花治療。藥後熱退。漸起腹痛。服2劑後腹痛加劇。試用蟬蛻10g水煎500ml ,讓患兒父女同服。約15min出現上腹持續性疼痛。伴腹脹。30min自行緩解。
參考文獻
夏承義、服蟬蛻引起腹痛2例、中國中藥雜誌,1989,(14)10:60
166、罌粟殼
Yingsuqiao
Pericarpium Papaveris
[異名] 粟殼、鴉片煙米、御米殼、米殼。
[來源] 本品為罌粟科植物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果殼。
[成分] 本品含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鹼、罌粟殼鹼和蒂巴因。另含多糖。
[藥理] 有鎮痛、呼吸抑制及止咳作用。對胃腸道平滑肌有直接作用。因而有止瀉作用。另有致突變作用。
[功效及劑量] 斂肺、澀腸、止痛。用於久咳、久瀉、脫肛、脘腹疼痛。用量:3-6g。
[實例] ①本品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有輕度損害。有一患者煎服致煩躁、嗜睡、昏迷、紫癜性腎炎。最後因心跳、呼吸停止死亡。②明代醫家龔賢廷曾對罌粟殼加以描述:粟殼性澀。洩痢嗽怯。祛病如神。殺人如劍。具有固腸止洩的作用。但不宜用於治療菌痢。中醫認為菌痢為溼熱積滯。治療清熱利溼、行滯導積為主。嚴禁收澀。而本品有收斂作用。故在外邪滯瀦的情況下。用之會造成“閉門留寇”之害。現代醫家認為本品對痢疾桿菌無殺滅作用。相反地可使腸道內病菌及毒素連同膿血腐物不易排出。從而導致細菌毒素及組織壞死產物經腸粘膜吸收。進入血循環。加重毒血癥狀。相繼出現胃滿、腹脹等一系列症狀。實際上是一種中毒性胃腸脹氣的表現。嚴重者可發展為中毒性腸麻痺。③作者曾遇到3例用本品而斃命的患者。其中1例鄭姓患者。始為單純性菌痢。當地衛生室反覆使用本品煎劑治療。數日後出現腹脹。病情逐漸加重。排氣排便停止。最後疑有外科情況而手術。術中發現腸管脹氣。呈大段壞死。伴多次粟粒狀穿孔。合併瀰漫性腹膜炎。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作者指出“使用粟殼治療菌痢有百弊而無。利”。本品應用不當所致的危害。絕非限於菌痢。其他如咳嗽、遺精、脫肛、女子崩漏等初患新疾。若不悉原委。效尤輒用。殊屬不妥。《本草經疏》謂:“不知咳嗽性肺虛無火或邪盡嗽不止者。用此斂其虛耗之氣;若肺家火熱盛。與風寒外邪未散者。誤用則咳愈增而難治。得痢脫肛。由於下久滑脫腸虛不禁。遺精中於虛寒滑洩者。借其酸澀收斂之氣。以固虛脫。如胃腸結滯氣多。溼熱火熾。命門火衰。溼熱下流的遺精者。誤用之則邪氣無從而洩。或攻人手足關節。腫痛不能動。或為身發腫。或嘔吐不食。或頭面俱腫。或精竅閉塞。水道不通。……”這段論述足以說明本品應用不當的危害。④嬰兒譚某腹瀉一週自。其祖母自煎罌粟殼1枚(如核桃大)。服用煎液約8ml。 lh後。出現嘔逆,呼吸困難。昏迷。瞳孔如針頭。壓眶反應無。口唇發紺。阿片中毒併發呼吸衰竭。給氧3天搶救。
參考文獻
1、古云霞、中草藥不良反應綜述、中國中藥雜誌,1995,20(8):503
2、李紅生。等、煎服罌粟殼致嬰兒呼吸衰竭1例。中國中藥雜誌。1989, 14(7):56
167、樟腦
Zhangnao
Camphora
[異名] 潮腦、腦子、洋冰、韶腦。
[來源] 本品為樟腦科植物Cinnamomum camphora (L、)Sieb、的乾枝葉及根部經加工提取製得的結晶。
[成分] 樟腦(camphora C10H160)。熔點174-1790C 。
[藥理] 本品對皮膚粘膜局部有刺激和防腐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粘膜分泌。本品的治療劑量對中樞神經及心血管功能降低或有障礙時。能出現復醒作用。
[功效及劑量] 除溼殺蟲。溫散止痛。開竅闢穢。用於疥瘡、牙痛、跌打損傷、神志昏迷、痧脹腹痛等。用量:0、1-0、2g。入散劑。或用酒溶化服。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內服宜慎。
[實例] ①盧氏報道以癲癇持續狀態樣起病的樟腦中毒1例。一女性農民因突發頻發性抽搐、昏迷10h急診入院。入院前5天因兩下肢疼痛不愈。用新鮮樟腦枝葉煎水於起病之當晚約7時進行全身性燻蒸約40min後。自覺胸悶、心悸和噁心感。即停止燻蒸臥床休息。約10min突然全身性抽搐。每數分鐘抽搐1次。每次持續5-10min。間歇期意識不清。伴大小便失禁。嘔吐2次。既往史無特殊。家中無癲癰病史。當地醫院注射抗驚厥藥(藥物不詳)後。抽搐停止而呈持續性昏迷狀態。遂轉本院。初診為糖尿病性昏迷。檢查:體溫39、40C ,呼吸每分鐘40次。脈搏每分鐘120次。血壓24/13、3kPa。中度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急促。雙瞳等大、等圓。直徑4mm。光反應遲鈍。眼球呈中度擺動性眼顫。頸強直。四肢肌張力明顯增高。雙下肢強直性伸直。四肢腿反射亢進。心、肺、腹陰性。實驗室檢查:血糖8、8mmol/L。血常規、肝功能正常。腰穿腦脊液壓力稍高(每分鐘80滴)外。常規生化正常。頭顱CT正常。經給氧、補液。甘露醇及腦細胞代謝藥等綜合治療。神清。心跳、呼吸、血壓漸趨正常。3天后複查血糖正常。出院診斷為樟腦中毒。1周後痊癒出院。隨訪3個月未留後遺症。以樟腦枝葉燻蒸導致以癲癇持續狀態樣起病的重度中毒罕見。且易誤診。②趙氏報道本品可致譫妄。
參考文獻
1、盧昌元以癲癇持續狀態樣起病的樟腦中毒1例、新醫學。1996,(27)4:187
2、趙景雲、近10年來中草藥及製劑反應綜述、雲南中醫雜誌。1991,
(4);28
168、殭蠶
Jiangcan
Bombyx Batryticatus
[異名] 白僵蟲、天蟲、僵蟲。
[來源] 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 、 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
[成分] 本品含脂肪及蛋白質。
[藥理] 本品所含的蛋白質有刺激腎上腺皮質的作用。
[功效及劑量] 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於驚風抽搐。咽喉疼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痺。皮膚瘙癢。用量:5-9g。
[實例] 陳氏報道服用殭蠶引起3例皮疹。皮疹均在服藥5-8劑時出現。可能與變態反應有關。患者蔡氏罹石淋之症。用藥車前子15g,瞿麥、q蓄、雞內金、殭蠶、蟬衣、藕節、小薊各lOg。白茅根、海金砂各20g。金錢草30g。服7劑後頭面部出現小丘疹。高出皮膚。瘙癢難忍。隨之波及四肢皮膚。即停殭蠶。加服抗過敏藥。症狀消失。以後去殭蠶。繼服原方。未出現皮疹反應。
參考文獻
陳成槽、殭蠶引起皮疹3例報道、浙江中醫雜誌。1989,12:550
169、藁本
Gaoben
Rhizoma Ligustici
[異名] 土芎、山荽、西芎、茶芎。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 、或遼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乾燥根莖及根。
[成分] 藁本乾燥根及根莖含3-丁基K內酯(3-butylphthalide )、蛇床內酯(cnidlide )、甲基丁香酚( methyleugenol )。據報道藁本含揮發油約0、3%。有的含0、65%。遼藁本根含揮發油約1、5%。
[藥理] 15%煎劑用平板稀釋法試驗。對許藍毛菌等皮膚癬菌有抑制作用。藁本有鎮靜、鎮痛、抗病毒作用。
[功效及劑量] 祛風。散寒。除溼。止痛。用於風寒感冒。巔頂頭痛。風溼肢節痺痛。用量:3-9g。
[實例] 有1位32歲女性。因慢性額竇炎服九味羌活湯加藁本、辛夷、蒼耳一劑。服藥40min後出現頭面及周身奇癢及蕁麻疹:。經抗過敏治療後痊癒。後又服一劑含藁本的中藥(其他中藥以前服過。無過敏反應)。再次發生過敏反應。
參考文獻
李天傑、中藥藁本致過敏性尊麻疹1例報道、河南中醫,1986,(3):37
170、蟾酥
Chansu
Venenum Bufonis
[異名] 蟾酥眉脂、蟾酥眉酥、哈蟆酥、蛤蟆漿。
[來源] 本品為蟾酥科動物中華大蟾酥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for或黑眶蟾酥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乾燥分泌物。
[成分] 蟾酥毒液中含有: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酥毒素。後者製成蟾酥時已水解為蟾毒配質、辛二酸和精氨酸;二茶酚胺類化合物。即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非強心作用的化合物。包括膽固醇、前維生素D,y-谷甾醇、辛二酸和精氨酸等。
[藥理] l蟾酥配質和蟾酥毒素有強心作用。但後者較弱。蟾酥配質的基本結構很象強心苷配基。因蟾酥毒液中含有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而有升壓作用。蟾酥有抗炎作用。蟾酥配質有麻醉、引起驚厥及嘔吐的作用。
[功效及劑量] 有解毒。止痛。開竅醒神作用。用於癰疽疔瘡;咽喉疼痛。中毒嘔吐。腹痛神昏。手術麻醉。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實例] ①王氏1974年報道蟾酥治療心臟病中毒致死3例。活蟾酥毒力尤大。中毒後表現噁心難受。流涎。腹痛。劇烈嘔吐。遍身冷汗。心慌。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手足冰冷。不能言語。②有人用蟾酥皮外敷。致蕁麻疹伴中毒性心肌炎。
參考文獻
1、彭 泉。等簡述中藥的毒副作用、雲南中醫雜誌。1989,4:33
2、楊更生、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與防治、新中醫。1989,8:52
171、鱉甲
Biejia
Carapax Trionycis
[異名] 上甲、鱉殼、團魚甲、甲魚殼。
[來源] 本品為鱉科動物鱉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
[成分] 本品含骨膠原(collagen)、角質、蛋白、碘質、維生素D等。
[功效及劑量] 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虛風內動。閉經。徵瘕。瘧疾。用量:9-24g。
[實例] ①口服鱉甲煎劑致嚴重反應1例。患者因反覆腰骶部疼痛2年。隨氣候變化疼痛加劇。經X光攝片診斷為第4腰椎緻密性骨炎。腰椎骶化而服中藥威靈仙、杜仲各15g。尋根風30g。絡石藤、虎杖各15g。川斷、鼠婦各15g。仙靈脾10g。丹參15g。金錢白花蛇2g(研末吞服)。服10劑。再診時患者能自行步行。疼痛明顯好轉。但夜多虛汗。在原方上加鱉甲15g煎服。服藥5min即感咽喉不適。喉部像火燒一樣。似有物梗住。10min出現腹部劇痛。虛汗淋漓。面頰潮紅。似醉漢貌。眼結膜充血明顯。全身佈滿塊狀凸起風疹塊。奇癢難忍。繼而胸悶氣急。心率每分鐘118次。即送院急診 。追問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因服少量甲魚肉引起過敏性休克。此次因不知鱉甲就是甲魚殼而誤服。又引起過敏現象。經對症及抗過敏而治癒。②一患者因月經不調。經服中藥3月而復正常。但仍有肝脾腫大。治擬滋陰清熱。軟堅化結。方藥:熟地、白芍各15g,川芎6g。當歸10g。知母、鱉甲各12g,雞內金5g、香附、地骨皮各12g。服5劑。首劑服後約1h。感胸悶不舒,周身發癢。未介意。次日又服半劑。又覆上述症狀。自認為煎藥不當。將另半劑濃煎。入胃後全身起風團。診斷為藥敏。後患者告述。約2個月前有人告訴用偏方腳魚(即鱉甲能治肝炎 ,服後與本次症狀相似。且較本次劇烈。煩躁甚,經抗過敏而愈。遂除去鱉甲。餘藥仍繼服無反應。至此認為鱉甲過敏無疑。③ 有報道鱉肉治肝病異議。鱉肉性味甘平,營養豐富。江南民間常以食鱉肉治肝病。蔚然成風。但用之不當。也為鱉病。一患者為乙肝肝硬化。脾切除後中藥調理。體重增加。恢復工作。時值冬令進補。遂食鱉肉。初服腹脹納呆。泛惡。便秘。未予注意。連食5天(4只)。大便呈柏油色。大便隱血(++++)。B超示:肝硬化。x光胃腸示上消化道出血而入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此乃滋膩太過。溼聚化熱。結於胃腸。損傷脈絡所致。方藥:大黃、半夏、川連、黃芩、赤芍、丹皮、萊菔子、小薊、茜根草,3劑後大便轉黃。半月而愈。隨訪1年。避食鱉肉。病末再發。又一患者血吸蟲性肝硬化30餘年。3年前煎食鱉肉。出現腹水。肝脾腫大。經服中藥消退。未予注意。今又食鱉甲3只。腹脹腹水又起。刻診:面色黧黑。胸悶痰塞。腹脹如鼓。胸脅刺痛。口乾口苦,尿少。舌紅。邊有瘀斑。苔黃膩。脈弦。此乃素體脾虛肝瘀。而鱉肉性寒。多食則寒凝於脾。以致運化失司。積食難消。氣血_瘀滯更甚。方用柴胡、八月扎、丹參、桃仁、赤芍、鬱金、枳殼、佛手、雞內金、萊菔子、焦六曲、焦山碴。服3劑諸症銳減。半月後腹水消退。隨訪4年。避食鱉肉。未見覆發。又一患者膽總管腺癌。術後較好。回家進食鱉肉以補充營養。食後即感上腹隱痛。皮膚瘙癢。連食4只。症狀加重。黃疸加深。旋因肝昏迷死亡。
參考文獻
1、姚善業、口服鱉甲煎劑致嚴重過敏反應1例、中國中藥雜誌。1990, (4):52
2、王哲身。等、鱉肉治肝病異議、浙江中醫雜誌。1992,(27)5:228
172、麝香
Shexiang
Moschus
[異名] 麝臍香、香臍子、元寸、當門子、臘子。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
[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其中主要成分為麝香酮。具特異強烈的香氣。並含脂肪、樹脂、蛋白質和無機鹽。
[藥理] 本品能使心跳、呼吸增加;少量可增進大腦功能。多量有麻醉作用;其水溶性成分。對家兔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收縮力加強。節律性收縮增加。緊張度上升。大劑量呈半痙攣至痙攣狀態。本品能促進各腺體的分泌。有發汗和利尿作用;在試管內有抑制豬霍亂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作用。
[功效及劑量]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驚厥。氣鬱暴厥。中毒昏迷。經閉。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癧。咽喉腫痛。跌撲損傷。痺痛麻木。用量: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實例] ①有報道麝香虎骨膏致過敏性休克,、表現為心慌胸悶。腹痛。頻吐。過敏性蕁麻疹。血壓下降。②內服本品可出現一過性糖尿症。③有人報道麝香中毒致呼吸停止1例。
參考文獻
1、陸景田、中草藥藥物反應綜述、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2、袁惠南、中草藥不良反應綜述、中國中藥雜誌。
3、呂春錄。等、麝香中毒引起呼吸停止1例報道、甘肅中醫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