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植外科技術的成熟,新一代免疫抑制劑和器官保存液的應用,肝移植已成為能成功救治終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免疫排異一直是受體成活關心的重點,然而隨著FK506、MMF等免疫移植劑的成功應用,它對受體生存威脅越來越小,相反,感染卻成為受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感染在傳染病學中把它歸為免疫缺陷感染或免疫抑制相關感染的範疇,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的濫用及社會自然環境的一些原因,細菌的流行病學較十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機會菌和耐藥菌明顯增多,並出現了一些少見細菌感染和機會感染,在這個大的背景下肝移植感染則更具挑戰。肝移植的感染有甚麼特點,針對感染如何防治,本文就這一問題,把一些已闡明的觀點,好的防治經驗予以讀者。
一、肝移植後感染的危險因素:
肝移植感染取決於兩個因素即受體免疫抑制的狀態和感染危險因素的暴露強度。具體分供體、受體及移植環境三大方面,供體因素最容易受到忽視,國外活體和捐贈器官比較多,供體的菌血症易引起細菌的轉位;國內屍肝移植佔主導,雖供體質量較好,但取肝的汙染也可引起細菌轉位,我們移植中心就發現4個細菌轉位,它們分別是:溶血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醋胞不動桿菌、嗜麥芽不動桿菌。另外供體乙肝病毒可以引起受體乙肝的再發,我國有1.2億乙肝病毒攜帶者,供體資源規範管理勢在必行。移植環境在許多醫院作為硬件建設的重要內容,如移植病房、無菌ICU、移植手術室、移植通道、移植檢查設備(床旁彩超、床X-光攝片機)等,但更應該強調移植病房的無菌化管理。受體因素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後因素,總結市一肝移植術後感染的高危因素,發現術前的危險因素是暴發性肝衰竭肝移植、再移植、近期有感染、肝腎綜合徵、伴CMV感染和肝性腦病、重度腹水;術中的危險因素是肝動脈門靜脈吻合不理想、膽腸吻合、無肝期超過90m、手術時間>10h、輸血超過2000ml等;術後危險因素是氣管插管時間>5d,TPN治療>1w、抗排異治療、術後出血、再次腹部手術、誤吸等。認清易患因素,區分出高危受體,對其早期進行干預是感染防治考慮的第一步。
二、肝移植後細菌感染的特點:
1、首先絕大部分肝移植受體至少發生1次細菌感染,2/3者有1次以上的嚴重感染。
2、細菌感染主要是近期感染,發生在2周內,其中肺部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腹腔和膽道感染。
3、菌群發生變遷:G+有增多趨勢。G-菌中大腸桿菌、銅綠假單孢菌減少,不動桿菌、陰溝桿菌增多。G+菌中溶葡、金葡、腸球菌明顯增多,出現一些少見細菌如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桿菌。
4、肺部及腹腔表現為混合感染,肺部除常見金葡菌、溶葡菌外,還有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桿菌等少見G-菌感染;腹腔除有大腸桿菌、陰溝桿菌外,還有腸球菌、溶葡等G+菌的感染。
5、ESBL和MRSA藥敏實驗在球杆菌中的差異性:G+菌MRSA陽性率高;G-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腸艾希菌ESBL較多為陰性,說明G-菌中耐藥性相對較弱。G-菌最敏感抗生素是亞胺培南,G+菌最敏感的是萬古黴素。
三、肝移植後感染的治療原則:
1、根據感染相關因素篩選出高危患者,進行預防性干預。
2、監護病房每日進行各種引流、分泌液及體液培養和藥敏實驗,建立細菌流行病學的監測系統,我中心通過建立了肝移植中心的細菌真菌感染數據庫,即WHONET5.3細菌數據庫,可定期獲得(每3個月)肝移植中心感染病原學的流行病學報告,指導臨床抗生素的合理運用,從中受益匪淺。
3、根據發熱、細菌學、臨床證據分為證據感染、臨床感染、病原學感染、無原因感染。
除此之外,感染防治還應在免疫抑制方案、術後營養方式及監護病房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整,藉此降低術後感染率。
1、選用聯合抑制方案,減少用藥劑量及時間;對腎功能障礙患者選用無肝腎毒性的治療方案如小劑量FK506+雷帕黴素或小劑量激素+雷帕黴素;對已有感染者減少驍悉用量或停用。
2、腸內營養優於TPN:早期漸進的腸內營養減少腸道菌群易位,營養物質經肝臟代謝而不直接進入體循環,有利於肝功能的恢復,促進蛋白的合成。
3、加強病區隔離保護是降低院內感染的基本條件。
4、感染原因必須解除,如有血管、膽道的併發症,腹腔、肝脾膿腫應積極治療,包括ERCP、ETU、腔內血管和外科手術治療。最後強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用藥指南,只有建立各自移植中心細菌的流行病學監測系統,使抗感染治療從經驗用藥走上循證醫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