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8 10:21

  隨著移植外科技術的成熟,新一代免疫抑制劑和器官保存液的應用,肝移植已成為能成功救治終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免疫排異一直是受體成活關心的重點,然而隨著FK506、MMF等免疫移植劑的成功應用,它對受體生存威脅越來越小,相反,感染卻成為受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感染在傳染病學中把它歸為免疫缺陷感染或免疫抑制相關感染的範疇,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的濫用及社會自然環境的一些原因,細菌的流行病學較十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機會菌和耐藥菌明顯增多,並出現了一些少見細菌感染和機會感染,在這個大的背景下肝移植感染則更具挑戰。肝移植的感染有甚麼特點,針對感染如何防治,本文就這一問題,把一些已闡明的觀點,好的防治經驗予以讀者。

  一、肝移植後感染的危險因素:

  肝移植感染取決於兩個因素即受體免疫抑制的狀態和感染危險因素的暴露強度。具體分供體、受體及移植環境三大方面,供體因素最容易受到忽視,國外活體和捐贈器官比較多,供體的菌血症易引起細菌的轉位;國內屍肝移植佔主導,雖供體質量較好,但取肝的汙染也可引起細菌轉位,我們移植中心就發現4個細菌轉位,它們分別是:溶血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醋胞不動桿菌、嗜麥芽不動桿菌。另外供體乙肝病毒可以引起受體乙肝的再發,我國有1.2億乙肝病毒攜帶者,供體資源規範管理勢在必行。移植環境在許多醫院作為硬件建設的重要內容,如移植病房、無菌ICU、移植手術室、移植通道、移植檢查設備(床旁彩超、床X-光攝片機)等,但更應該強調移植病房的無菌化管理。受體因素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後因素,總結市一肝移植術後感染的高危因素,發現術前的危險因素是暴發性肝衰竭肝移植、再移植、近期有感染、肝腎綜合徵、伴CMV感染和肝性腦病、重度腹水;術中的危險因素是肝動脈門靜脈吻合不理想、膽腸吻合、無肝期超過90m、手術時間>10h、輸血超過2000ml等;術後危險因素是氣管插管時間>5d,TPN治療>1w、抗排異治療、術後出血、再次腹部手術、誤吸等。認清易患因素,區分出高危受體,對其早期進行干預是感染防治考慮的第一步。

  二、肝移植後細菌感染的特點:

  1、首先絕大部分肝移植受體至少發生1次細菌感染,2/3者有1次以上的嚴重感染。

  2、細菌感染主要是近期感染,發生在2周內,其中肺部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腹腔和膽道感染。

  3、菌群發生變遷:G+有增多趨勢。G-菌中大腸桿菌、銅綠假單孢菌減少,不動桿菌、陰溝桿菌增多。G+菌中溶葡、金葡、腸球菌明顯增多,出現一些少見細菌如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桿菌。

  4、肺部及腹腔表現為混合感染,肺部除常見金葡菌、溶葡菌外,還有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桿菌等少見G-菌感染;腹腔除有大腸桿菌、陰溝桿菌外,還有腸球菌、溶葡等G+菌的感染。

  5、ESBL和MRSA藥敏實驗在球杆菌中的差異性:G+菌MRSA陽性率高;G-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腸艾希菌ESBL較多為陰性,說明G-菌中耐藥性相對較弱。G-菌最敏感抗生素是亞胺培南,G+菌最敏感的是萬古黴素。

  三、肝移植後感染的治療原則:

  1、根據感染相關因素篩選出高危患者,進行預防性干預。

  2、監護病房每日進行各種引流、分泌液及體液培養和藥敏實驗,建立細菌流行病學的監測系統,我中心通過建立了肝移植中心的細菌真菌感染數據庫,即WHONET5.3細菌數據庫,可定期獲得(每3個月)肝移植中心感染病原學的流行病學報告,指導臨床抗生素的合理運用,從中受益匪淺。

  3、根據發熱、細菌學、臨床證據分為證據感染、臨床感染、病原學感染、無原因感染。

  除此之外,感染防治還應在免疫抑制方案、術後營養方式及監護病房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整,藉此降低術後感染率。

  1、選用聯合抑制方案,減少用藥劑量及時間;對腎功能障礙患者選用無肝腎毒性的治療方案如小劑量FK506+雷帕黴素或小劑量激素+雷帕黴素;對已有感染者減少驍悉用量或停用。

  2、腸內營養優於TPN:早期漸進的腸內營養減少腸道菌群易位,營養物質經肝臟代謝而不直接進入體循環,有利於肝功能的恢復,促進蛋白的合成。

  3、加強病區隔離保護是降低院內感染的基本條件。

  4、感染原因必須解除,如有血管、膽道的併發症,腹腔、肝脾膿腫應積極治療,包括ERCP、ETU、腔內血管和外科手術治療。最後強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用藥指南,只有建立各自移植中心細菌的流行病學監測系統,使抗感染治療從經驗用藥走上循證醫學的道路。

肝移植術後細菌感染的防治相關文章
肝移植是目前終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於移植術前原發疾病病程長、病情重,手術複雜,以及術後免疫抑制劑的大量使用,術後感染成為影響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真菌感染的問題日益突出。有文獻報道肝移植術後真菌感染的發生率高達5%-42%,病死率達11%-81%,遠高於急性排斥、腎功能衰竭和病毒感染,已成為移植物丟失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移植術後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徵真菌感染多發生於肝移植術
發布於 2023-01-09 23:06
0評論
這幾年隨著我國肝移植的快速發展,移植術後的合併症發生率逐年下降,術後膽道併發症降至3%~20%,死亡率降到1~10%,但肝移植術後膽管合併症仍是引起移植肝失功的主要原因之一。膽道併發症種類較多,並且與術後血管併發症、感染及免疫排斥反應等相關聯,目前尚無統一分類。按併發症發生時間常分為兩種:在肝移植術後30天內發生者稱早期膽道併發症;發生在肝移植術後30天或30天以上者為晚期膽道併發症。而大多數文
發布於 2022-10-22 07:14
0評論
1、肝癌肝移植概況原發性肝癌包括為肝細胞性肝癌、膽管細胞癌和兩者的混合細胞癌。我國原發性肝癌發病率達80/100萬,因就診時大多屬中晚期,且80%以上的病人合併肝硬化,實際手術切除率<30%,術後複發率>70%。肝移植術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為治療各種肝病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手段。肝移植作為治療肝癌的較為有效的手段,具有徹底根治腫瘤的同時又治癒肝硬化的特點,在肝癌外科治療上有著傳
發布於 2023-02-20 16:21
0評論
(一)概述肝動脈血體形成一般發生在術後4周之內,發生率為5%,兒童肝移植時其發生率可高達到26%。(二)原因肝動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包括手術因素和非手術因素。手術因素有:肝動脈口徑大小、肝動脈吻合類型和術中肝動脈吻合的次數;非手術因素有:術中使用新鮮冷凍血漿、術後沒有使用抗凝劑和血細胞比容大於0.45等。(三)臨床表現肝動脈併發症最多見也最為兇險,術後早期發生者常屬供、受體動脈口徑差異和血管內膜
發布於 2023-02-09 01:42
0評論
一、概述膽道併發症是肝移植術後的常見問題。膽道併發症的發生率報道不一,總髮生率一般在7%~34%。近年來由於外科技術的進步,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劑的發展,使得大多數移植中心的供肝存活率超過80%,然而膽道併發症仍然是肝移植術後重要的死亡原因,佔15%~34%。對這一問題的病因、早期診斷、治療及有效預防的探討,直接關係到肝移植的預後,是非常有必要的。肝移植術後膽道併發症種類較多,目前尚無統一分類。大
發布於 2023-02-09 01:37
0評論
患者:我們今年6份在四川華西西做了膽囊切除術,放了T管,後來T管堵了,又安了引流管,現在引流管老是堵,引起黃疸,發燒,前不久做了磁共振顯示膽管很狹窄,在很久以前查就說他先天膽管狹窄。像這種情況是不是非要做膽腸吻合術呢?聽醫生講說做了這個手術後幾年都非常容易復發。如果不做又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想到貴醫院來在查下有甚麼辦法可治,我們來之前要做甚麼檢查呢?肝膽醫院肝膽外科:不知目前是否還有肝內膽管結石、
發布於 2023-03-11 02:06
0評論
肝臟移植已經成為治療各種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然而,肝移植術後膽道併發症仍是移植技術中難以處理的一個薄弱環節,被稱為阿基里斯之踵,嚴重影響了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長期生存率,已經引起全球肝移植界的密切關注。但膽道併發症發生率各中心報道不同,其主要形成原因較為複雜,診斷及處理方法也值得我們展開進一步探討。一、膽道併發症概況自1963年Starzl施行首例人體原位肝移植術以來,肝
發布於 2023-01-09 22:01
0評論
1、移植術後臥床休息5―15分鐘即可離院。回家後無需絕對臥床休息,可正常工作、學習。2、根據醫囑用藥,如用黃體酮肌肉注射、琪寧塞陰道、口服補佳樂或芬馬通等,補充黃體功能。3、飲食忌生冷等刺激性食物。4、避免感冒、劇烈運動、拎重物。禁止同房。5、移植後如出現腹脹、噁心、嘔吐、體重明顯增加等立即來院就診。6、移植後的第14天請來院複診檢測是否妊娠,並與主管醫生進一步探討下一步治療方案。7、確定妊娠後
發布於 2023-02-15 10:57
0評論
肝移植術後圍手術期中,完善的檢查必不可少,能使醫生對患者術後各階段恢復情況作出全面深入的瞭解並正確指導治療。通常術後的化驗和檢查包括如下一些內容: 生命體徵:包括體溫、血壓、脈搏、呼吸的定時測定,必要時還會測定中心靜脈壓、肺動脈壓等,隨著患者病情恢復逐漸簡化。 尿、糞常規和培養:每週測定1~2次。 血常規、電解質和肝、腎功能:至少每日檢查1次,恢復正常後每週檢查2次。 凝血功能檢查:治療早期每天
發布於 2024-01-20 09:37
0評論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微創中心成功為一名肝移植術後患者行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手術。患者是一位30歲的男性,2年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因肝癌行肝移植術,術後恢復良好,長期口服免疫抑制劑,身體營養狀況較差。由於腰椎疾病,患者出現行走後左下肢麻木1年多,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因腰椎手術複雜、合併症多,又是肝移植術後,患者多方就醫,皆因肝移植術後風險較大避而不談手術,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經多方諮詢
發布於 2023-03-18 18:51
0評論