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1 06:36

日前,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楊田等在國際《感染控制和醫院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了臨床論著《肝切除術後外科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該項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影響肝切除術後併發外科部位感染的獨立影響因素,從而為降低外科部位感染的發生率提供指導,給肝膽外科醫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參考和理論依據,從而有助於提高肝切除手術的圍手術期質量,最終使患者能夠從中受益。最終,該項大型單中心研究明確了肝切除術後併發外科部位感染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糖尿病、肝硬化、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此外,儘可能縮短術後腹腔引流管的放置天數,以及避免術中輸血,都將有助於降低肝切除術後外科部位感染的發生。
  眾所周知,肝切除的技術目前已經趨於成熟,圍手術期死亡率也已經大大降低。肝切除手術已不再僅僅滿足於安全性,而是朝著更快速的術後康復、更短的住院時間、更少的手術花費、更平穩的術後恢復過程而不斷提高。然而,肝切除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卻依然較高(30%-45%),其中外科部位感染最為常見(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兩大類,其中切口感染包括淺部感染和深部感染,而器官/腔隙感染對於肝切除手術來說,就是指肝創面感染、膈下感染、肝周及腹腔內感染),它的存在會導致住院時間的延長、治療費用的增加以及加重患者圍手術期痛苦,嚴重影響醫療質量。
  本項研究納入了2011年至2012年間在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行肝切除手術的7388例患者,平均年齡55.8歲,其中9.6%的患者既往有過肝切除手術史,絕大多數患者術前肝功能Child分級為A級。在患者所患的肝膽系統疾病中,以肝膽惡性腫瘤居多,超過80%,其中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有5174例,其次是肝內膽管細胞癌,有284例;而在良性肝膽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是肝海綿狀血管瘤,有548例,其次是肝內膽管結石,有498例。
  結果顯示,該中心的肝切除術後外科部位感染的總髮生率、手術切口感染髮生率和器官/腔隙感染髮生率分別是9.4%,5.5%和4.9%,和大部分的既往研究報道中的數據接近。確診外科部位感染距離手術的中位確診時間為7天。發生外科部位感染的患者的術後平均住院天數為13.6天,而未發生者僅為7.2天,兩者之間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說明外科部位感染的發生確實導致了住院時間的大大延長。通過多因素迴歸分析得出結論,對總的外科部位感染髮生率造成影響的獨立危險因素分別是肥胖、糖尿病、ASA分級≥2分、肝硬化、既往有肝切除手術史、患者患肝內膽管結石,以及腹腔引流管時間放置超過5天以上,以及術中輸血;手術切口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則包括肥胖、糖尿病、肝硬化、術前低蛋白血癥、既往肝切除手術史、肝內膽管結石以及術中輸血;此外,器官/腔隙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ASA分級≥2分,肝硬化,肝內膽管結石,術中輸血,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超過5天以及術後發生膽漏。
  該研究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該研究證實即往有過肝切除病史的患者容易導致術後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在圍手術期準備和管理上需更為謹慎。第二,肥胖或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在肝切除術後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對此類高危人群應加強換藥。第三,我們的研究證實,ASA分級≥2分是肝切除術後發生器官/腔隙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對身體情況較差的患者更應加強監測和圍手術期管理。第四,該研究首次證實了肝硬化是影響肝切除術後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對於合併肝硬化的患者行肝切除手術需警惕外科部位感染的發生。第五,該研究還證實了肝內膽管結石行肝切除手術的患者較其他肝膽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這一外科醫生均有普遍同感的假設終於通過本項研究首次得到了證實,這在以往國內外文獻中均未通過正規的統計學方法加以研究過。第六,研究同時指出術後併發膽漏是造成肝切除術後發生器官/腔隙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這與先前文獻報道是一致的。第七,術中輸血與肝切除術後發生手術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均存在獨立相關性,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避免術中輸血,是降低肝切除術後併發外科部位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最後,該研究還表明,術後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超過5天以上與肝切除術後併發手術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均顯著相關。因此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放置引流管,從而避免增加經引流管的逆行感染或經引流管部位的皮下組織汙染的風險,從而降低外科部位感染髮生的可能。

肝切除術後外科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相關文章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胰瘻發生的危險因素,為臨床有效降低術後併發症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收治的352例因癌症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後有無發生胰瘻將患者分為胰瘻組和非胰瘻組進行對列研究。對圍手術期可能影響術後發生胰瘻的多種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及多變量Logistic迴歸分析。結果共49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發生胰瘻
發布於 2023-01-09 07:41
0評論
     一、精準肝切除的概念及其內涵精準肝切除這一名詞用於肝切除手術技術方法的描述,始見於國外文獻報道,是在新世紀人文醫學和循證醫學興起的背景下,依託當前高度發達生物醫學和信息科學技術支撐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肝臟外科理論和技術體系,旨在追求徹底清除目標病灶的同時,確保剩餘肝臟解剖結構的完整和功能性體積最大化,並最大限度控制手術出血和全身性創傷侵襲,最終使手術患者獲得最佳康復效果。二、精準肝切除的
發布於 2023-03-10 16:11
0評論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已在各個外科領域廣泛開展,這是因為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對機體免疫系統打擊小,住院時間短等優點而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肝臟血運豐富,重要管道較多且複雜,損傷後的後果嚴重,故相對於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肝囊腫手術而言,腹腔鏡肝切除術一直髮展相對緩慢。目前,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臨床應用日趨成熟以及腹腔鏡器械的改進創新,腹腔鏡肝切除術的應用逐漸增多,手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原來的
發布於 2022-12-03 04:01
0評論
肝細胞癌(以下稱肝癌)在全世界範圍內是人類第六位常見癌症,在導致人類死亡的惡性腫瘤中,肝癌是名列第三的殺手。儘管產生肝癌的原因還沒有完全明瞭,但病毒性肝炎與肝癌的發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在西方,肝癌病人主要來源於患丙型肝炎的病人。在丙型肝炎所導致的肝硬化病人中,三分之一最終將患上肝癌。而在我們國家,肝癌主要來源於有乙型肝炎背景的人群。近20年來,各種新技術的出現,為肝癌的治療提供了新方法。但是。
發布於 2023-03-11 04:01
0評論
隨著移植外科技術的成熟,新一代免疫抑制劑和器官保存液的應用,肝移植已成為能成功救治終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免疫排異一直是受體成活關心的重點,然而隨著FK506、MMF等免疫移植劑的成功應用,它對受體生存威脅越來越小,相反,感染卻成為受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感染在傳染病學中把它歸為免疫缺陷感染或免疫抑制相關感染的範疇,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的濫用及社會自然環境的一些原因,細菌的流行病學較十年前
發布於 2023-03-18 10:21
0評論
原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的去世,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於自身健康、癌症普查的關注。方靜患病的元兇是胃癌,而最終導致其死亡的原因卻是肝轉移。這個貌似神秘的現象,其實在臨床中非常普遍,胃癌肝轉移也是近年來國際上研究的熱點之一。胃癌肝轉移到底是一種甚麼狀態?目前國際上的治療現狀是甚麼樣?如果我們在臨床中再遇到這種胃癌肝轉移的患者應該怎麼辦呢?肝膽外科醫生,在胃癌肝轉移中應該有一個甚麼樣地位呢?是不是所有胃癌肝轉
發布於 2022-10-03 01:43
0評論
共識所用數據均來自病例報告、病例對照研究、回顧性和薈萃分析①目前,約25%-35%的肝臟切除手術可以使用腹腔鏡;②自2008年起,腹腔鏡肝切除術比例不斷增長;③多數報道的腹腔鏡肝切除來自小半肝切除,但大半肝切除的比例正在增長;④腹腔鏡肝切除術,在以下兩種情形已經被證明安全:-由經培訓的外科醫生操作-根據腫瘤大小和位置選擇患者⑤尚無研究證實腹腔鏡肝切除劣於開腹切除術⑥與開腹肝切除相比:-死亡率未增
發布於 2022-12-08 03:32
0評論
肝移植是目前終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於移植術前原發疾病病程長、病情重,手術複雜,以及術後免疫抑制劑的大量使用,術後感染成為影響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真菌感染的問題日益突出。有文獻報道肝移植術後真菌感染的發生率高達5%-42%,病死率達11%-81%,遠高於急性排斥、腎功能衰竭和病毒感染,已成為移植物丟失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移植術後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徵真菌感染多發生於肝移植術
發布於 2023-01-09 23:06
0評論
探討在術中超聲引導下,肝段染色對肝Ⅷ段(S8)切除術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分析31例腫瘤位置位於S8的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首先在術中超聲引導下,對肝S8門靜脈分支進行染色,隨後使用電刀沿肝臟表面染色區域標記切離線,最後完成立體精準S8切除,術後肝離斷面顯露肝右靜脈、肝中靜脈主幹側壁及S8的肝蒂。結果31例患者均行精準S8切除術,平均手術時間(230±76)min,平均手術出血量為(305±2
發布於 2022-12-10 23:12
0評論
患者:我們今年6份在四川華西西做了膽囊切除術,放了T管,後來T管堵了,又安了引流管,現在引流管老是堵,引起黃疸,發燒,前不久做了磁共振顯示膽管很狹窄,在很久以前查就說他先天膽管狹窄。像這種情況是不是非要做膽腸吻合術呢?聽醫生講說做了這個手術後幾年都非常容易復發。如果不做又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想到貴醫院來在查下有甚麼辦法可治,我們來之前要做甚麼檢查呢?肝膽醫院肝膽外科:不知目前是否還有肝內膽管結石、
發布於 2023-03-11 02: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